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高丽

当时沈冬素刚哄睡两个宝宝,正和阿沅姐在鲸油灯下编写医科院的教材,月见听到廊下焦急的脚步声,先一步出去询问。

来的是甲四,说是庞先生带着两个异族部落的首领求见,有急事需要跟王妃商议。

一听庞先生也来了,沈冬素不再耽搁,让庞先生去花厅稍等。

制止月见为她更衣的举动,直接套上厚棉衣,再披件戴兜帽的披风,戴上羊绒线织的手套,捧着手炉,便往花厅走去。

阿沅姐很贴心地表示,在冬素回来之前,她都会留在这里编写教材和照看孩子。

虽然有奶娘和婢女们照顾,但自从出了施姑姑事件,知道府里的婢女有探子,冬素对下人都不放心,只要她离开孩子,必须有至亲看着她才安心。

路上,沈冬素问甲四:“可知异族出了什么事?”

甲四摇头:“节前我还往牧场跑了一趟,那边也是载歌载舞,昨晚的灯花,异族人还租了两个大场地,表演歌舞,顺便售卖他们的山货、毛皮和牛羊。”

“短短一日,实在想不出他们以发生什么要紧的事。”

沈冬素思索下问:“我们的斥候走了多远?”

甲四明白她的意思,忙道:“往北疆牧场去的斥候,最远跑了四百余里,并未见到敌人。”

那就不是鞑子来袭,她又看向月见:“你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她问的是月见管理的女暗探们,月见同样摇头:“来幽州的北境士族确实有私下见异族人,多是想合作买战马,但异族人拒绝跟他们合作。”

“北境士族,没有能打动异族的条件,也不敢在幽州生事。”

沈冬素点头,看来也不是士族暗中搞鬼,才出了施姑姑事件,太子那边还没反应过来,也不可能是长安那边生事。

并且,太子若真有那个本事,哪里会迂回地去异族那边生事,直接在幽州城闹事不是更好!

她左思右想,也没想到原因。很快来到花厅,因为火炉早就熄了,庞先生一来才重新点上的,厅中还很干冷。

为散炉炭重燃的烟味,窗户打开了一半,穿堂风吹过,更觉得冷气森森的。沈冬素才坐下,婢女忙拿腿毯给她盖上。

她轻声道:“给庞先生拿张毯子,再拿个手炉。”

庞先生一边喝着热茶,一边道:“多谢王妃。”

至于那两个异族人,穿的跟熊一样,则是满脸焦急,连他们最喜欢的奶茶和甜点都没动。可见是真的很心急,据沈冬素所知,异族人嗜糖如命。

她觉得异族人那么好收买,愿意给她卖命,就因为幽州提供他们源源不断的糖……

他们别扭地跟沈冬素行了礼,庞先生直接道:“也不用老夫赘述,你们自己说吧!”

其中一人重新又站起来,结结巴巴地用别口的汉话道:“王妃,敌人来了,杀了我们,很多族人,很多兄弟。”

沈冬素一懵:“据本王妃所知,近来并无敌人到幽州啊?”

那人急红了脸,忙道:“不是,幽州的敌人,是我们的,从那边来的,海的那边。”他说话间手往东边指着。

沈冬素看向庞先生:“先生可有打听明白?还是您说吧!”

庞先生放下茶碗,捧着手炉,郑重地道:“王妃应该知道,在本朝开国时,万邦来朝,大夏四周的小国,都为我们的附属国。”

沈冬素点头,她有恶补这个时代的历史,知道大夏在开国时有多强大。

“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特别是我们与北疆交恶,南边的小国还有朝贡称臣的,而北边,要么向北疆朝贡,要么就紧闭国门。”

沈冬素心狂跳,感觉快要猜出来敌人是谁了。

激动难掩地道:“东边,海的那边……”

庞先生不明白王妃为什么这么激动,他还怕王妃不愿意管这事,想细细地向王妃说一说,这其中的关键。

没想到王妃一听敌人是海那边的,竟然没来由地激动起来,好像早就在等这一天似的。

突然,庞先生想到王妃书房里的那幅北境舆图,那张地图囊括整个北境,包括一部份海域图。

其中有一点很是醒目,王妃半倭岛绘成长虫的图样,且在上面虚画一面幽州军旗。

据说王妃头一回知晓倭国,还是从姜氏海商那边,听说他们去南洋的几艘海船,被倭盗打劫,损失颇重,连同王妃的分红,都少了不少。

难道是因为那件事,倭国便在王妃这里打下‘敌人’的标记?可是我们幽州连海船都没有啊!王妃你未免想的太远了?

思及庞先生忙道:“王妃误会了,杀了不少异族人的,并非倭人,而是高丽人。”

“之前鞑子来攻那一战,有一半异族人选择避开此战,逃往更北的山林……”

说到这里,庞先生看一眼这两个异族首领,他们脸都红了。虽然有一半族人选择留下,但另一半族人毫不犹豫地选择弃战逃离。

而现在,他们逃往更北边的山林,却遇到更凶狠的敌人,又不得不回来求援。若是凌王妃嘲讽耻笑,不管他们,也是报应啊!

幸运的是,庞先生听了他们的请求后,觉得此事若不管,迟早殃及北境,所以赶紧带他们来见王妃。

“他们其中一些人,一路逃到了丹东。”

沈冬素心一惊,这跑的还真够远了!不过想想异族人是从北疆深处,一路南逃,逃到北境,再往东北方向逃到海边,也能理解。

他们何时认清事实,光会逃是没用的,敌人哪里都有,只要你弱小,就只有被屠杀的份。只有强大起来,团结一致,在这个乱世,才有活下来的机会。

“他们在丹东临海靠山之处,安家建塞。向当地一些人出售自带的货物,没想到茶和糖引起了当地人的觊觎。”

“很快这个消息传开,高丽人知晓北境已经从北疆手中脱离,如今是一个女城主管理。那里有数不清宝物,茶和糖堆成山,堆满仓库的丝绸和粮食。”

“高丽有内战,有些领主没了过冬的粮草,听闻此事后,准备来北境抢一批粮食。”

沈冬素冷笑:“看来在外人眼中,幽州谁都能来抢一波啊!”先有北疆,避开凌墨萧的军队,来幽州。

又有山匪流寇在幽州边界小镇行抢,陈琼这样的士族想抢幽州,现在连弹丸之地的小国,还只是个领主,也想来幽州打劫。

也是这个时代的信息传的不快,要是高丽人知道幽州有火药,他们还敢来抢吗?只怕是离得越远越好。

不过这样也好,沈冬素正愁找不到理由建海军呢!哪怕皇上再信任凌墨萧,全力支持他北征。

也不可能再给他建海军的权力,如此一来,凌墨萧的实力将成为大夏最强,别说太子,便是皇上也不会安心。

沈冬素眼眸微眯,扭头对甲四道:“把陈星耀带来。”

庞先生一愣,忙问:“王妃是准备?”

沈冬素笑道:“这高丽人都要打到咱们头上了,自然要先告知朝廷。本王妃光是守住幽州城都极为困难,再打高丽,自然要朝廷的支持。”

“军饷军需自不用说,本王妃还要一道特旨。”

迎着庞先生疑惑的目光,她一字一顿地道:“我要建海军!”

庞先生悬着的心算是落不下来了,王妃的胆子,是真大啊!

忙劝道:“就凭一支高丽领主的军队,根本不需要我们出动太多兵马,只派一小支军队,带着火药,就能将其灭在丹东。”

“现在北境未稳,幽州正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咱们,还是以稳为主。”

就连那两个异族人,也没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他们只是想王妃派一支军队,去把同族人接应回来。

再将前来的那支高丽军队,阻杀在丹东,不要让其越界,害更多的族人死于其手。

可听凌王妃这意思,还要报向朝廷,还要建海军的权力,那就是把一场小战,演变成大战,这是要跟整个高丽宣战啊!

若是朝廷知晓战争的导火索是他们异族人,还会允许他们留在北境吗?

这时,沈冬素直视庞先生道:“先生的意思是说,敌人打到你家门口,只要把人撵走就行了,没必要反杀?”

“若是如此,王爷守好幽州城就行,为何还要北征?为何还要将鞑子赶到瀚海以北?”

庞先生轻声道:“这高丽跟北疆不同,高丽之祸,对大夏来说,不过是癣疥之疾。”

“自前朝起,高丽就屡次对我国称臣又反悔,可他们即便为祸,最多也就是在东三郡,连北境腹地都到不了。”

没错,这就是朝廷对高丽,甚至新罗、倭国的看法,不足为祸,癣疥之疾。

是我们不想打而已,真想打,动动手指头,就能将其灭了。

这些小岛国也是聪明,只要大夏强势,人家立即俯首称臣。你乃天朝上国,怎么能跟一个小小附属国动真格的?

但沈冬素知道,历朝历代,没有下个狠心将这些小岛国给灭了,遗留的历史问题,将给我们汉人带来多大的危机和痛苦。

他们根本不是癣疥,而是不死的癌症,放任不管,将再次让华夏民族,流血流泪。

前世但凡是个汉人,看电视也好,看小说也罢,甚至看历史书,谁没幻想过,若有机会穿越,一定要想办法,将这些小岛国给灭了。

有一个算一个,不给你们俯首称臣的机会,即不招降也不纳俘,全给灭了!

而现在,她觉得这个机会送到了眼前。当然,就目前她的实力来说,灭这些小岛国的难度,不亚于灭北疆。

因为她连最基本的,建海军的权力都没有。

在庞先生等人看来,此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派一支军队,去守住丹东,将越界的高丽人打退。

如此一来,北境各士族将对幽州更加臣服,毕竟他们可没有抵挡高丽过境的能力,而王妃动动手,便将一场战争扼杀在萌芽之中。

所以庞先生怎么也没想到,凌王妃不是要扼杀战争,而是要挑起战争,还要将战争扩大!

大有不灭高丽不罢休之势,这让他如何不惊?

他忙提醒:“王妃,便是建海军,这造战船、训水师也需要几年。”

沈冬素笑道:“只要朝廷给我建海军的权力,需要多少年都无所谓。”

她当然知道需要时间,需要十年、八年都有可能。只要高丽、新罗这些小国不统一,不团结,她就有机会将其全灭。

而让他们不团结的办法,她已经有了初步概念,先把敢过界的领主杀了立威,再私下跟高丽的领主们做交易。

先作几年战争贩子,跟高丽王几个皇子都做交易,老大家缺粮食,我卖粮食给你。老二家缺武器,我卖武器给你。

老三家缺战马,我卖战马给你。反正你们一直打就对了,再怂恿其中一个王子,去找倭国勾结。

反正历史上高丽只要内乱,倭国都会掺一脚。然后咱就稳坐钓鱼台,让他们撕咬混战,混战个几年。

他们的军力削弱,最好连倭国的军力也给削弱了。咱的海军也训成了,这执棋手下场,将这些棋子一股作气全给灭掉!

她之前想着灭小倭子,是想以姜家为导火线,以灭倭盗为借口,出兵小倭国。没想到更在有了现好的理由和局面。

沈冬素在来花厅之前,以为异族人要带来啥坏消息呢,各种理由都想了一遍。

没想到人家是给自己送礼的啊!

庞先生见王妃越说越激动,这才确定一点,王妃早有对高丽,不,应该是对倭国动手的想法。

看来想说服王妃向朝廷要建海军权是不可能了,现在只希望皇上将这个海军权给王妃,万一朝廷不愿意给。

王妃私下建海军,可是重罪啊!

趁陈星耀还没来,她忙问庞先生:“说服朝廷让我建海军,用什么办法最好?”

中途赶到花厅的莫修谨,知道前因后果后轻笑道:“求人办事,自然是送礼最好。礼送到位,事情一次办妥。”

庞先生一噎,不愧是兄妹,这脑回路,非常人能想到的。

给朝廷送礼要兵权?亏你想的出来!

但莫修谨接下来的解决,说服了庞先生:“高丽为祸东北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朝廷一直腾不出手打一打,是因为有北疆这个劲敌。”

“最重要的原因是,打高丽实在没啥好处。王妃向朝廷求援,是一要说高丽之强势,再不打,人家就要打到幽州门口了。”

“二嘛……”

莫修谨眉梢一扬,双眼放光:“去年我们在高丽的一个小岛上发现了金矿,可惜还没来得及开采,就被高丽人察觉,将金矿抢了回去。”

“若朝廷允许幽州建海军,待抢回金矿,必一两不留,全部进献给皇上!”

沈冬素正想说,什么时候发现金矿的?我咋不知道?

一看小盼哥那表情,再想他所谓的‘送礼’,沈冬素恍然大悟,若非有外人在场,她都想拍腿大笑了。

怪不得都说小盼哥聪慧,呃,其实别人说的是奸诈,但冬素觉得,这就是聪慧!

这样的计划,她可想不出来。

再看庞先生,已经目瞪口呆,半晌才道了句:“这是欺君。”

莫修谨笑道:“高丽那么大,肯定有哪个岛上有金矿。即便没有,高丽王宫之中所囤金银珠宝,也比得上一座金矿!”

高丽有没有金矿沈冬素不知道,但倭国有银矿她是知道的,并且银储量极高。

可惜这一点现在不能告诉朝廷,否则太子他们,也会想掺一脚。在闽州等沿海州城,训练海军,可比幽州有优势多了。

相信光凭这金矿之说,足够打动朝廷,同意她建海军。

嗯,先给朝廷把大饼画好,我态度摆出来,你们同意嘛,咱们就双赢。

要是不同意,沈冬素眼眸微眯,那我只能私自建海军,反正这高丽和小倭子,我是灭定了!

即便我活着的时候完不成这个愿望,我也要将这个愿望传给大宝和小宝,传给孙子,总有一天。

会像她书房的地图一样,幽州军旗插在那些海岛国之上,让它们彻底成为大夏的一部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