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我还是个孩子

梅乾闻言更是从床上跳了下来,赤着脚跑到了院子里。

“什么?我也要去?我还只是个孩子啊!”

梅梁忻尴尬的笑了笑说:“要去,你也满了十四岁了。”

“阿耶,你不是说你可以免于征调吗?”梅乾望向梅公明道。

梅公明这会冷静了下来,他清了清嗓子道:“我是县学的挂名学生,按照大唐律法是可以不用被征调的。”

“书生,我早就和两位将军说过了,但是这次不好使了,本县张明府说前线战事吃紧,只要不是官员都要去,不信你自己问将军。”梅梁忻指了指身边的两个铁塔般的军士道。

一个军士厉声道:“这仗打不赢连大唐都没了,还讲个什么律法?!”

“好了好了,书生,你快些准备准备,明天带着你儿子去县里录个名册,后天就该北上了。”梅梁忻有些不耐烦的对梅公明道。

说罢村正梅梁忻一边带着两个军士向外走,一边回头提醒梅公明道:“可别想着跑啊,让县里抓到了可是直接就成了配军了!”

梅公明愣在了当场,他没想到自己一个饱读圣贤书的书生居然也要披挂上阵,而且就自己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马革裹尸简直就是给自己准备的词。

再看看自己面黄肌瘦的儿子,梅公明更是流下了眼泪,这孩子跟着自己一天福都没享过,小小年纪居然也要上战场去杀敌,恐怕最后的结果……

“阿耶,你不要哭,不如咱们连夜跑了吧。”梅乾出谋划策道。

梅公明擦了擦眼泪道:“乾哥,没用的,咱们跑不了多远就会被抓住,每每到征兵的时候,各县之间的边界上都有军士和差役把守。若被抓住了直接按逃兵算。”

“难道只能乖乖去打仗吗?”梅乾小声嘟囔着。

他想起了前世上学时学到的杜甫的那首《石壕吏》,那时候不是很能感受百姓的疾苦,如今直接穿越到大唐的他,是实实在在体会了一把被抓壮丁的感觉。虽然无论是梅公明还是他自己,都谈不上壮。

难道就这样向命运低头吗?难道刚获得一次新生就要再次凋落吗?

我怀里可是足足有二两银子的启动资金呢,万一……万一发家致富奔小康了呢?

想到这里梅乾一攥拳道:“不行!不能去!”

“自己的命运要自己去抗争,阿耶,咱们还有大把的日子要过,不能糊里糊涂的死在沙场之上。”

梅公明苦笑道:“咱们凭什么抗争嘛?”

“让我想想……”

……

梅公明、隔壁三婶、春子三人各自坐在一把竹椅子上,看着梅乾大口的啃咬着鸡肉,梅公明咕的一声咽了一下口水。

梅乾停顿了下来,他走到梅公明面前把粗瓷碗递了过去道:“阿耶你也吃一点吧,我一个人吃不完。”

梅公明摆了摆手道:“不不不,乾哥你快吃吧,阿耶不饿,也没有心情吃。”

“三婶、春子,你们一起吃吧,今日有鸡今日吃,不要想着留到明天了,明天自有明天的办法!”梅乾说罢将砂锅中的肉和汤盛了三大碗分给了三人。

春子的眼泪吧嗒吧嗒的掉落了下来,她对梅乾道:“我阿耶去年就被拉去打仗,到现在也没个信,不知是死是活,如今你们也要去了……”

梅乾放下了自己的碗,走到春子跟前抚摸着春子的头发安慰道:“让我想想,我一定会有办法的。”

待众人吃完了,梅公明给每人倒了一碗热水。梅乾端着碗吹了吹热气,饮了一口,顿觉咸涩难咽一口喷了出来。春子赶紧把水放到一边拍打着梅乾的后背道:“喝慢点,本来就刚好一点,可别再呛水了。”

“不是,这水怎么这么难喝?”或许是原主已经习惯了这水的味道,在他的记忆里并没有关于水的不好印象,但是对于前世喝惯了纯净水的梅乾,这就跟喝海水差不多了。

梅公明和三婶各自尝了一口碗里的水道:“没什么异样啊。”

梅乾忽然想起,由于古时候钱塘江的河道的原因杭州的水在古代本来就是苦咸之水,后来唐朝的名相李泌在杭州任刺史的时候经过一番整治这才让杭州城的百姓喝上了甜水。

“阿耶,现在咱们杭州的刺史是哪位?”

梅公明道:“是李泌,李使君。”

“哈哈,阿耶,有了!”梅乾便是手舞足蹈的大笑道。

梅公明摸不着头脑的问:“乾哥,有什么了?”

三婶和春子也疑惑的问:“对啊,有什么了?”

梅乾神秘的笑笑说:“我有了不去打仗的法子了。”

“啊?快说说,是什么法子?”梅公明急切的问,虽然他心里并不相信自己这个儿子的话。

他很清楚梅乾自小就不是那种聪明的孩子,又没有见过世面,应该不会想出什么石破天惊的法子,但求生欲让他不自觉的问着儿子。

“阿耶,你可能绘出杭州城的地图?”梅乾问梅公明。

梅公明自信的说:“阿耶在杭州城混迹那么多年了,当然不在话下。”

“那你速速绘制一幅杭州城的地图与我,咱们能不能成功就在于此了。”梅乾拉着梅公明往屋里跑。

梅公明在自家的“书房”坐定,从墙上挂着的书袋中取出笔墨纸砚在桌上摆好,春子自觉的上前给梅公明磨墨。梅乾帮自己的阿耶铺好纸,梅公明提起笔蘸了蘸墨,他将笔悬于半空,许久没有落下去。

直到一滴墨掉落在纸上,梅公明才反应过来,他左手尴尬的挠了挠后脑勺问道:“我是先画哪里比较好?”

梅乾差点喷出一口血来,他抚着自己的胸口,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来,阿耶,看着啊,这里是北,下边是南,左边是西,右边是东。咱们梅家坞差不多你就画这就行了,剩下的你来!”

梅公明这下感觉明白了许多,开始在纸上刷刷刷的画了起来,西湖、灵隐、城墙、街道,他尽可能的画的详细。每画完一处,他都会工整的标注上地名。

梅乾在一旁看着,心里道,这便宜老爹画地图和写字其实还不错,尤其这一手字还挺好看的,当然脑回路可是不太敢恭维,也怪不得县学这些年不推荐他。

梅公明的字确实是有些水平的,他在杭州城帮人抄写文书已经多年,写秃的笔不计其数,自然是具备了相当不错的书法功底。

“乾哥,画完了,你看一下。”梅公明拿起地图轻轻的吹了吹墨迹递给了梅乾。

梅乾满意的点点头并竖起大拇指道:“不愧是我的阿耶,图画的好,字写的更好。”

被儿子这么一夸,梅公明心里很是开心,他得意道:“阿耶可是满腹诗书的,只不过一直没有遇到伯乐而已。”

一旁的春子都听不下去了,转移话题问道:“你夸人就夸人竖个大拇指作甚?”

“我……我意思是阿耶可以排这个,就是魁首!”梅乾意识到唐人可不会竖大拇指来夸人,赶忙又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

说罢,梅乾自己铺上一张纸,从梅公明手中拿过毛笔,在纸上也画了起来,不过他画的不是地图,是一种奇怪的图画。

“阿耶,你帮我在这里标注西湖,这里标注竹管,还有这里……”梅乾指挥着梅公明在自己绘制的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了一些字。

梅乾一手拿着梅公明绘制的杭州城地图,一手拿着自己绘制的那副图,左看看右看看,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阿耶,明日咱们去趟杭州城刺史衙门。”

“你说甚?去刺史衙门?”梅公明和春子以及在一旁看了半天热闹的三婶一同问道。

梅乾倒是重重的点了点头道:“我没说错,你们也没听错,要去刺史衙门求见李使君。不出意外这两张图能让咱们父子摆脱明府的安排。”

唐朝时对官员的称呼多用官职来敬称,不像后世多称呼“大人”,使君是称呼刺史的,而明府则是称呼县令的。

“你们别瞪着眼啊,赶紧收拾收拾各自休息去吧,天也不早了。阿耶,你得养足了精神,明天可主要指着你呢。”

梅公明指了指自己道:“指着我?阿耶可没见过李使君,我怕见了这么大的官我腿抽筋……”

“怕什么?阿耶也不想在战场上死吧,那就跟我去搏一搏。何况阿耶读书这么多年,诗书满腹,宰辅之才,这点事情不会难住阿耶的。”梅乾鼓励着梅公明道。

三婶和春子见二人心意已决,便与梅乾父子告别回了自己家。梅乾这才对梅公明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梅公明听完他的计划感觉很是为难。梅公明平日里见了县学的教谕都会结巴,更何况是刺史这样的高官。梅乾便手把手的教着自己的老爹见了李使君时如何说话,如何勾起对方的兴趣,如何给对方讲解等。

而梅公明此时却发现,梅乾竟然变的与之前如此的不同,以前他只会调皮捣蛋不让人省心,现在的他竟然深谙钻营之道。至少,经他一番指点解说,梅公明承认儿子教给他的这个方法是值得一试的。

是夜,父子二人抵足而眠。夜里梅公明多次被梅乾的梦话吵醒,说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