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只能吃萝卜

昏暗的大牢里,小和尚眼神空洞的看着门口,哭的泪花带雨,泪珠子不要钱似的往下掉,一抽一抽的啜泣着:  “小僧...就知道...”  “跟着...你绝没有好事儿”  “上来就撺掇人家造反...”  “槛送京师...小僧要被...砍头...啦”  “哭什么哭,看看你那点儿出息!”老和尚倒是淡定:  “做大事就不能惜身!”  “实话告诉你吧,为师早算准了这次定然没有性命之忧”  “无论燕王跟不跟老衲做买卖,他都不会...杀了老衲”  “可只要王气在燕这四个字传出去...”  “到那时,忠如周公又如何?”  小和尚惊惧的看着道衍:  “你这是逼他造反...”  道衍理直气壮:“就是逼他造反!”  又嘿嘿一笑:  “可为师又料定,燕王绝不敢让这件事传出去,所以我们并无性命之忧...”  他此来燕地,并不是纯粹为了进入燕府做燕王的幕僚,此计若是不成,他也丝毫不沮丧。  毕竟谋国乃是大事,他也有很多东西没有准备齐全,天下和朝中的时机也没有到。  唯一能做的,只有等,等时机一至,再图大举。  他此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看看燕王这个人:虽然有些稚嫩,但目光凝神,心性坚韧,独有王霸之气,他很满意。  想到这,扭头看了眼还在哭哭啼啼的徒弟,眉头微微一皱,没好气道:  “哭哭哭,就知道哭,为师还没死呐”  “走了”接着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从垫子上薅下一根稻草,往门口走去。  小和尚揉了揉泪水朦胧的双眼,惊讶的问道:  “你...你还会开锁?”  “大惊小怪,为师连路引都能自己画,这有什么稀奇的”  “行走江湖,技多不压身”  ......  桌案上一灯如豆,窗外的冷风吹过来,把火苗吹得猛地跳动了几下,像是歌姬站在灯台上跳舞。  映在俊朗的脸上明暗不定。  朱棣打了个寒颤,愣愣的拿着本书来回的翻看着,可心思却完全不在书上!  他想了

很多,想到父皇,想到母后,想到太子......  大哥对他极好,他没有理由,他也不敢,他内心明镜一般,有些方面...大哥比他们的爹还要狠毒。  他知道自己斗不过大哥,所以那个位置他从来没有考虑过。  他从来没有造反的打算,他也不喜欢打仗,他只想安安稳稳的做自己的燕王,将来再安安稳稳的把王位传到自己儿子手里。  可却备不住坏人别有用心的算计,癞蛤蟆爬脚面,膈应人。  ......  他已经坐在这一个时辰了,除了徐妙云端着水过来给他洗脚,他动都没动过,可是那两个今日来的和尚,直到现在也没想好要怎么处置。  说是要槛送京师,但是他也不得不仔细的思索送进京城之后,在政治上会带给自己的影响。  想了半晌,朱棣一拍大腿,一脸的苦涩:“可愁死本王了”  他不是那种精于算计的人,所以他决定不想了,一脑门子的压力变成了动力,他急切需要释放,迈步走进内堂:  “妙云...天色晚了...本王...”  走进内堂,发现自己的王妃衣衫整齐、云鬟雾鬓的端坐在床上,就那么平静的看着他。  朱棣歪了歪头,很奇怪:“看着干什么,还不快给本王更衣?”  “王爷知不知道,今日高炽又病了”  “这...唉!”朱棣叹了口气,突然想到什么似的:  “王妃,你看这燕王,他就是个打仗的王爷,这世子...胖...”  徐妙云还是一脸的平静:“王爷究竟想要说什么”  “嘿嘿嘿”看着徐妙云的神情,朱棣不由得讪笑一声:  “本王没说什么...没说什么!”  接着像是想起来什么,赌气一般:  “明儿个让他少吃点儿,不准吃肉,每顿饭只能吃萝卜...”  徐妙云柳眉一竖:  “王爷究竟有没有在听我说?”  “我说高炽病了!”  朱棣直接上前抱住了徐妙云,在徐妙云的脸上啃了一口:  “好好好,病了吃萝卜,让为夫香一口,快来服侍为夫更衣!”  徐妙云快要翻脸的时

候,外边传来几声杂乱的步伐,在门口急促的喊着:  “王爷!王爷!王爷!”  “睡下了吗?请王爷速速起身!”  这是朱棣亲自定下的规矩,晓逾诸将不论是何时何地,有了任何的紧急事务,都要第一时间报与自己知道。  “这都是要干什么!”朱棣整了整衣服,暗骂一句,但是他知道,一定是出事了,公私要分明,急忙向门走出去,目光肃穆的看着丘福:  “发生了何事?”  “王爷,今儿个监押的那两个和尚,自己打开牢门,杀死看守跑啦!”  “哎呀我草!”朱棣都快疯了,直接爆了粗口:  “都是干什么吃的,连两个人都看不住?”  丘福脸上无光,他是燕王府的中护卫千户,燕王府的安全都归他管:  可谁能想到那大和尚能自己开锁,还一手的功夫,牢里二十几个人也没能拿的住他...早知道就调一批军弩过去了!  丘福就这么安慰着自己,又有些讪讪的解释:  “末将无能...请王爷速速下令全城戒严,关闭城防,挨家挨户缉拿...”  “嗯?”朱棣有些犹疑,暗暗思忖了一下:  “跑了就跑了吧,不用追了,晓俞下去,让大伙儿嘴严实点儿!”  “这...末将遵令”  ......  翌日一早,一大批官员在宫殿门口求见,乌泱乌泱十几个人把勤政殿的门口堵的严严实实,这些都是昨儿个接到旨意升官的人。  圣旨是昨个接到的,今儿个赶来谢恩,还有一部分不在京中的人不在此列。  山东左布政使卢友常、河南左布政使刑浩、四川左布政使齐瞻、右参政宣彦、北平布政使左参政郭思齐、右参政许允恭、广东右布政使金良佐还有云南大理府教授单仲佑。  如今的大明的巡抚和总督不设常职,民政上布政使已经到了头,所以光外边站的这些人就涵盖了大明数省的一把手和二把手。  这些人有头发花白的老儒,也有正当壮年的汉子。  这次的人员很复杂,老爷子和朱标来回商量了好几天才敲定了下来。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