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矛盾的利益协调】

英国人、日本人都想看到清俄之间的边境冲突演化为全面战争,同时,两国甚至列强各国都不希望软弱的清政府垮台,代之以一个可能对西方采取强硬态度的政府在他们看来,一方面要支持清政府、维持其统治地位;一方面要支持最有可能取代清政府的清国地方实力派——北洋和东三省的军政利益结合体,以利用他们的军力量

这是一对矛盾,矛与盾对列强来说都有可取之处当然,可取二字的含义并不相同

满清政府的可取在于它在理论的“道义”上拥有对中国的统治权却又对地方势力渐渐失去约束,那么,列强分蛋糕的刀子就能容易地伸向这个古老的国度了北洋和东三省军政集团的可取在于它的主动开放,只是,主动开放与列强依仗武力打出来的开放不同,主动权在军政集团手中,他们和列强在市场开放、资源利用等等领域的存在“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如今,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就面对着具有双重性质的“谈判对手”如何用资金的锁链将李鸿章、杨格集团捆绑在英国远东利益的战车上,又能现实地扩大英国在华利益?

一百万英镑的无息贷款只是试探,或者说是给清国内阁首席大臣的面子三百万英镑的无息贷款又如何?对每年能够为英国利益群体产生千万英镑的国度来说,一个政策性的让步就能让英国人赚回这些钱来,而借出的本金,清国人还要按期归还所谓的无息贷款在附加条件之下就变成了高息贷款,相信英国的资本财团们会乐意为之的故而,所谓的提交国会讨论通过是一个借口,索尔兹伯里政府根本就不会动用政府的资金,只需与清国政府谈定条件,然后把这个“商业机会”转让给本国财团即可在转让中英国政府还会在其中抽取一部分“佣金”或者说是分享利润

李鸿章需要钱,不过不是持续的投入到战争中去,而是拿给杨格建设一个政样板,全的东三省出来李鸿章很清楚的记得杨格在天津送别“恩师”时的一句话——英国该当为军武装对抗俄军的行动付账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因此,听到三百万英镑的无息贷款额度,李鸿章没有表态,而是等着对方提出附加条件来索尔兹伯里想提条件,可目睹李鸿章的那副神态又不得不再度拿捏一下

英国人的附加条件很简单,与俄国人的筑路条件相比,可谓厚道了许多榆关——奉天铁路沿线二十华里范围为专属利益区和领事裁判权归属区;清国军事物资运送和军队调动使用铁路,需要预先向铁路方报备;铁路建设及沿线经济开发由英国和清国联合银行提供金融支持,同时,联合银行应当具有在大清帝国范围内发行货币的权力

英国资本的特性要求的是现实经济利益而非领土诉求,这一点与俄国大为不同文明和野蛮,分野就在于此

反复斟酌之后,索尔兹伯里终于拿出了准备妥当的文本,在助手转交给对方时,礼貌的说道:“内阁首席大臣阁下,本人听说法俄联合银行资本金是500万卢布那么,英国可以考虑在中英联合银行中投入200万英镑资本金,并以无息贷款的方式为贵国提供同等额度的资本金”

“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谈”李鸿章撇开这个话题,说道:“关于海关照镑加税的增协议,不知首相阁下是何看法?”

如果非要被世界各国分成三六九等,大清帝国以及其名下的三亿多人会被索尔兹伯里划分在第六等的最后,七——九等,无疑是给没有系统的、独立文化的非洲部落准备的特有名词在有系统的文化和历史的国家里,依然无视世界现状的,不知道两个月内可以从西半球派出一个强大到无与伦比的舰队到东半球的国家,日本显然不是,安南无所谓独立,婆罗洲的各个部落联邦是荷兰的领地大英帝国作为荷兰的近亲,不宜插手唯有大清帝国,这个领有千万千万平方公里偌大国土的没落帝国,在国家体制上有独特的纽带维系,在文化有上独特的创见和体系,在面对今日之世界时却只能步步退让,无比的艰难艰难二字,对大清帝国是如此,对试图一步步打开其大门,完全占有其市场的列强而言,也是如此这样的国家,作为第六等最为合适

大英帝国、以及西方世界最先打开东方世界大门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在坚船利炮的背景之下,从来没有把东方文明当做一回事儿今天索尔兹伯里侯爵不可避免也受到“习惯的”影响可是,作为一个东方的“承前启后”时代的时刻里,大英帝国的首相,他不能不为此深思熟虑

从个人观感和意识中,海外利益已经成为欧洲“先进国家”之所以强大的源泉地域狭小的葡萄牙、荷兰,能够从十七世纪到目前,深刻的影响到一个国土面积过其国土面积千倍,人口也过其千倍的庞大帝国,试图在台湾,在澳门实现其国家利益而且得到相应的回报,今日,比葡萄牙、荷兰强大万倍的大英帝国,又该得到多少?

在第一等面对第六等的意识左右下,索尔兹伯里侯爵无法理解李鸿章的“顾左右而言他”大英帝国的遏制俄国战略中,最为理想的是日本依靠其“脱亚入欧”的政策和全民教育程度较高的优势,在海上遏制俄国;大清帝国的中国,依靠阔大的战略纵深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相对强大的绝对国力,而武装起来的“现代化”陆军,成为俄国南下、东进谋求“大舰队战略”现实的阻力为此,英国人能够在日本的、清国的国家利益中找到其不得不为英国战略服务的因素

只是,眼前的李鸿章显然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抱定了“英国不管我就投靠俄国”的主意,那么......英国首相该如何面对呢?

试想想,如果清国可以舍弃在东三省甚至外蒙的国家权宜,保有关内和西北的利益让俄国得到温水良港,以其庞大的国土、发展中的工业能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打造与“大英帝国媲美的大舰队”,成就争夺“日不落帝国”荣衔的实力,那时的大英帝国利益该当如何彰显?

远东,远东的满清中国,满清中国的满洲,似乎已经成为世界争霸在欧洲之外的又一核心之地

英俄两国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明争暗斗由此引发的俄土战争,世界各国看在眼里,刚刚睁眼看世界的满清中国,如今也看在眼里了区区岛国大英帝国依靠在非洲、澳洲、北美的殖民地与蒸汽压路机对抗,源之于后拿破仑时代,沿袭到了今日尚未结果倘若俄国真的在颓弱的清国推波助澜下拥有满洲和朝鲜的权益,得到无数的温水良港,大英帝国还能“日不落”吗?从陆地面积来看,当东方的朝阳的俄国远东部分升起时,俄国的欧洲部分最西侧不过是日落后的第四个小时,真正的日不落是俄国还是英国?未来还难以陈说

日不落,不仅仅代表荣誉还代表市场和原料两种资本最依赖的饮食虚君共和,为资本利益服务的女王政府首相,该当在此时此刻作出何等选择呢?

1896年7月5日凌晨三时许,远东,满清中国的东三省辖地,瑷珲城内

郑邦彦闯进北线临时指挥部的里屋,向霍然惊醒而坐起的杨格报告:“参总英国伦敦恩相来电”

“什么事儿?”

“英国政府承诺给予大清国东三省总督衙门四百万英镑,合计库平白银2600万两的无息贷款,分为四期执行第一期,在本年月内,给予大清国政府200万英镑的资金,用于与英联邦女王政府成立中英联合银行之准备金第二期,在本年九月以前,给予榆——奉铁路专项贷款75万英镑启动铁路修筑计划第三期,英国获得榆—奉铁路25年经营权,期间无条件接受清国调遣之铁路运送任务为此,英国政府给以英国铁路建筑承包商风险贷款25万英镑,在年内拨付完成第四期,明年二月以前英国政府以代为支付造舰款项之名义,为大清帝国政府立项建造总造价在100万英镑之内的舰艇为此,英国人要求我军坚决的夺取海参崴、庙街,封堵俄国人在太平洋的出路如此妥否?望子回”

杨格摇摇头,感觉意识清楚了,又拿过电报抄稿看了看,问郑邦彦:“俊夫,你觉得如何?”

“参总,卑职不敢置喙”

“让你说你就说少废话”

“参总,我.......有啥说啥?”看到杨格点头,郑邦彦大着胆子说道:“英国人是拿钱买咱们军十二万弟兄的性命呐”

“夺取海参崴,庙街,不难难的是守住两地,对我们来说,俄军的注意力放在海参崴和庙街,黑龙江、吉林以及漠北蒙古四部和西北方向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清俄两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小咱们需要的是投资工业和移民实边的资金,假以时日,这些资金就会变为实力,与俄国增援远东之军事力量对抗的实力今日,我无法在收复海参崴和庙街汇之后坚守之,却能得到英国贷款而壮大实力,谁又敢说明日我不能跪伏1860年以前之国土呢?甚至......去,回复恩师,此议甚好,我军力争在十日之内收复海参崴”

“庙街呢?”

“你个蠢蛋,等钱落在咱们腰包里以后再说”

郑邦彦嘀咕着离开,快要走到电报房了才回过神儿来——庙街收复与否,对英国贷款来说重要吗?不重要了反之,对关内外军力调动和东三省的建设来说,英国的贷款实在是“雪中送炭”呐当然,所谓雪中送炭并不代表“白占便宜”的意思,而是东方支队必须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才能换取.......

[记住网址.三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