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德礼要砍柿子树

李正龙的儿子李德礼要砍柿子树。

李正太、李正弟和李正龙是同祖的堂兄弟,他们三人的曾祖父是亲兄弟。

李正龙的父亲有五兄弟,这五兄弟在那个时代就被李家坪的人称为恶人。五兄弟胡作非为,为非作歹,是李家坪的五只老虎。五兄弟的所作所为,至今仍是李家坪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李正龙也是五兄弟,五兄弟的父辈对其他李姓人还有所顾及有所收敛,但在对李正太和李正弟两家人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是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因为其他的李姓人弟兄多人多势众,李正龙的父亲李成坤和他的弟兄们占不到多少便宜就有所收敛,而李正太的父亲李成前和李正弟的父亲李成书弟兄少,又加上人生得本分老实,就成了李成坤和他的兄弟们欺侮的对象。

十九世纪末期,有一天,李正太的爷爷李华伦赶破石的时候,在回来的路上捡拾了一个烂柿子,他就将柿子的种子种在自己的房子后面,精心管理,种子终于发芽,而且成活了四株。

李华伦老汉把这四株柿子树幼苗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当时李家人还嘲笑他,尤其是李正龙的爷爷李华志更是鄙视李华伦,说:“李华伦,你那柿子树都能结果的话,长滩河的水都会倒流。”

李华伦也不管李华志怎么挖苦他嘲笑他,仍然尽心尽力的维护柿子树幼苗。

几年后,柿子树开始挂果了。李华志一家人眼红了,每当柿子成熟后,李华志的五个儿子不是偷就是抢,总要搞点破坏。李华伦老汉没有办法只好忍气吞声,让李华志的五个儿子糟蹋。

李正太的父亲李成前成人后,虽然想看护好自家的柿子树,但奈何自己弟兄少势单力薄斗不过李成坤五兄弟,也只好忍气吞声。

李正太长大后,李正龙几兄弟要来偷柿子,李正太就不干了,总要和李正龙理论理论,从这时候开始,两家的矛盾也就更深了。两家人有时候会动手动脚闹到族长那里,族长本来对李成坤的儿子就不感冒,借此机会就会狠狠的批评一下李成坤和他的儿子,这样一来两家人更是水火不容,两家人的矛盾一直传到“志”字辈。

新政府建立后,两家人的矛盾虽然没有像旧社会那么明显,但两家人始终心照不宣,互相在防备着。特别是五十年代“土改”时期,李正龙利用自己当权的机会,狠狠的报复了李正太一家人,使李正太一家人受了不少的罪,吃了不少的苦。尤其是李正龙的六个子女掌权那几年,李正太的后人没有少受罪少吃苦。

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变了,李正太的后人日子好过了,他的后人有好几个大学生,在各级政府机关工作的也有好几个,这就更引起了李正龙后人的嫉妒和不满,尤其是农村青壮年出去打工后,生产队选不出合适的队长,只能是矮子里面选将军,李正龙的小孙子、五儿子李德信的小儿子李志新当生产队长。李志新当了生产队长后,出手报复李志木家里就能够理解了。

李正龙一家人与李正弟一家人的矛盾,是因为李正弟的爷爷李华中由于有祖传的榨油技术,家里的日子就比其他人的日子好一些,这就引起了李正龙的爷爷李成坤的父亲李华志的嫉妒,李华志总要想方设法整一整李正弟的爷爷李华中一家人,但始终没有得逞。李华志死后,李成坤五兄弟又继承了父亲李华志的衣钵,继续对待李华中的儿子李成书。

一次,李正弟的父亲李成书赶江陵卖油回家,在长滩河边被李成坤五兄弟打昏,抢走身上的十两银子后,又给李成书身上绑上大石头将其推进长滩河里。

李正弟的父亲李成书就这样留下妻子和两儿一女悄无声息的消失了。李正弟的母亲李陈氏和他父亲的兄弟,李正弟的幺爸李成道知道是李成坤和他的兄弟们干的,但就是没有办法找他们算账,只有忍气吞声。

李正龙的父亲李成坤五兄弟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后,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想要霸占李正弟的母亲李陈氏。

李正弟的幺爸李成道知道嫂嫂李陈氏的日子艰难,就对李陈氏说:“嫂嫂,李成坤几兄弟是想把你们往绝路上逼,而且是想把哥哥的后人斩尽杀绝。我有个想法,一是嫂嫂你远走他乡,把侄儿侄女留给我来养,二是……”

李正弟的母亲李陈氏不等李成道说完,就流着泪说:“兄弟,我是不会丢下你哥哥的骨肉走的,我就是死,我也要我们母子四人死在一起!”

李正弟的母亲李陈氏哭着抹了一把泪,说:“他幺爸,你还有一个办法是什么办法呢?你还没有说呢?”

李成道不好意思的说:“嫂嫂,我这个办法说了后,你不要怪我当兄弟的无理啊!”

“兄弟,我们一家人都到了这种地步了,我还怎么怪你无理呢?你快说!是个什么办法?只要是能让我们母子四人都活下来,什么办法都行!”

“嫂嫂,李成坤几个恶人主要是想要你这个人,既然是这样……”

李正弟的幺爸李成道的话还没有说完,他母亲李陈氏就一下打断道:“他幺爸,我就是死,我也不会跟着那些恶人的!”

李正弟的母亲李陈氏心想,我与其去跟着恶人当小老婆,我还不如跟你这个小叔子过日子,也强过跟恶人在一起。李正弟的母亲李陈氏只是在心里这样想,她并没有说出来。

李正弟的幺爸李成道连忙说:“嫂嫂,我不是要你去跟着那几个恶人,我是想……”

李正弟的母亲李陈氏不解的看着李成道,说:“那你幺爸要我跟着哪个呢?”

“嫂嫂,你如果不觉得委屈的话,你就干脆跟着我过日子吧!”李成道鼓起勇气终于说出来了。

李正弟的母亲李陈氏想都没有想一下,就一下接过来,说:“好!要得!我就跟着你过日子,可他们幺妈是个什么态度呢?”

“嫂嫂,他们幺妈觉得你们母子四人可怜,她同意你跟着我们一块过日子。”

“好!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他幺爸,为了防止那几个恶人做怪,我们还是通知一下族长,我们大张旗鼓的办一下,不然的话他们是要捣乱的!”

李正弟的幺爸李成道就按照李陈氏说的先找了族长。

李成道对族长李华仁说:“族长幺爸,我家嫂嫂李陈氏现在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三个小孩过日子很艰难,其他人又老是想欺侮嫂嫂,总想占嫂嫂的便宜,我家嫂嫂想”

李成道的话还没有说完,族长李华仁就一下打断道:“成道,我清楚你嫂嫂李陈氏的处境,李成坤几兄弟早就在打你嫂嫂的主意了,我的想法是”

族长李华仁说到这里停下了,他紧紧的盯着李成道。

李成道不知道族长李华仁是什么意思,他愣愣的看着族长李华仁,心说,难道族长也在打嫂嫂的主意?

过了一阵,族长李华仁看着李成道笑了笑,说:“成道,我来当个媒人如何?”

李成道不解族长李华仁之意,惊诧的看着族长,说:“族长幺爸,你来当媒人?”

“是啊!成道,我当媒人行不行?”

“族长幺爸,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没有弄明白?”李成道惶恐的看着族长李华仁,难道族长李华仁真的在打嫂嫂李陈氏的主意?可嫂嫂明明是李华仁妻子的远房侄女呀?

李华仁叹息了一声,说:“成道,我早就看出李成坤几兄弟没有安好心,为了使你嫂嫂免遭他们的毒手,我的想法是你就把你嫂嫂一下统起来过日子,这样你的侄儿侄女不但有了依靠,你嫂嫂李陈氏也不会遭李成坤几兄弟的欺侮,你觉得怎么样?”

李成道本想给族长李华仁说自己就是为这事来找他的,但李成道没有像这样说。李成道对族长李华仁说:“族长幺爸,这样做我们族里人会不会说闲话啊?”

“成道,你怕什么吗?我是族长,我在做媒,我做的媒哪个敢说什么呢?”李华仁说后很硬气的看着李成道。

“族长幺爸,万一李成坤他们几个人找你说多话呢?”李成道故意这样说,他想试探试探李华仁。

李华仁站起来把腰杆一挺,说:“成道,我量他们也不敢说什么!我们族里还没有找他们说多话就已经不错了,他们还敢来找我说多话?”

“那就多谢族长幺爸了!”李成道有所不知他的哥哥李成书死后,李成坤就去找过族长李华仁。李成坤担心族里追查李成书的死因就给族长李华仁送了二两银子,这样族长李华仁既没有报官也没有追查李成书的死因。

李成坤本想把李成道的嫂嫂李陈氏纳娶了的,李成坤就去找族长李华仁,他想族长李华仁出面当媒人。

李成坤对族长李华仁说:“华仁叔,李成书已经死了,他的女人李陈氏一个人带着三个娃娃过日子很艰难,我想帮助她们孤儿寡母。”

李成坤说到这里不自然的笑了笑,说:“我想请华仁叔保媒,请您老人家当给媒人,把李陈氏说给我。”

李成坤说着掏出一两银子递给族长李华仁。

李华仁一边收银子一边笑着说:“好说好说!”

李华仁本想一口就包下来的,但他考虑到李陈氏是个烈性子,他得先问问李陈氏。

李华仁就对李成坤说:“成坤啊!你这好事不在忙上,你让我先问问李陈氏她是个什么态度,我问了后才好回你的话。”

“华仁叔,那是应该的,我等着华仁叔的好消息!”

李华仁回家给夫人李陈氏说:“夫人,李成坤想纳娶你的侄女,你看这事情怎么办?”

李华仁本想让自己的夫人大李陈氏出面去做媒的,结果弄巧成拙。

李成书的妻子小李陈氏是族长李华仁的妻子大李陈氏远房的侄女,族长李华仁的夫人大李陈氏是有名的“母夜叉”。

别看李华仁是个族长,在外面威风八面,可在家里他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下的。一是李华仁这个族长是李陈氏娘家的哥哥帮忙才当上的,她哥哥是绥定府里的大官,乡长保长都得畏惧三分。二是李华仁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是夫人李陈氏做主,一切都是李陈氏在安排,李陈氏不同意的事情李华仁是不敢答应的。

李华仁把李成坤想纳娶小李陈氏的话说后,就静静的观察着母夜叉的表情。

母夜叉把眼一翻,瞪着眼睛对李华仁说:“你要是敢把我侄女让李成坤纳娶了的话,我就宰了你!”

族长李华仁惊恐的看着母夜叉,说:“那怎么办呢?你侄女还年轻,总不能这样过一辈子啊?再说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娃娃又怎么过日子?”

母夜叉把眼睛一瞪,气呼呼的说:“你既然要做好事,你就去做媒,把我侄女说给她小叔子李成道,这样我侄女不但有了依靠,而且她的三个娃娃也有了照应,李成坤也没有办法欺侮我侄女了。”

族长李华仁只好推掉李成坤,转而给李成道做媒。

李正弟的母亲李陈氏由于有族长李华仁做媒,李成坤几弟兄只能在心里恨族长李华仁,可他们又拿族长李华仁没有办法。

李成道选了一个好日子,大张旗鼓的把李正弟的母亲李陈氏娶进屋,这就堵住了李成坤几兄弟的嘴,同时,也和李成坤几弟兄的矛盾更深了。

李成坤几弟兄可能是上天在惩罚他们,几兄弟都过早的离开了人世间。李成坤的大兄弟李成陆过年吃米豆腐,被米豆腐噎住死了。二兄弟李成年在田里耕田时,耕牛突然发疯被牛顶死了。三兄弟李成旗在河里洗澡时淹死了。小兄弟李成典六月间走路,路过一棵大松树时,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声惊雷过后大松树倒下了,把正在树下躲雨的李成典砸死了。两年多的时间就走了四人,只剩下了李正龙的父亲李成坤一个人。

这李成坤也很奇葩,竟然将四兄弟留下来的女人都收归己有,但他也没有活多大的岁数,不到四十岁得了怪病,不久也一命呜呼了。

李成坤临死之前对李正龙说:“儿子,我们这个家现在成了这个样子,都是李正太的爷爷和李正弟的爷爷做了什么法事,下了什么咒语才导致我们这个家衰败的,你一定要报仇雪恨啊!”

李成坤的话在李正龙的心里深深的扎下了根。

可李正龙虽然叫龙,可他天生就是一个病秧子,根本无力与李正太和李正弟两家人斗,尽管李正龙有五兄弟,但要和其他人斗,李正龙五兄弟也是没有把握的。

李正龙由于受其家庭的影响,为人不地道,且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在李家坪是一个非常讨厌的人。

李正龙由于有这些习性,二十五六岁都没有成家。

一九三二年,大巴山里来了一支新军队,这支军队是替穷苦人家说话的,这支军队所到之处是一副新气象。

这天,李正龙在石桥镇贩卖耕牛时遇上了新军队,他由于是个牛贩子能说会道,新军队就派他回来闹革命,并委任他为农民协会的主席。

这下李正龙一步登天,成了李家坪的头号人物,原来的保长、族长都得让着他。

李正龙首先要报复的人就是李正太和李正弟两家人,按照李正龙的想法他是要把这两家人斩尽杀绝。可新军队通过了解,并不是李正龙汇报的那样,新军队制止了李正龙滥杀无辜的做法,李正太和李正弟两家人才保住了性命。同时,新军队把李正龙的农会主席也拿下了。

但李正龙并不是一无所获,他在万源罗文坝斗地主时,救了地主的小女儿,这个地主女儿为了活命,就嫁给了大她十多岁的李正龙,这样李正龙才正始成家。

这个女人叫罗才女,她从十六岁跟着李正龙,一连给李正龙生了五个儿子,分别叫礼、义、仁、智、信、坤,这六个儿子后来也成了李家坪的六只老虎。

一九五0年初,大巴山区新政府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时,李正龙当了贫协主席,在他的运作下,李正太被评为富农或分,李正弟被评为地主成分。

从这时候开始,李正太和李正弟两家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那个讲成分的年代,李正太和李正弟两家人的命运可想而知了。

李正龙虽然给六个儿子取名为礼义仁智信坤,但他们说的话做的事并不是什么礼义仁义了。

土改时,李家坪其他人都认为给李正太和李正弟的成分定得有点高,就发表了不同意见。

可李正龙把眼睛一瞪,气呼呼的说:“你们觉得给他们定高了,那就把他们的成分拿下来,把你们的成分定高点?”

那些人慑于李正龙的淫威,只好任他所为。

李正龙的儿子还没有成人的时候,李正龙是村里掌权的人物之一,他想怎么收拾李正太和李正弟就怎么收拾。如果这两个人稍有不满的表示,李正龙就把二人拉去开批斗会,雨天让两个人站在雨里,夏天站在太阳下暴晒。

李正太和李正弟那时候都是六十岁左右的人了,哪能长期经受住李正龙的折磨,一年之内两人相继去世了,这才逃脱了李正龙的折磨。

李正太和李正弟死后,李正龙又把矛头对准了两个人的子女。

李正太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李德明和两个女儿李德芬、李德芳三兄妹是在土改之前成的家,李正龙没有办法使坏。可小儿子李德中却遭了殃,成家立业受到百般刁难。好在有个明白事理的女子杨紫苏冲破李正龙的层层阻拦,毅然决然的嫁给了李德中,她给李德中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李志木就是他们的大儿子。

李正弟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由于成分问题,只有大儿子李德成逃脱了李正龙的捣乱成了家,小儿子李德纪和两个女儿只有远走高飞才逃脱了李正龙的欺负。

李德成的女人叫郭玉兰,她给李德成生了五个女儿,李志梅就是他们的大女儿。

李正太和李正弟去世后,李正龙就把矛头对准他俩的子女,可不久李正龙也一命呜呼了。

李正龙虽然死了,但他的六个儿子,李家坪的六只老虎,却继承了李正龙整人害人的传统,甚至变本加厉过之而无不及。

李正龙的大儿子李德礼,开始是生产队的队长,后来当了李家坪大队的支部书记,成了李家坪大队的“皇帝”。

李德礼的年龄比李德中要小一些,平时见到李德中左一个“德中哥”,右一个“德中老哥”,把李德中叫得合不拢嘴。李德中高兴得恨不得把自己的裤子脱下来给李德礼穿。

李德中认为祖辈的恩怨情仇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新社会就不要再记住过去那些事了。李德中这样一想,不但把李德礼当成干部当成领导在看待,而且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在对待,每年柿子成熟后,李德中总是把最好的最大的柿子先给李德礼送去,甚至家里的柿子李德礼一家人要吃多半。

李德中以为自己这样对待李德礼,李德礼就不会难为他了。可李德中却大错特错。李德礼不但没有对李德中给予关照,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对待李德中。

上个世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也是李德礼正红火的时候,他带人将李德中家里的柿子树砍了。

李德中央求道:“德礼兄弟,你是生产队的领导,我们这些柿子树是从祖上留下来的,既没有占队里的田,也没有占生产队里的地,更没有挡着什么人的道,你为什么要砍了呢?”

“李德中,我可告诉你,你这些柿子树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凡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必须砍掉!”

李德礼本想砍李德中房子旁边的那棵百年老树的,李德中下跪求情道:“德礼兄弟,你是领导干部,其它的树你都砍了,这棵树是老祖宗栽下的,你无论如何得留下啊!”

李德中的哀求不管用,李德礼非要砍。

就在僵持中,李德中读初中的儿子李志木回来了,他的一席话一个动作才改变了李德礼砍这棵百年的老柿子树。

老柿子树虽然保住了,但李志木从此却和李德礼一家人结下了梁子,李志木后面的苦日子也就从那时候开始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