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这就是暴发户的嘴脸吗?

蔡永利白手起家,打工存了第一桶金,然后抓住机会自己创业,如今有车有房有公司,就同时起步的打工者群体来讲,已经是千里挑一了。

能有今天,当然是在各方面都比黄舒强很多。

包括决策果断、风险承担、逆境思维等方面。

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可惜赶上这么个时期,几乎全行业萎缩状态,管理培训行业受影响尤其剧烈。

眼瞅着积蓄一点点填进去,若是再没有改观,要么只能破产关门,要么低价处理掉。

他觉得第一种可能性更大,当前的情形下,估计没有人会接手这样一个烂摊子。

内心是多么的不甘啊!

这可是五六年的心血!

黄舒这时候伸出的橄榄枝,无异于救命的稻草。

所以再怎么不敢相信,蔡永利也要跑一趟。

下车看到黄舒的那一刻,蔡永利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可以在三个月内变化这么大吗?

原来颓废萎靡的模样完全消失,站在他面前的黄舒不光衣着光鲜,整个人的精气神完全在极佳的状态。

就连体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胸肌、肱二头肌撑起衣袖,要不看脸,简直是个男模身材。

其实脸也没那么难看,头发打理得清爽自信,除了黑了点,还是挺耐看。

“蔡总辛苦。”黄舒上前握手。

“黄总精神!”蔡永利笑着回应。zuqi.org 葡萄小说网

“先去吃饭,坐你车。”黄舒一点都不客气,完全没有之前面对老板时的拘谨紧张。

“这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难怪你要回来发展。”蔡永利找轻松的话题。

“穷地方,所以环境保护的还行。一会吃过饭带你转转。

我在这儿长大的,一直到高中毕业,然后跑出去打工。

特产就是竹子,等你回去的时候带点儿。”

“抗几根竹子回去?”

“哈,竹制品,我们搞出来的,你一会儿就看到了。”

两人一路找着话题闲聊,多是讲本地的一些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甚至作物产出。

到了农家乐那边,老刘早安排好了,麻子陪着,齐小林也过来了,没喝酒,吃了桌特色菜。

蔡永利对菜品赞不绝口,还是都没提昨天约的事情。

接下来一路参观才是重点的开始。

农家乐整体的情况介绍在饭桌上讲得差不多,黄舒陪着细细参观了竹木加工场,讲解目前的研产销现状,接着大致看了一下养殖场那边。

着重展示了齐小林的团队,目前十个人,里面虽然有简单的规章制度和职责,但还是乱成一糟的状态。好在每个人的工作投入度很高,没有偷懒的情况。

然后驱车前往建设得八九不离十的农家乐新店,跟任寒聊了一会儿,最后一起逛逛步行街的竹艺轩,聊聊加盟的开展状况。

几个地方走下来,已经是下午五点。

这时候才正儿八经坐下来谈合作。

黄舒就不再多废话,直奔主题:

“蔡总你也看到了,我这几块都不是很正规,临时拉人搞起来的,没有个懂管理的。齐小林是我表弟,今年刚毕业,属于赶鸭子上架。

任寒是我同学,做过餐饮,但是没有整体操盘过,也属于硬着头皮上。

还有加盟这块,我丢给他们去先摸索着走,我自己也不懂。

因为有这样迫切的学习提升需求,这才联系到智行那边,本来只是打算组织几个人报名听课,后来我了解到公司的现状,就有了更多的想法。”

蔡永利专注地看着黄舒的双眼,不时点头。

黄舒摸了一块麻将牌在手里把玩,“我在咱们公司的时候,只是负责电话联络客户,对于课程是不懂的。

现在跳出来了,看得宽了一点,既然公司目前培训开课方面受限打不开局面,那不如改变一下服务内容,可以驻点现场服务。

我需要的不只是合格的管理人才,还有配套的管理工具什么的,反正你比我更专业。不如让咱们公司的老师们到这边来一段时间,把课程讲的东西变成实战操作。

当然这只是我们合作方式上的探讨。

我提到想注资进去,还有个原因是因为那个王总监。

我走之前跟他闹得不愉快,相信蔡总也知道,当时放了狠话说要找回场子,所以,如果我投钱进来,前提是你得想办法留住那个王总监,别让他跑了。

至于后续怎么收拾他,以后再说。”

蔡永利直接傻眼了,费这么大劲就为了找回场子?

这就是爆发户的嘴脸吗?

那我和我的公司夹中间算个啥?只是顺带着借用一下?

中午到现在走了那么多,聊了那么久,脑袋里盘算了无数有关合作的事情,到头来居然只是因为这个?

黄舒看蔡永利的表情,知道自己表达有问题,于是解释道:

“这个是顺带的,合伙做生意才是主要的事情。你觉得应该投多少钱进去,占多少股份,说个数。要实在,我不太喜欢讨价还价。”

蔡永利瞬间直了直腰,“我们去年的营业额是……”

黄舒打断了,“不看营业额,那个不作数,看利润吧。公司办公室是租的,人员稳定性一般,品牌知名度我比较清楚,其实没啥知名度对吧?至于客户,如果有足够的优质客户,也不至于到现在的处境。”

黄舒提前做了文章,让齐小林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虽然仍旧是外行,但是也算不打无准备之仗。

蔡永利很不习惯黄舒如今的风格,真的很纳闷怎么会变化这么大。

其实,任何人如果从一无所有到突然手握千万资产,又开展了几个项目,天天跟各种人打交道,还身怀绝技神通,又良相辅佐,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蔡永利还在纠结:“这个公司是我一手创办起来,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我其实有着很清晰的发展规划,要不是遇到现在的市场环境……”

黄舒再次打断:“现在遇到了,前面的那些情怀就没有意义了,活下来才有情怀。”

“我需要绝对的决策权。”

“我本来也没打算瞎干预,专业的事情肯定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蔡永利其实并不能给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数据来,他跑过来,是想先听听这边的报价,结果黄舒直接把报价权扔给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