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雨生学开拖拉机(一)

这天,天刚露出了鱼肚白,菊妮起床给雨生准备早饭。以前做饭用的都是土灶,用砖头堆砌好灶台和烟囱,灶台和烟囱的周边涂抹一层厚厚的黄泥巴,灶台上架起一口大铁锅,待泥巴干透,灶台就算完工了。菊妮淘洗好大米和黄豆,锅中添上水,加入淘好的大米和黄豆,把竹篾做的蒸格卡在锅中,蒸格上再放上几个前几天做好的玉米面窝头,盖好锅盖,待这一切准备好后就可以添柴烧火了。待锅中起了锅气,约莫半个小时,早饭就做好了。

此时,永来和英娘夫妇还在睡觉。菊妮轻手轻脚地走进东屋叫雨生吃饭。雨生也已洗漱完毕,跟着菊妮进了厨房,怕吵到爹娘,他们打算在厨房把早饭解决了。

也不坐凳子,蹲着依靠在墙边,雨生就这样端着碗呼哧呼哧地吃了起来,也就两分钟的功夫,一大碗黄豆粥就被干了个底朝天,顾不得说话又拿起一个黄面窝窝头就着咸菜疙瘩吃了起来。

菊妮看他那吃饭的样子,说道:“你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多吃点,这里还有几个窝头我给你带上,路上如果饿了你就再垫吧点。”

雨生也不答话,咸菜疙瘩嚼得咯吱咯吱作响。

“你这次去庆平镇学开拖拉机,一定要学踏实了,别到头来学个四不像。听人说拖拉机有劲得很,若是开不好还很危险呢。中午的时候记得请教你的师傅下个馆子,人家也好用心教你,记住了吗。”

“记住了,记住了,学拖拉机是我主动提出来的,是下了决心的,我保证学好了,再说在我看来,那也没啥难得,你就放心吧。”

雨生之所以想学开拖拉机是为村里造砖厂提前去学习,他想若是学成了,等砖厂办起来后自己能被安排个开拖拉机的活计,这怎么也算个技术工种,比和(huo)黄泥、烧制、搬砖有前途。做这决定的时候,他只告诉了菊妮和爹娘,还一再嘱咐不能告诉村里其他人,免得别人学他,毁了自己的先见之明。

龙岩村离庆平镇大概有20多公里,雨生紧赶慢赶也花了差不多3个小时才走到。这一路走来属实把雨生累坏了,口干舌燥大腿肌肉还一阵阵得抽搐,他往地上啐了口浓痰骂道:“妈的,累死老子了,赶明我也得买辆自行车。上次送娘来看病也许是因为着急倒没觉着累,今天不行了。”遂找了个有阴凉的台阶处坐下。

现在是80年代初,很多人的交通方式还是走路,即便有了自行车,也是少有人买的起。

还好雨生起得早,休息了大概半个小时后约么也才上午九点钟。

雨生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朝镇上的农用机械驾驶学习处走去。雨生也是听人说过大概的位置,也没来过,倒是托人提前办好了报名,交了报名费。他边走边问,来到一处院门前,门前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农用**学习*”,雨生只上过三年小学,有很多字都不认识。但基本能确定这是要找的地方。于是抬脚就往里走,门卫处的老大爷端着个搪瓷茶缸,边喝水边拦住了雨生。

“停停停,你找谁啊?”

“大爷,我是龙岩村的赵雨生,我是来学开拖拉机的,已经报过名了。”

听雨生这么一说,看门大爷摆了摆手让他进去了。

刚走进院内,隐约听到“是龙岩村的赵雨生吧,这边,看这边.....”

院内稀稀落落的人不算多,但是面积很大,场地是个很规整的四方形,两边距离约么三四百米。

雨生一时间判断不出是哪个方向有人在叫他,左顾右盼好一会才看到院内的东南角有个人在向他招手。那人带着军绿色的帽子,下身一条军绿色的裤子,脚上穿双解放鞋,上身一件白色跨栏背心,走近一看,背心上还印着“为人民服务”几个红字,旁边停着辆上海50拖拉机,七八十年代的人应该都听过或见过这个品牌的拖拉机,车身上印着“sh500”。

雨生快步走过去,刚要说句客套话。那人不等雨生开口便说道:“上车。”

“我叫王长发,你可以叫我王师傅,我先给你讲一下驾驶拖拉机时用到的几个重要部件。”

“这是挡位,起步的时候要挂一档,挡位越高拖拉机的速度越快。这是离合,换挡的时候要先拉离合再挂挡......”

王师傅这边口若悬河地在讲,雨生这边听着像是坠入了云里雾里,急得直抓脑袋,心想这铁疙瘩还真复杂。

王师傅大概讲了半个小时,讲了得有三遍,雨生才勉强把驾驶理论记清楚。

“好,你来说一遍我听听。”

“一档起步,先拉离合......”雨生总算磕磕巴巴地复述了下来。

见雨生也算了解个七七八八,王师傅说:“今天先到这,我有急事,你在车上边看边说,先把理论知识搞熟了,摸透了,明天我正式教你怎么开。”说完王师傅风风火火地走远了。

雨生惊得下巴都要掉了,嘴里嘀咕着:“就这样走了,这才学了半个多小时,狗日的,要不是你是师傅,非得跟你干一架。”

但说归说,雨生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在拖拉机上,边复述着步骤边假装在驾驶。

等雨生把理论能背得滚瓜烂熟的时候,黄昏就要到了。

雨生下车在原地用力挺了挺身,无精打采得朝院外走去。

他正盘算着今天到哪里去找个干净的犄角旮旯凑合一晚......  25988/10991968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