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贾诩之问

“那具体要如何定计?”卢植出声问道,显然他心里,也是同意撤军的…

“卢帅,若是以稳妥起见,我军可采用暗度陈仓之策,营帐不拆除,以迷惑对方,偷偷转移走大部分军队,这样等华夏大军发现异样,即便发动进攻,我军也能保存下大部分军队…

若是激进的做法,我军大张旗鼓转移军队的同时,并拆除营帐,诱导李牧大军来追,我军只要事先布下埋伏…

不过,此策有很大的风险,很容易被对方发现意图,袁绍在河间郡,正是采用此策,却反中了岳飞二次追击的计谋,损失惨重…

若采用此策,就要做好李牧二次追击的准备,末将的建议,是布置两处伏击点,相信必能有所斩获…

除以上两策之外,末将认为,还可以把以上二策相结合,成为第三策!

我军不动声色,暗暗转移走大部分兵马,同样布下双重埋伏,这样,等李牧大军发觉后,若追击而来,这样就正中我军下怀…

若采用此策,相信李牧定然猜不出,我军的真实意图,就算心有迟疑,不选择追击,那对我军也并无影响…”曹操洋洋洒洒地分析着,三种计策的优缺…

众将沉吟片刻,就纷纷同意采用第三种计策,相当于在第一种计策稳妥的前提下,又额外增加了两层保障,不再是单纯的撤离,这让寸功未立,心有不甘的众人,都是眼睛一亮…

带兵谨慎的卢植,自然也同意了第三策,只要大军能顺利撤回虎牢关,布置的两处伏兵,能不能起到作用,倒也无关紧要…

另一边,西凉大军的兵营位置

牛辅手下的谋士贾诩,在牛辅去往卢植帅帐之后,就走进了一处营帐,而里面坐着的,正是西凉军副将张济,不用想,这处营帐正是张济所在的营帐…

“先生来了,快请坐!”张济看到贾诩到来,立刻笑容满面,并起身让座,可见二人的关系似乎不一般…

事实也正是如此,最近一段时间,贾诩与张济叔侄二人的关系,迅速升温,总是趁着牛辅不在的空挡,来拜访张济叔侄,而张济也非常佩服贾诩的才能,心中有任何疑惑,也总是喜欢找贾诩询问…

这样一来二去,二人之间的关系,自然非常不错…

“将军,为何不见令侄儿?”二人交谈片刻后,贾诩开口问道…

“绣儿嘛,估计在军营练枪吧?不用管他,他一直都是这样,一有空闲,就喜欢摆弄他的长枪…”张济摆了摆手…

“令侄儿不愧是师从名家,又如此勤勉,以后恐有一番大成就…”贾诩含笑说道…

“先生居然知道绣儿的师门?”张济诧异道,因为他似乎并没有对贾诩提起过…

“令侄儿,不但师从枪神童渊,而且与华夏的赵云将军,还是师兄弟关系吧?”贾诩看似随意地说道…

“这?先生是如何得知?那牛辅将军可曾知道?”张济神情一震,面露担忧之色…

上次张绣战场斗将,被华夏将领招揽的事情,已经说与张济听,张济内心也不敢轻易做决定,就反复嘱咐张绣,连同自己师门在内的一切事情,都不能告于外人听…

现在贾诩却能准确说出来,那是否意味着牛辅也已经知晓?如果是这样,恐怕等待他们叔侄的就是无端的猜忌,不信任,甚至是打压吧?

“将军不必担心,诩也只是略有耳闻,牛辅将军尚未得知,不过,将军还是要早做打算啊!”贾诩仿佛意有所指,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

“这?先生这话是何意?”张济心中更加不安,难道华夏军招揽张绣的事情,也暴露了?如果真是如此,恐怕有8张嘴也说不清?因为没有人会相信吧?

“将军切勿多想,诩只是随便说说!天也不早了,贾某就告辞了!改日再来拜访将军…”贾诩说完就要起身离开…

“先生请留步!”张济赶快把贾诩拦了下来,话还没说完,他岂能让贾诩离开…

“先生可是听到了什么消息?”张济不放心地问道…

“消息?什么消息?哦,恐怕我军要撤离南阳之地了?”贾诩故作恍然地答非所问…

“什么?撤军?先生所言可属实?”张济有些吃惊地问道…

“想必八九不离十吧,这次卢植元帅,召集众将议事,恐怕就是商议撤军一事…”贾诩随意地说道…

“这是为何啊?”张济有些想不明白,近20万大军出征,寸功未立,兵马也未有多少损失,为何要灰头土脸地离开?

“华夏军已经拿下了中山国,打破了战场的平衡,冀州的袁绍,形势堪忧啊…

我军封锁南阳郡,阻止华夏大军救援各地的想法,已经彻底落空;我军干耗在这里,已经失去了意义…

此时的南阳郡犹如鸡肋啊,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多谢先生解惑!”张济露出了恍然之色…

不过很快,张济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苦笑,自己本来想问,侄儿张绣的事,怎么忽然被贾诩给带偏了?

“先生,某是想问,是否听到了什么,对于小侄绣儿不利之事?”张济重新组织好语言,再次问道…

“既然将军诚心相问,贾某自会告知,不过,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否容贾某,问将军几个问题?”贾诩沉吟片刻,就如此说道…

“先生请问,某必知无不言!”张济拍着胸口保证道…

“不知张绣将军是否有投靠华夏之意?”贾诩眼中精光一闪,就随意地问道…

不过,听在张济耳中,却是被震惊得无以复加,看来张绣被华夏将领招揽之事,确实已经暴露了,不过好在他们没有明确地表态,即便会失去信任,却不至于丢了性命…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他还真的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他侄儿张绣,确实有投靠华夏之意,但是,他又不敢直接承认下来,所以陷入了两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