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年轻人还是要有梦想

有人说,个人的成长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但实际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成长主要靠环境。

就像现在,这片狭小的山谷里,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黄舒撒手不管只管扔钱,让这几个臭皮匠不得不担起比以前重许多倍的担子。

黄泽军是有明显的感受的,以前哪里有什么事,天天在办公室喝喝茶吹吹牛,到饭点儿了就找人喝喝酒。

老刘也从单纯一个厨子不得不兼顾很多管理方面的事情。

齐小林还不同,他属于刚毕业,还没体会到职场上应该是怎样的节奏。

没被职场的内耗影响,还以为上班就是要这么担当与劳碌,高强度的一个月下来,倒也适应了。

等他把一男一女两个同学喊过来,吃了顿大餐,旁观了他的工作过程,欣赏了他开发的各种文创产品之后,立刻要求加入进来。

当然这俩人来的目的还不完全一样,男的说不想按部就班找工作,想找个自在感兴趣的活儿,女的纯粹就是奔着帅哥来的。

齐小林也长了个心眼儿,待遇这块自己琢磨着说的,“底薪三千,包吃住。然后我们线上销售出去的,拿百分之一出来你们俩分,暂时这样,以后人多了再调整。zuqi.org 葡萄小说网

别小看这百分之一,上个月完全是我一个人在操作,光处理订单就几乎占据了我绝大部分时间,一天下来也能发两三百个快递。

你们俩加进来,发货量说不准可以翻番,一天光提成应该就有几百块,加上底薪,反正比我了解的应届生工资高不少。

我们现在就是要重点开发,要搞创意出来,同时开拓销售渠道,反正这些我之前一窍不通,硬着头皮上,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现在好了,咱们肯定能搞得风生水起。

要说不理想的地方肯定就是环境,这个小镇看着不符合咱们大学生的身份。

就当是闭关修炼了,赚它两年钱,积累了经验,再去大的天地翱翔。”

支了钱在镇上租了套房子,客厅收拾出来布置了直播的场景,又在旁边挤了几张办公桌,三间房正好用来住人。

这就算是同居了。

没有合同,完全就是口头协定。

黄舒由着他发挥,只是问三个点分出一个点来给另外两人,有没有意见。

齐小林仿佛真的是拿多了钱烧手一样,把钱分出去一些反而特别轻松,表示没有任何意见。

……

何小川是从事教育的,在中学里做老师。

人长得美,也爱美。工作之余,还跟着别人学化妆技术,这才是她的兴趣,教书的工作只是为了糊口和稳定。

上次带了那些精挑细选的竹制品回去,免不了要发朋友圈。

一起学化妆的那些学员相互加了微信的,看到了就问她哪里弄的,于是何小川便带了一些到培训室里去,然后就火了。

大家抢着要。

何小川人聪明,就想,能不能拿一手货源,顺带着像微商一样在认识的人中间卖一卖,一来赚点零花钱,二来也算是帮着南杨村做做宣传。

所以,就把想法给任寒说了,看能不能回请一下黄舒,顺便问问这个事情。

任寒自然是一万个愿意,屁颠屁颠就给黄舒打电话,那语气感觉黄舒要是不来,他能去绑架了过来一样。

黄舒也乐得帮他一把,带着麻子欣然前往赴宴。

任寒人逢喜事精神爽,挑了个县里很上档次的地方,叫一方天地,消费不低,咬着牙做的决定,主要也是为了感谢黄舒。

有点私人会所的感觉,其实也没那么私密。

胜在环境优雅,绿树参天,大热天的居然透着一丝丝清凉。

时间仓促,没有订到独立包间,一个大间用屏风隔开了两个小间。

他们要了其中一间。

四人坐定了,寒暄着,麻子好奇外面的环境,叼了根烟在门口。

没一会儿,隔壁间也来了客人,一方天地的经理小声抱歉着,“实在不好意思,今天有些忙,就剩这一间了,您看……”

有人发话了,“没事,就这儿吧,随便吃点聊聊天,又不谈工作。”

屏风哪里能隔音,哪怕两张桌子都是靠着远离屏风那一侧摆放,中间隔了七八米距离,但声音稍微大一点,隔壁还是能听到。

黄舒没在意,陪着两人闲聊着,手机叮咚响起,麻子在门口给他发了个信息:

“隔壁是个当官的,满脸贵气,我好像在电视上见过他。”

能上电视的县里干部?黄舒脑子动起来。

提高了音量,话题也就势转到他想说的地方。

“……所以说啊,年轻人还是要有梦想。梦想要有格局。

知道我的想法是什么?

我准备打造整个市里最大的电商村,就从竹制品入手。”

这边声音一拔高,隔壁就安静下来。

隔壁也是四个人,坐在下手边一人小声道,“要不,我去说一说,让他们小点声?”

主座上那位摇摇头,还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然后轻手轻脚走近屏风,悄悄拉开一道缝。

黄舒余光一瞟就看到了,假装没发现,继续慷慨激昂。

任寒很纳闷,怎么这小子一下子又不低调了,这还没开始喝啊?

何小川扑闪着大眼睛,微笑着倾听。

黄舒接着道:“我两个月前回来幸福镇,想搞点事业,发现哎呀,这里也太穷了,老百姓都没钱,做什么事业都没用。他们没钱花,你怎么挣钱?

后来我就发现,咱这儿不是没资源啊,缺的是思路而已。

正好村里黄书记提到了竹制品是可以发展的,只是没人投资,我就想,我来投好了。

然后喊了我表弟搞文创设计,做电商,开直播,又捆绑农家乐,顺带搞养殖,现在全村老少,只要在家的,都去那儿上班了。

一个月怎么着也能有个两三千块钱收入。

这些人有钱了,平时舍不得买的烟酒水果副食衣服,现在就能买了。

他们花了钱,这些烟酒副食店的老板,水果超市店的老板,服装鞋帽店的老板也就挣到钱了。

这些小老板们也有底气花钱了,不管花在哪方面,这钱在镇上这么转几圈,是不是就等于盘活了整个镇?

镇上人都有钱了,也就不用出去打工了,本地人多了,要消费吧,要做工吧,一个地方也就慢慢发展起来了。

所以你们别小看这个生意。

现在全国很多电商村,做得好的一个村一年销售几个亿啊,真要是这里也能有几个亿的资金因为电商流进来,我跟你说,幸福镇那才真称得上幸福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