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婚礼

由于南顿集上发生的事,让江宁明白必须大力整顿内部,严肃纪律,否则很快就会千疮百孔。

于是江宁决定成立督查司,专职对内稽查不法,由楚四负责。军情司改由楚九负责,只对外收集情报。

一内一外,使得职责更加明确,也有利于开展工作。

何清掌控地方的能力不够,江宁让他的军法司只负责军中执法。任命伤愈的燕七做了商水县令,由他统管地方。

江宁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稳定的根据地,也是节衣缩食大力发展地方,鼓励百姓种田养殖,带领军队开荒种田。以工代赈,修渠凿井。

启二年的寒冬腊月,寒风呼啸,白雪皑皑,气异常寒冷。临近过年,一个喜讯在商水县广泛传了开来:江宁要结婚了!

已经三媒六聘,今日明媒正娶!江宁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八抬大轿来迎娶红衣了!

原本按照江宁的意计划,红衣的身体才刚刚恢复,他们的婚礼到明年春再举办也不迟。可架不住母亲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只得决定把婚礼提前到年前。

锣鼓喧,鞭炮齐鸣,旗帜招展,人山人海。很多军民冒着严寒沿路热情欢呼,看着比新郎官都开心,就好像他自己结婚一样。

江宁一身新郎官的大红袍服,衬托的越发英俊异常。骑着白马,带着八台大轿,一路吹吹打打,绕榆树沟一圈才朝着红衣家而来。

红衣一身大红的凤冠霞帔,华丽不失端庄,雍容不失典雅,美艳不可方物。头顶着大红的盖头,安静的坐等着江宁的到来。

迎接新娘子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场面热闹非凡,又不失隆重的气氛。拜别红衣的父亲,江宁把新娘子抱上了花轿。又一路吹吹打打,朝着自己家走去。

自上次兵变之后,江氏的身体一直就不好,缠绵床榻日久,自感时日无多,所以才催促江宁和红衣赶紧完婚。能在死前看到儿子有了美满的家庭,她也能到地下去见江宁的父亲了。

鞭炮响了,锣鼓敲起来了,江宁下的马来,牵着红绸领着红衣走进了院落。

拜堂仪式正式开始。当江宁携着红衣跪拜母亲江氏,江氏强撑着身体端坐在椅子上,看着一对新人笑容满面。

穿了一身喜庆的服饰的江瑶,就像年画里走出来的福娃娃一样可爱,在旁边手都拍红了。

仪式结束,刚要把一对新人送入洞房,依旧一身黑衣的楚九匆匆进来,声对江宁。

“山谷外来了一家四口,男人叫江全,声称要见你,是有关于老爷坟茔的下落要告诉你。”

江全是另一支江家的人,和江宏是兄弟,不过由于出身太低,在江家很不受待见,被发配到乡下种地。江宁虽然与江全算不上熟悉,但也不像江宏那样有什么恶福

江宁数次派人查找父亲尸骨的下落,都是无功而返,没想到这江全竟然会知道。

“快去,把他带过来。”

江全有些面黄肌瘦,穿着也比较寒酸,哪里像一个江家少爷,更像一个乡下的庄稼汉。见到江宁,还有些手足无措。

“恭喜宁弟喜结良缘,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江全与江宁虽是同岁,却大江宁几个月。

“多谢全哥。全哥,你真的知道我父亲的下落?”

江全点零头,“这事只有我自己知道。”

原来,当年江宁的父亲江浩被腰斩之后,其他江家人都怕被其牵连,连收尸都不肯。江全不过是丫鬟所生,更不敢违逆家族的意思,公开去给江浩收尸。

于是江全就偷偷跟着官府的衙役去了乱坟岗,在衙役随意掩埋之后,他又悄悄用棺材收敛,埋到了江家祖坟所在山头的背阴面。

江全本以为江宁一家可能全完聊时候,他听到江宁出狱的消息。可当他赶到县城里,江宁已经反出了项城,不知所踪。

要不是江宁要结婚的消息传到了项城,让一群江家人很是吃味,江全还不知道。

而江全做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当年江全的母亲过世,无钱下葬,还是江浩出钱才得以入土为安的。

当江氏听到这其中缘由,也不由得感叹:这真是苍有眼,善有善报啊!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为了感激江全的所作所为,江全一家被江宁热情的邀请到主桌上就坐。

气太冷,酒席自然不能开在外面,于是酒席就搬进附近住户家里,而士兵们则在兵营里畅饮。

酒席上没有名贵佳肴,但是量大管饱,来的都是普通百姓,没人计较这些。

很多百姓因为江宁才摆脱了挨饿受冻的日子,过上了能吃上饱饭好生活。一听江宁要结婚,一大早跑了几十里路来送祝福。

江宁挨个桌的敬酒,这酒喝了不少,已经有些醉醺醺了。楚九又一次走了进来,在江宁耳边悄悄了几句话。

江宁面不改色,继续和手下喝酒,等敬完了酒走出这个院子,才问等在外面的楚九。

“能探查到这次官军要来多少人马?”

楚九摇摇头,“还不清楚,我安插在陈州府衙的人只查到官军要来,其他还不知道。我这就把人手撒出去,相信很快就能查到。”

“算了,也不差这一,不着急,让兄弟们喝完酒再去吧。”

寒冬腊月,寒地冻,没想到官军再次来袭。朝廷不顾兵家大忌,隆冬用兵,可见魏忠贤想剿灭江宁的心,是有多么的迫牵

这次朝廷已经先行下召解除了江宁的官职,宣布江宁所属是叛军。这一下朝廷师出有名,已经先在法理上站在了制高点上。

而朝廷之所以时隔大半年后才再次清剿江宁,皆是因为关外的金国鞑子又犯边了。金国来势汹汹,为了击退来犯之敌,大明朝廷征召各地精兵前往北镇防御。

而这才刚刚打退金国,就又立刻调转枪口,千里迢迢跑来清剿江宁。

对此疲惫之师,江宁还真的不放在心上。江宁的军队早已今非昔比,要不是时间太过过于紧迫,无法制造出来太多的装备,要不然江宁敢和下任何一支部队打上一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