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全国招降

只是,一想到前段时间,倭岛数十万百姓回归华夏,领头者徐靖,更是被册封为安平公的事情,已经闹得人尽皆知…

众诸侯又纷纷把反驳质疑的话,咽了回去…

因为事实摆在面前,倭岛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已经被华夏王命名为倭州…

由此可见,华夏王并没有胡说,恐怕世界真的有华夏王说的那么大,只是他们自己不了解,不愿意承认而已…

果然,在周报的第二页,又详细介绍了倭州以及南洋等地的信息…

再次让众诸侯明白,南洋等地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原来,他们喜欢吃的,目前又很难买到的水果,都是产自南洋群岛…

华夏王以这种方式告诉他们,世界很大,而且物产丰富,但是很多地方,却被未开化的野蛮土著占据着,以此来号召所有的汉人,应该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共同打造汉民族的辉煌…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华夏王要与他们停战和解?共同去打外族?众诸侯不由得这样想到…

不过,当他们看到周报的第三页,众诸侯才明白,原来是他们想多了,华夏王并不是要给他们和解,而只是给他们一次投降的机会…

华夏王居然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全国范围内,无差别的招降行动?而且招降的对象没有提他们,更多的是,针对他们手下的子民和士兵…

说什么同为汉人,不要自相残杀,共同去对抗外族?

说什么只要士兵投降,就可以直接转化为华夏军,待遇至少是以前的三倍?

说什么为汉民族开疆扩土,以后名留青史?

而且,最后还附上了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你看看这是人说的话吗?无疑把所有的诸侯的肺都气炸了,有这么欺负人的吗?这不是相当于,当着他们的面,招降策反他们手下的兵吗?

现在挖墙脚,都不带避人了吗?好歹,你暗中进行,不让他们知道也好啊…

而周报的第四页,也就是最后一页,就是告诉所有人,华夏几大军团,在平定数百万土著之后,已经返回中原,将进入中原战场…

所有冥顽不灵的抵抗力量,都将土崩瓦解,这是给所有人最后一次投降的机会…

这算什么?威胁?而且还是赤裸裸的威胁,如果说第三页的周报内容是招降,那么这最后一页的内容,无疑就是直接展示肌肉了…

而且华夏周报,还详细列出了,双方军队数量,战力,装备,以及战马数量的对比,让所有人都能一眼看到差距…

华夏王用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段,让所有人明白,反抗必死无疑,只有投降,才有存活下来的可能…

看完所有的周报内容,大汉境内所有人的想法不一……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更多的是高兴,他们巴不得华夏军立刻打进来,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他们以成为华夏之民,抵抗外族,开疆扩土为荣…

而对高高在上的世家而言,却是陷入了左右纠结之中,一方面他们舍不得家族的财富,投靠华夏自然是心有不甘,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死,但似乎只有投靠华夏一条路,才能继续活着…

而对于真正野心勃勃的诸侯来说,无疑是个个大发雷霆,怒斥华夏王的无耻手段,号召和激励手下的将士,坚决抗争到底…

但无论怎样,这期的华夏周报,无疑让所有人,见识到了华夏的恐怖实力,原来华夏的军队,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战争打了8个多月时间,所有诸侯的军队数量,从最初的将近百万,锐减到了现在的60多万,几乎缩水了一半…

而反观华夏大军,从最初的20多万,增长到了现在恐怖的60多万,几乎增加了2倍…

一方军队越打越少,而且还越来越穷,钱粮供应严重不足…

而另一方,军队却越打越多,而且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富裕,用于发动战争的钱粮,也越来越充实…

这样的差距,无疑让每位诸侯,都难免绝望,这还怎么打?以多打少他们打不过,更不用说,现在双方士兵数量持平,他们就更打不过了…

华夏大军可不给众诸侯感慨的时间,而是纷纷按照原计划,各种手段尽出,来不断消耗各自的对手,争取在今年年底,达成各自的战略目标…请下载ap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