第22章 发动全村扩大生产

他忘了一个细节!

刚刚瘪三拿的刀,带着血!

也就是说,孙北音在刚刚搏斗的时候就已经受了伤,但是她还是强忍着,什么也没表现出来。

这个倔强的女孩儿~

李丰年立刻上前查看,好在,孙北音腰部的伤口不深。这女孩脸色苍白,应该是受到了惊吓。

他赶紧便是将孙北音抱紧屋子里,刘妍在一旁打下手,给她包扎好了伤口。

“夫人,给她做点补身子的吃食,她身子也有些太过虚弱!”李丰年说道。

“好,当家的,放心吧!”

李丰年来到院中,他一出门,脸色便是冰冷下来。

他捡起地上的匕首,然后揪着张二麻子,往山里走去。

“干什么?”

“你要干什么?你敢!“

张二麻子大惊失色,疯狂的嚎叫起来。那一刻,李丰年身上散发出冰冷的气势,让人不寒而栗。

张铁头等人脸色大变,他们自然是知道李丰年要干什么,只是,他们并没有阻止。

捅到孙北音腰上那一刀,幸好不深!

不幸之中的万幸!

但是这次幸运,不代表次次都走运,更不代表以后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半个时辰后,李丰年回来了!

他手上那把短刀,再次沾满了鲜血!

经过这次,他想通了。

说到底,还得是有守护家业的力量。cizi.org 永恒小说网

大景不允许私募兵员,但是招收护卫却是可以的,只是有数量限制。一般土豪乡绅,招收的护卫不得超过十个!乡府的府兵,不得超过百人。县府的府兵,则不得超三千!

他可以招十个护卫!

但是在几百人的马帮面前,十人还不够塞牙缝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战斗力。

武器!

武器是提高战斗力最快的方式!

李丰年眼前一亮,立刻奔后院的冶炼熔炉而去。

大景刚刚经历御辽国战,目前双方属于休养生息的阶段。于十年前那场国战,大景割让了楼兰地区。于年前国战,虽然没有战败,但依然被迫赔偿黄金千两,白银数万,布匹,粮食,马匹,女人无数!

这一战让大景国力堪忧,但是当朝并未施行厉兵秣马的政策,反而是更加的重农,重文轻武!非但没有放开练武国策,反而还出台数种限制政策。

比如明间组织不得锻打兵刃,不得锻造盔甲,不得私自成立武学门派等等!

如此一来,大景武道逐渐凋零!

民间更别提,连菜刀都规定了长度。一如那马帮瘪三,腰间挎的也只是一柄尺许短刀。若是配了长刀,就等同于招摇过市的违反禁令。

但是,对于弓箭这种猎户需要的武器,大景却是格外容忍。

猎户需要上山打猎,而市场上,百分之六十的肉,都是猎户从山上打来的。没了弓,要饿死不少人。

李丰年前世好歹是个准工科大学生,出身农村,动手能力比一般人更强。自大学的时候就复原了一种古时候的连发机弩,现在制造出来对他来说不难!

机弩威力强大,而且比弓箭更容易瞄准和操作。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连发,一个机弩里面装配六只弩箭,可以齐射也可以单发!

在这个工业落后的朝代,府兵和军队配备的还是弓箭,机弩的出现绝对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说干就干!

李丰年找来顾铁匠,让他带人加快速度建造炼铁熔炉,并让小六带几个人去大量购买铁矿石等等。顾铁匠在打造熔炉的时候,他拿来纸笔,着手刻画着机弩的各个部件。有些部件需要用到铁器,则特别注明。

其中机弩的弹力装置,最好的材料是弹性钢材。但以此刻的冶炼水平,根本不足以打造出弹性钢,只能以韧性极强的一种竹材替代。

整整一天,他都泡在后院研制机弩!

孙北音醒了!

但是她并没有听刘妍的劝导,反而坚称自己没事。

她是奴隶!

哪有奴隶躺着休息,主人拼命干活的道理?于是乎,她立刻去视察酿酒厂。

十里香有着巨大的市场,这时候应该一刻都不松懈。现今酿酒厂就只有张婶和刘婶以及另外两个妇女能进入,负责四个隔间相互运转。

孙北音则是带着两人,负责最后罐装隔间的罐装步骤。瓷窑那边烧制的小陶罐,上面都刻有李丰年照抄文学得来的那句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还是孙北音亲自刻上去的。

酿酒厂每天的产量大概是五六斤十里香,每个小罐能容纳半斤,而瓷窑每一个批次能烧制数十个陶罐出来,所以陶罐的产量是完全足够的。

现在的酿酒厂产量很低,完全达不到李丰年的预期。但这与当下大景的情况也相关,粮食本来就紧缺,许多人连吃饱肚子的粮食都没有,更没有那么多粮食来酿酒。

所以李丰年每次都是叫小六购买那些初次发酵的黄酒,回来进行二次加工。同时让外出县府的人,每次尽量多带粮食回来。

一人一次可带大概三十斤粮食!

这些粮食并不是用来酿酒,而是以备不时之需,用来吃的!饿肚子的滋味原主习以为常,李丰年可不想再次经历。

半山腰各处各司其职,明显忙活起来。

时不时,各个方面的负责人都来找李丰年抱怨,活太多,人不够用!

酿酒厂包括孙北音在内,用去了七个人!刘山监督的瓷窑,模具制造和烧制,用掉三个人手,远远不足,以至于砖窑都没有开始烧制。

小六带人去了采购,张铁头带走猎户三人,以至于冶炼熔炉这边只有顾铁匠和他妻子二人!这样的生产速度,猴年马月才能稳定运行起来。

好在这时候,老村长背着双手,找到李丰年。村子里的人眼巴巴的看着半山腰如火如荼,上工的工人领了工钱,去买米买面,好几家都给娃儿扯了新布做衣裳,别提多羡慕!

村子里数百号人,下了田播种之后,剩下的就是眼巴巴等着李丰年招工的消息。

村中六十家,劳动力百号人,算上老少,有一百五十多人。其中劳动力有八成是妇女,二成男丁。老村长为了这几十家吃饱饭,三天两头就往半山腰跑,跟领导视察似的!

这日李丰年终于点头首肯,再招十男十女二十人!

工钱依旧是一天一个铜板!

“村长,事先说好,来我这里上工的,必须要听从指令,动手干活!有人偷奸耍滑,我可是不会讲情面的!”李丰年说道。

工作可以给,但不是什么人都要!

老村长连连点头,拍着胸脯保证道:“公子这事情不用你说,要是干活不麻利的,我第一个把他替换下来。上工的机会何等重要,他自己若不珍惜,我便给其他人!”

李丰年一摆手,招人的事情便让老村长去安排!又有二十户能得到保障,老村长别提多高兴了!同一个村,同宗同族,他不忍同族人出现饿死,病死的境况,能改善一二便是更好。

新工人当天下午便来上工,七八人跟刘山,负责挖泥,塑造砖块模型,运行砖窑和瓷窑!七八人负责跟顾瘸子,打造炼铁熔炉。剩下四人,负责去周边山林打柴火!

其中李丰年勒令,打柴火的,小树不打,要留着长高长大,可持续发展。枯树,枯枝,老树为第一首选。

落后的生产方式,无论是砖窑,瓷窑,冶炼熔炉,还是酿酒厂,即将组建的制盐厂,都需要火来运行驱动!

柴火是最大需求!

即使四人打柴,柴火的供应仍然是短缺。为此,李丰年专门又找到村长,尽快摸清村子里没有劳动力的,妇孺儿童,组织她们上周边山里捡拾柴火。

百斤柴火一个铜板!

听说捡柴火还有钱拿,金水村的村民们立刻躁动起来。有人上山打了一把柴火,还真的从刘妍那里领取了一枚铜板!

真的!

千真万确!

一时间全村的老少妇孺,天一亮就往山上跑,疯狂捡拾柴火。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平日里掉地上的烂树枝,也有这么值钱的一天。

为此,李丰年还专门在山脚下搭建了一个草棚,用来专门堆放柴火!

当日下午,张铁头他们带着粮食和粗酒,推着板车回来了!

“公子,买了百斤粗粮,三十斤细米,用掉五百文,黄酒十坛一百文钱,账目都记着呢~”张铁头说道。

“无妨,把东西搬进库房吧!”李丰年笑道。

斗转星移,日月变换!

半山腰一片欣欣向荣,日新月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