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沈珏问:“那你说,咱们一份卖多少钱?”

法喀再次比了个十,“十两银子。”

沈珏喉头一堵,“咳、咳咳咳……”

差点被自己口水呛死。

“怎么?”法喀见他这反应,大声道,“咱们为这薄薄两张纸,近日起码花了一千多两了吧?一份十两还亏本呢!”

“账不是这么算的……”沈珏问:“十两一份报纸,谁愿意买?”

法喀:“爷就愿意!”

说着看向容若,“纳兰大人家肯定也愿意,是吧?”

容若看着上面的文章,点了点头。

沈珏却道:“你们代表的是达官显贵,不是咱们报纸的目标客户。”

“什么什么客户?”法喀没听懂。

沈珏给他一个‘你这个棒槌’的眼神,耐下性子解释:“别忘了咱们办报纸的初衷是为了慈善社,所以你说卖给谁?”

“懂了,卖给那些商人。”

“错。”

“卖给读书人?”

“对了一半。”

法喀懵了,达官显贵和商人都不对,读书人也只对一半,“难不成是卖给那些泥腿子?”

泥腿子不识字他们买了也没用啊!

“Bing!”

“啊?什么狗??”

沈珏轻咳一声,“我是说,小公爷说的没错,咱们正是要卖给所有百姓。”

“为什么?”

“因为我们需要这份报纸在百姓心目中有公信力、有份量,我们说的话他们才相信。以后做慈善被本报纸表彰的人,才真正能赚到好名声,并愿意为此掏钱。”

容若闻言,露出恍然神色,点头道:“正是如此。”

沈珏总结道:“所以咱们的发行量得越来越大,收费还得是百姓伸伸手就能买下来的价钱。”

“那你就说多少钱吧!”沈珏的分析他只听个半懂,不耐烦就想问个最终答案。

沈珏:“两文钱?”

“两文?!”法喀大吼出声,沈珏差点没给他震聋了。

“小爷我打赏个乞丐都一、两钱银子!你这样不如白送给百姓好了!”

他太激动了,沈珏挖挖耳朵,“也是,京城百姓比较有钱,两文太低,那就……五文吧。”

“什么?!”法喀很生气,“两文和五文有什么区别?!!”

眼看沈珏要镇不住法喀这只快暴走的霸王龙了,玉泠一个飞鸽传书过去。

胖鸽子‘咚’一声撞到法喀肚子上。

法喀一愣,拆开信,只见上面写着:‘定价之事,听我侄孙的!’

法喀愣住,继而拿着信跟另外两人炫耀:“嘿……我姐姐真是料事如神啊!”

容若:“?”

哇哦!

沈珏:“……”

傻孩子。

法喀揣着胖信鸽,将信

收好,“既然皇后娘娘都这么说了,你说五文就五文吧。”

容若:…………

?本作者某璃提醒您最全的《朕的皇后又娇又作(清穿)》尽在,域名[(

皇后娘娘厉害了。

定了价,沈珏深觉这两人不靠谱,自己定了首印数量,“印一百份吧。”

谁知法喀又反对:“不不不,印一千份。”

沈珏:“???”

法喀:“一百份还不够我拿去送人的。”

沈珏:“……”

他想让法喀别捣乱,不聊容若也道:“可以多印一点,容若愿自掏腰包,买一些送朋友。”

都知道纳兰容若交游广阔,书生朋友多得难以计数,五文钱一份的报纸,他随手就能人手一份送人。

沈珏:“……也行吧。”

玉泠看到结果,给沈珏留了句‘明天送十份进宫’,就睡觉去了。

法喀和容若也都各自回府了。

沈珏却还不能睡。

没有印刷机,每一份都是老师傅手工印刷的,很累人。而且他还得出动更多人手,将这些报纸油墨晾干、折叠。

一切弄好后,沈珏只睡了一个时辰,就带着这份新鲜出炉的报纸进宫,呈皇帝御览。

皇帝点头后,给他手谕,允他张贴于京城各处,才算是被正式允准发行。

出宫的时候,沈珏心情太激动了,脚步都几乎要飞起来。

玉泠起床时,正看到他满面春风地安排着人手。

安排两人各送一百份给法喀和容若,再安排嘴皮子利索又识字的十人,去京城各个热闹处,兜售报纸。

接着,自己带着其中十份,奉着皇上手谕,去京城各处张贴。

“报纸送来了吗?”玉泠洗漱的时候问。

魏紫姑姑双手奉上,送来了娘娘,是皇上命梁公公给您送来的呢。

玉泠一看,只有五份,想必康熙帝扣下了一半,应该是要和其他大臣一块儿看和点评。

“主子,要奴才给您念吗?”知秋主动道。

“不必。”玉泠接过报纸,看报当然还是自己看有乐趣。

她打开来,报头《京城杂报》四个字笔走龙蛇,很有风骨,是沈珏的子。

底下一行稍小的字写着:‘足不出户,知天下事。’是这份报纸的宣传语。

接着是角落的日期、主编名字、出版社名字。

跟后世的报纸标准格式不太一样,问就是沈珏自己也不太记得标准格式,便按自己想到的来。

报纸的第一篇文章并不是时事新闻,而是纳兰明珠写的《明相寄语书生》。

开篇小字简单介绍了其生平,接着就是明相所写的心灵鸡汤,主旨是劝学和勉励。

接着,才是近来朝廷收到的,前方战报数十条,占了第一面一大半的篇幅。

而第一面对城外难民安置处施粥的慈善事件报导,只占了不到五分之一的版面。

玉泠看着施粥报导的时候,懋勤殿的议政大臣们却在愤怒唐保住

的‘胆大包天’。

因为他不仅登了清军胜利的战报,清军失利的战报也没有回避,全都如实刊登。

“皇上,此乃大逆不道、祸乱民心之举!”

皇上,若此报流出,将动摇军中士气啊!?_[(”

“明珠大人是怎么想的,怎可在此种抹黑朝廷的报纸上刊登文章,这不是误导天下学子吗?!”

纳兰明珠是应容若所请,又知道是皇上首肯,皇后竭力促成之事,才没有多想写了文章给报社的。

此时他也是才看到这报纸的内容,心中咯噔了一声,一时间没说话,在心里忖度了起来。

皇上没有说话,面上也毫无愤怒之色,甚至他已经提前御览过,才让唐保住子在宫外发行的……

明珠想到这里笑了,“诸位大人,明珠倒是以为,这唐保住所为,无甚不妥的。”

他这句话,立刻给了众人攻诘他的机会,众大臣的愤怒仿佛找到了宣泄口,特别是以索额图为首的一班大臣,毫不客气地骂了起来。

平日里亲近明珠的大臣们虽然不骂,但也大摇其头,叹他糊涂。

明珠暗中观察康熙帝的神色,激动地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不由大义凛然了起来。

他大声道:“诸位大人此言差矣!胜败乃兵家常事,若只报喜不抱忧,这捷报的可信度便大打折扣!百姓又不是傻的。”

他看到皇上没说话,但点了点头,更受鼓励。

“此前唐保住便做过说明,此报不为盈利、不为讨好朝廷,而是定位为民间报纸,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见解,为民发声,取得百姓、特别是汉人百姓的信任,将来说话才好使。”

索额图:“什么叫为民发声?那些百姓除了人云亦云骂朝廷,难道还会有什么高明的见解不成?”

明珠:“不管他们如何愚钝,皇上的意思,想来是广开言路,关心百姓之苦,更好地治理大清。皇上,微臣说的可对?”

玄烨嗯了一声,刚要反驳的索额图一噎。

一众大臣眼巴巴地,等着玄烨的看法。

玄烨只看向明珠,轻笑道:“明相说得不错,朕有意效仿唐太宗,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从谏如流,百姓真实的心声,的确不一定高明,但也不能不听。”

索额图顿了顿,才道:“可是皇上……如今天下尚未安定,叛贼乱党藏于民间,怕只怕这‘报纸’,反倒被逆贼用来给朝廷泼污水啊!”

玄烨:“堵不如疏,逃避打压是最笨的办法,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反抗。”

——这句话是玉泠说的,玄烨觉得有理,便拿来用了。

索额图还想说什么,那边明珠暗中使的眼色有了成效,一群大臣忽然起身高喊:“皇上英明啊!”

“是我等狭隘了,有帝王如此,是我大清百姓之幸事啊!”

“皇上真乃千古明君也!”

都已经吹到这个高度了,索额图等人还能说什么?

只能

选择抢着拍马屁这样子。

“皇上所言如醍醐灌顶啊,皇上圣明!”

……

从懋勤殿出来,索额图伸手拦了拦明珠的去路,“明相,您这看眼色的功夫和嘴皮子当真是日益见长啊。”

明珠冲他笑:“尚不及索大人功力深厚,左右逢源。”

两位康熙帝当前最信重大学士,你来我往打着机锋,较量了十几个来回后,均笑容满面地相请着出了乾清宫。

等各自转身走开,又不约而同地变了脸。

他大爷的,伪君子!

……

坤宁宫,玉泠用完早膳才看完报纸,整体比较满意,愉快。

她给沈珏发去反馈,难得夸他一句:‘干得漂亮,继续加油,看好你哦。’

沈珏:‘……’

这劳动剥削者的语气。

到了巳时,玉泠到了懋勤殿,又和康熙帝一起讨论起这份报纸。

玉泠道:“皇上您看了文学版块连载的话本故事没有?”

玄烨:“……看了,是皇后的手笔吧?”

玉泠一怔,“你怎么知道?”

她明明起了个笔名叫‘含章公子’。

玄烨:“……‘重生复仇爽文’,不是你上次说很想写的新话本基调吗?”

玉泠有几分不好意思,“没想到皇上竟对臣妾随口说的话也如此上心,臣妾好生感动呢。”

玄烨:“……”

他怎么没看出来她感动了?一点诚意也没有,就跟逗他玩似的。

玄烨无奈地笑笑,指了报纸上一处道:“这儿为何会有未来三日的‘天气预报’,也不知道唐保住在哪里找了奇人异士,看得准吗?”

玉泠轻笑,“嗯,臣妾恰好听他提过呢,那位奇人异士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名叫‘戏筒’,是有几分看天气的本事吧。”

系统:【……】

很好,它也有笔名了呢。

康熙帝没在意这怪异的名字,倒是好奇接下来三日的天气预报准不准。

这份报纸内容颇为丰富,除了明相寄语、前方战报、善事报导、话本连载和天气预报,还有容若的词作、启蒙的《三字经》节选和注释、生活小妙招、律法科普和案例分析,以及……糕点铺子的优惠券。

“这‘优惠券’倒是有意思。”玄烨道。

只见券上写着‘剪下此券,可半价在‘步步糕升’店里,买任意一份糕点’,还附上店铺地址,盖上了店里的印章。

“是挺有意思的,臣妾此时倒是很好奇,百姓们第一次见到此报,会是何反应了?”

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反响了,都没什么心思再在今日讲学了。

她眼珠子转了转,挽住玄烨的手腕,“皇上,您既然爱体察民情,今日不如带臣妾微服私访去吧。”

玄烨愣住,“你的意思是……扮成百姓,出宫去?”

“对呀,角色扮演,很有意思的,试试嘛,皇上~”

玄烨:“…………”

他不想答应如此荒唐之事的,可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