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草原大乱,改革科举

“看不出来,爱卿竟有这种看法。”

朱棣有点意外。

正经事了,两位臣子当然不会再像之前那样随意。

“皇上,臣觉得若是能够开疆扩土,这军功制可以实施下去!”

不再犹豫,杨士奇也知道,今天皇上问的事情,肯定是躲不掉。

他自己身为内阁大学士,也不可能不回答这个现在比较敏感的问题。

“好,既然你也没有意见,那么你给朕在一个星期之内,做出一份详细的折子来,朕要亲阅!”

这会,朱棣龙颜大悦。

“皇上,北方鞑旦部出事了!”

门外突然传来解缙的声音。

一听到是北方传来的消息,朱棣顿时脸色一变。

又是那一帮喂不饱的狼崽子。

父皇曾经数次横击大草原,最后将元庭覆灭,将那些残余的部落安定下去。

可没想到,如今这帮狼崽子竟然又开始兴风作乱。

简直是在找死!

可以说,上一次亲征北方鞑旦,朱棣可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那帮蛮子投降之后,也并未下达什么残酷的屠杀令,反而是给予了他们不少粮草,用以安定他们。

谁知道,这帮人居然如此狼子野心。

如果换上汉武大帝,只怕这帮蛮子,一个都活不了。

都得被乱刀砍死。

朱瞻离得知这个消息,也是有点意外。

没想到,北方鞑旦居然开始作乱了。

他还记得之前一段时间,出征的大明军队,带上了特制的三件套神装,增加了骑兵的机动性,以及安全性。

对上北方鞑旦,应该不会存在什么太大问题。

“你们二人先退下吧,朕倦了!”

朱棣对着杨士奇和张辅摆了摆手,眼里闪过了一丝疲倦和怒意。

“臣等告退!”

二人行完礼后,缓缓退出了皇宫。

“小瞻离,你在干什么?”朱棣本来有点生气,发现身边的小皇孙在翻看着什么,顿时就来了兴致。

这孩子如此早熟,每次都能给自己带来不小的惊喜,或许这次也不会意外。

“皇爷爷,孙儿在看孙子兵法。”朱瞻离把怀里的书端了出来。

一听到是孙子兵法,朱棣顿时有点意外。

“哦?孙子兵法,小瞻离你能看的懂里面的知识?”

孙子兵法乃是春秋时期,孙武写的一套完整兵法。

昔日七国之战,并非是走的孙子兵法这一道。

而是按照礼乐来进行战斗,双方派出相同的兵马人数,然后在战场上面进行决斗。

而且抓获对方的将军,并不会斩杀,反而会很有礼节的将之放掉。

这一点在春秋战国时期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历史。

不过呢,来到了战国末期,各大强大的国家开始了吞并,这个时候就没有再讲战场上礼节这一块的东西。

出来了这么一个叫做孙武的军事家。

他书写了叫做【孙子兵法】的一本书,完完全全颠覆了战争上的一切。奇快妏敩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反之亦然。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这一段话,是孙子兵法当中,最为经典的一段解释。

用兵作战,就是诡诈。

有能力的时候,也要装成没有实力的样子,这样可以迷惑敌人,便可以做到出奇制胜。

朱瞻离作为现代人,对孙子兵法自然不陌生。

“皇爷爷,瞻离认为孙子兵法,这一句话说的最好!”

“孙武之才,世人皆知,时至今日,所有朝代外出征战,都未曾舍弃过这一套战法。”

朱瞻离知道便宜皇爷爷想要考验自己,然后也就吧自己想说的话,都给说了出来。

这本《孙子兵法》,其实也不是寻常百姓能够看的书。

一般都只有世家才会有收藏。

老百姓哪有资本读书,即使是寒门,那也不是真的寒门。

寒门指的是落魄的贵族,而不是说的代代都是百姓。

大明如今的文盲也确实很多。

当然离不开老祖宗那一套,需要使用愚民政策嘛。

皇帝就是天,皇帝说的话代表着天的旨意。

“没想到你这个小家伙能够有这样的见解,不错不错。”朱棣非常满意这个小家伙的才识。

思考了很久,朱瞻离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皇爷爷,瞻离还觉得,科举的制度很有弊端。”

“哦?”

永乐大帝顿时来了兴致,嘴角涌上了一抹笑容。

他也想听听自己这个堪称神童孙儿的言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