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成都分公司的成立

林晓霞回到成都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办公的场地。

街边的铺位和高档写字楼,租金太高,对于刚成立的分公司,没这个必要。

崔向东对成都分公司的定位是,建立全国网点的第一步,只要站稳了脚跟,就是大功一件。分公司前期的业务,以大客户和零售为主,在累积销售额的同时,逐步建立分销渠道。

再三比较后,林晓霞选了一个旧的写字楼,在三楼南侧租了两间屋子。办公楼离街边隔着两栋楼,周边商业氛围比较好,交通也很方便。主要是租金不贵,适合做为过渡时期的办公地点。

租下了办公场地,林晓霞开始联系装修,虽然不用大的改动,但粉刷墙壁,换个地板还是要的。

施工队装修时,林晓霞怕工人偷工减料,亲自盯着,要忙别的事时,就请父母有时间来帮忙看着。

比起租房装修更麻烦的,是办理公司注册的相关证照。要先办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然后去向当地民航管理部门,申请代理资格。本来跑工商办执照,可以找中介代理,但林晓霞为了省钱,自己去办理,好在工商局里有一个熟人,这省了她不少冤枉路。

眼着装修就要完工了,接下来,要买办公家具和电脑,还要着手招人。忙得林晓霞脚打后脑勺,有时回到家粘床就睡着了,连外套都没来得及换。

林晓霞很早就想着找帮手,她联系到了读中专时的同学小雷。听到林晓霞回成都开办分公司,小雷愿意跟她一起工作,但是辞职需要时间,起码要半个月时间。

等小雷正式报到后,有了她的协助,再后来又招到两个人,林晓霞这才轻松了许多。

前前后后,忙了三个多月,成都分公司终于就要开张了。这是鑫时代第一家跨省的分公司,意义重大,崔向东要在开业那天,来成都给分公司打气。

开业的前一天,林晓霞请分公司的同事们一起聚餐吃火锅。

成都一到晚上,各种火锅店里面早已挤满了人,欢乐的人们把酒杯举过头顶,火锅的香气升腾起来,弥漫了整条街道。

红红火火的火锅涮起来,林晓霞举起红罐王老吉,为大家辛苦的付出,也为即将到来的收获干杯。

开业的那天,天上挂着几朵悠闲的云,不温不火的太阳,正是秋高气爽,丰收的时节。

分公司开业,一切从简,林晓霞让人将门口的公司招牌蒙上红布。办公室内,特意摆了好几盆绿色植物,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气氛。

上午10点多,林晓霞去机场把崔向东和庄正,接回了分公司。崔向东揭开了公司招牌上的红布,宣布成都分公司正式成立。

然后,崔向东向大家说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话。让成都分公司员工更最开心的是,收到了崔向东的开工红包,每人100元。

开业仪式结束,崔向东就带着庄正,去拜访成都的同行和航空公司。

下午下班后,林晓霞领着崔向东和庄正回家。见到崔向东,林晓霞的妈妈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姐弟俩有三年没见面了。俩人坐在一起聊起往事,崔向东也很感慨,眼角泛起泪光。

庄正去厨房帮林晓霞爸爸的忙,林晓霞看得出来,他爸妈对庄正有好感。妈妈当崔向东的面,问林晓霞和庄正的关系,得知只是关系很好的同事时,一副遗憾的表情。

晚饭很快上桌,大家开始吃饭,林晓霞爸爸提出喝点酒。崔向东不能多喝,于是,庄正陪林晓霞爸爸喝。他俩喝的是白酒,喝到最后,竟然相互称兄道弟起来,让林晓霞哭笑不得。

庄正醉了,他说自己醉了八成,林晓霞猜他八成是醉了,看他走路歪歪扭扭就知道了。

林晓霞叫了辆出租车,把崔向东和庄正送回了酒店。

第二天一早,林晓霞去酒店,叫醒了庄正,要带着他去吃早餐。来成都前,庄正跟林晓霞说过,要林晓霞带他品尝成都的美食。可庄正和崔向东,已经订了下午回羊城的飞机票。

林晓霞带庄正去吃十二桥包子。庄正一听是包子,就摇头,羊城也有包子,大老远过来吃包子,也太敷衍他了。

此包子非彼包子,林晓霞学着庄正的口吻,这里面大有文章。

十二桥包子用的是老面发酵法,包子真材实料,皮薄馅多,深得老成都人厚爱。老面是很古老的方法,是用上次发酵的面做菌种发酵的面。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面食质地细腻,香醇可口,不同于一般发酵的面食。

“最好的美食,是时间到了,自然就成了。”林晓霞说,“早上要是能吃上这么一口美味,包你元气满满一整天。”

听了林晓霞的介绍,又闻着包子热气腾腾的香味,庄正拿起一个包子,张口咬了一口。嘴里嚼着包子,庄正不住地点头,接着又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包子里的汁流到手上,庄正直接用嘴吸掉。

林晓霞被庄正的样子逗笑了,她期待的效果达到了。

庄正很快吃完一个包子,还想再吃一个,林晓霞告诉他,留点胃口,后面还有好吃的。

他俩接着又吃了肥肠粉、豆粉儿、甚至还吃了夫妻肺片。

庄正吃夫妻肺片时,不停擤鼻涕,面前的纸巾一大把,还是连呼过瘾。吃完了早餐,庄正觉得不过瘾,他让林晓霞下次再带他去吃。

林晓霞说,下次带他到春熙路看美女,带他去吃正宗的夫妻肺片。

崔向东和庄正回羊城了。林晓霞之后的生活像泡在豆浆里的油条,绵软厚实,翻来覆去,回味悠长。

成都可以感受四季的变化,不像羊城似乎只有一个季节,日子总是在紧凑和忙碌中度过。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成都人的性格,每个人的脸上写着从容,有意或无意地把生活的节奏调慢了。林晓霞很享受这样的慢生活,闲散不失细致,即使是工作很忙的时候,她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尤其在休息日,林晓霞在清晨的鸟叫声中醒来,从容的穿着衣服,脑子却想着找一个有太阳的地方,继续看那本。然后和哪个闺蜜一起去逛逛街,再看上一场电影,晚上约几个朋友去吃宵夜。

都说同事之间不能有太多的友谊,但在林晓霞看来,这条职场潜规则在成都分公司,是不存在的。

同事小雷,也是林晓霞的闺蜜。小雷在公司负责订票,出票的工作。她个子娇小可爱,性格直爽,嘴巴很会说话,非常讨人喜欢。

成都女孩的性格,泼辣,但又含蓄,就像麻辣火锅,看起来辣,吃起来更辣。说这话的是杨明,公司唯一的男性,广西人,23岁,比林晓霞小两岁。

杨明也能订票和出票,兼做送票收款的工作。他是个慢性子,一口广西普通话口音,经常被小雷逗得话都说不利索。

财务张姐,是老邻居家的亲戚,42岁,之前在一家国企单位上班,后来下岗。除了做财务上的事,张姐还要兼做行政方面的工作。

在公司管理上,林晓霞分工明确、奖罚分明。她把同事的关系营造成一个家庭氛围,大家即是同事,又是兄弟姐妹,但又不失原则和底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