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树敌无数又何妨

"   “没想到你这小子居然还有这份心。”  他本以为朱尚邴这次与诸多文官作对,纯粹是为了断绝他的念头。  不曾想原来是为百姓鸣不平。  朱元璋不信这种诗只是为了对付几人随便作出,里面倾注着的无奈都藏在字里行间。  而现在最要紧的是……  他虽起了爱才之心,却并非不论公私之辈开口质问道。  “大胆朱尚邴,你可知罪。”  后者听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直接知罪。  这句话来得措不及防。  本来还想口头教育敲打他的朱元璋无话可说,站在旁边欲言又止。  “那你可知犯了何错?”  朱元璋只得再度开口质问,眼中满是无奈忍不住在心中腹诽。  与朱老二一个模样,不愧是他养大的。  闻言朱尚邴沉默片刻,思考了许久后才开口。  “孙儿不懂变通,直言冒犯了诸位大人。”  不当人子!  这些个文官气得肺都要炸了,但偏偏所说属实。  他们身上的东西,的确远超寻常百姓。  说句奢侈也不为过。  但……  方孝儒面无表情首当其冲站了出来,他对着朱元璋大呼。  “臣无愧于百姓。”  这句话朱尚邴并未反驳,方孝孺此人除了愚忠外,的确算得上不错。  可除了他,只有少数几个官员一同跪下说出那话。  其余人等看着脚上崭新的靴子,都不敢跪下。  朱元璋见此面色铁青,他就是平头百姓出身,怎会不理解这其中的参差,但亲眼目睹还是义愤填膺。  文官诸多,问心无愧者不过几十人。  他走到这群人跟前开口,气得胡子都快要竖起来。  “朕问你们何为父母官?”  “要你们爱民如子,视若己出,才是父母官。”  说罢指着其中一位大腹便便的文官,眼中的愤怒压抑不住。  “武将中,如你这般的不多,年前我见你还算健硕,寥寥几月,你个四品官哪来的银钱吃成这样?”  随后叫来几个侍卫,把他拖走。  看着不断惨叫的身影,朱元璋面色冷凝。  朱尚邴的那首诗,就像是耳光,打在官员脸上。  一诗敲打满朝官,当世也只此人能做到。  此间事了爷孙二人一齐进宫,早朝取消,而朱尚邴被朱元璋带到奉天殿内。  杜安道此刻已经离开,而毛骧顶替他的位置给两人上茶。  眼见茶水见底,朱尚邴面带笑容看向对面人选择主动出击。  “皇爷爷,孙儿出征前您曾说过取消与鹤庆候独女张婉之的婚约,不知何时下旨?”  这件事耽搁了许久,眼见着这块牛皮糖没甩掉,又来了另外一个。  这怎么能行!  本来已经遗忘此事的朱元璋被提醒后面色不佳,看向面露笑意的小狐狸,心中暗道不妙。  他原先没想过朱尚邴会大胜归来,本意是让其知难而退。…  谁知……  他要的就是让两位姑娘牵制住朱尚邴,让他心甘情愿留在应天府。  “那张家姑娘有何不好?”  朱元璋面露关切询问起来,这刻他仿佛成为寻常百姓家的长辈,伸手想要摸朱尚邴的脸。  但与之并不亲近的那位,并不吃这一套。  在大手即将落在面上时连忙避开,随后摇头面上尽是无奈。  “孙儿不想重蹈覆辙,不知皇爷爷可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当说完这句话时,他清楚看见朱元璋的脸一黑。  揭伤疤。  又是重蹈覆辙,又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这小子就差没有把朱樉的名字给爆出来,为了取消婚约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朱元璋没由来的心烦意乱,想着好歹都是清白人家的姑娘,模样标致哪个配不上?怎就挑三拣四不像样子。  但最后他还是选择妥协,将两个选择放在朱尚邴面前。  “张家姑娘与林家姑娘,你好歹选一个。”  无法两全其美也罢,文官武将二选一。  可怎奈何朱尚邴他跪地,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大殿内再度忤逆他的话。  “恕臣难以从命。”  原先以爷孙相称,如今却变成了君臣。  朱元璋是个暴脾气,哪能忍住提起刀就要走过去。  关键时候有道白影出挡在两人中间,否则此刻早已人头滚地。  是朱樉。  在他身后是姗姗来迟的杜安道,早就看出情形不妙所以他先去麟德殿把秦王请过来,防止出大事。  谁知两人都没休息,便撞上了。  见朱樉走来,朱元璋将刀抛向旁边,手抬起越过前者指向朱尚邴,语气中是滔天怒火。  “逆子,看看你给咱生的孽孙,像什么样子。”  寻常被指婚的皇子皇孙,哪个不是感恩戴德。  偏偏就有对父子,前者冷落圈禁原配正室。  后者更是抗旨不娶,胆大到了极点。  朱元璋本想着让自家老二出头,替他说几句话。  怎知……  朱樉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请求道。  “爹,请恕孩儿不孝,恳请您放过尚邴让他找寻心爱之人,儿子这生已经错过了,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这样。”  你这浓眉大眼的还搞叛变?  这算怎么回事,儿子孙子无法无天,他还没办法因为这件事打死他们。  朱元璋气得牙痒痒,但还是憋下心头怒火迟迟没有发作,耐心地开口解释。  “如果没有他们的话……”  没说完的话指向何方在场诸位都是人精,心知肚明。  文武百官,得罪淮西勋贵尚有回转余地,并非没有别的党羽可以依附,但那些文官如同疯狗,不啃块肉下来岂会善罢甘休。  在讽刺的时候,朱尚邴就已经想过今天。  而便宜老爹听闻卸下方才那紧张的神色,转而露出无奈的表情说道。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这点爹您应该比我还清楚,您为何不问朱尚邴的意见?”  事实如此,朱元璋的理由彻底被废了,他本想借题发挥,谁知父子不按套路出牌,如今他也骑虎难下。  怎料后者根本没有打算等他开口发问,他的笑容恣意像江湖儿郎。  对于那些隐藏的威胁,只是笑着说道。  “树敌无数,又何妨。”  少年郎,定比天高。  ……  卫国公府。  听到朱尚邴所做的诗,邓镇从椅子上滑下来头上的帽子都歪了。  他就称病告假一天,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仿佛错过了很多事。  居然作出那种诗,这可不仅仅是文官,怕是武官也会心存不爽。  “秦王怎么也不知道劝一下!”  他从地上爬起来就要往外走,但是被邓铭与邓铨拦住了。  二人就像门神一样,守在那不让他出去。  显然是已经知道自家兄长会做什么事,现下麟德殿可是风口浪尖,要是去了恐怕会殃及池鱼。  本来就没有权势的邓镇,去了也没用。  被小心眼的言官记住,说不定哪天还会来弹劾。  得不偿失。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