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怎么得了啊

第六十三章  正在宫里吃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应天府的大街上也走过来一大一小两个和尚。  小和尚可怜兮兮:“师傅,我饿了!”  “真能吃!”大和尚叹了口气,无可奈何的翻了翻眼睛:  “找个地儿,化缘吧!”  ......  走了半天,大和尚突然眼睛一亮。  “阿弥陀佛!就是这!这位施主与我佛有缘!”大和尚一脸的笑意,带着小和尚来到一个面摊前边站住脚。  这个面摊是个女人开的,女人好忽悠,再一个老僧这么多年也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但这位女人的胸怀尺寸也十分少见,既然撞上了就得多瞅两眼:  “老僧与小徒远道而来,囊中羞涩,不得已化顿斋饭果腹充饥。”  “老僧愿日夜为施主诵经祈福,我佛如来亦会保佑施主多财多寿!”  身后的小沙弥羞愧的挡着脸:这老和尚到哪都是这一套说辞。  面摊的老板娘抬头一看:“嗬,面相好凶的和尚!”  “要真是正经和尚,一碗面也不是不能给,但是这个和尚眼睛直勾勾的瞅着自己的胸脯,怕不是什么好东西!”  回了回神儿,这会儿已经过了吃饭的时辰,老板娘倒是不忙,就想着教训一番这个不知礼的和尚,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大和尚,我摆个面摊也是凭力气吃饭的,你就硬要啊?”  和尚还是一脸的淡定:“请施主吩咐!”  谁知道女子拿起一个洪武通宝直接扔进了滚烫的煮锅:“拿出来,就是你的!”  “阿弥陀佛”老和尚正要施展手段,好好镇住这个面摊的姑娘,可是一看见在锅里被滚水不停翻腾的洪武通宝,脸色大变,像是见了鬼一样!一直喃喃自语: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呢?”  说完犹自不信邪,当场把身上所有算卦的物件都掏了出来,龟甲、八卦、铜钱不要钱似的往外拿。  不过他一个和尚拿着道家的东西看着倒是十分稀奇,引得路人纷纷围观。  等他一件一件的算过之后,颓然的一屁股坐到地上,嘴巴翕动着说不出话,眼神中带着歇斯底里的疯狂。  面摊老板娘害怕他是疯

子,急忙递过来两碗素面,他也浑然不在意。  心里不住的叨念着:  “怎么会延后....国丧怎么可能延后.....怎么可能延后!”  “贫僧机关算尽,奈何不敌天意,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  “哈哈哈....”想到这,大和尚仰天长啸。  ......  大和尚看着八卦倒映自己的面容,苦笑一声,暗暗盯得出神:  “苦练屠龙技,奈何天下无龙!”  “年近半百,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时也运也命也,奈何奈何!”  “还是回少林寺当自己的掌院吧,只是...实在不甘自己一身的才华!”  躺在大街被太阳烤的滚烫的路面,大和尚眼神中没有一丝生气儿,喃喃自语:  “夫子,你错了,贫僧也错了!都错了....”  “师傅!”小和尚看着五城兵马司巡城的兵丁已经注意到这里,只能硬着头皮,有些胆小的拉着他的袖子说道:  “你怎么了?快起来呀!巡城的兵丁已经过来了!”  “不起,老僧就....  大和尚霍然起身:“你说什么?”  “徒儿说巡城的兵丁过来啦”  “上一句!”大和尚逼近小和尚,身上的气势迫人。  小和尚都快吓哭了:“徒儿说..徒..起来呀!”  老和尚原地踱步:“起来?起来?......”  “哈哈哈哈!”大和尚突然疯狂的大笑起来:  “对对对,起来...起来”  “老衲学佛学道一生,奈何还没有你个小沙弥看的透...”  “说得对,老僧怎么能放弃呢?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就算是争,老和尚也得把那一线生机争到!”  大和尚低下头仔细的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勘测国运时候,西安和太原仿佛沉水,但北平似乎还有依稀的龙气。  “是了!”大和尚一定神儿,也不管徒弟,扭头就往城门走去:  “打道北平!”  “啊?”小和尚懵了,急忙在身后追赶:“师傅,你有去北平的关防路引吗?  “嗨!”大和尚不以为意:“再画一张!”  “什么?画!”小和尚惊呆了,赶忙压低了声音:  “难道...你这张也是画的

?”  ......  一直注意这边的兵丁这会儿愣住了,推推旁边的同伴:  “二蛋,你听明白他说什么了吗?”  旁边的那位气急败坏:  “娘的,你耳朵塞驴毛啦?那贼秃说自己的路引是画的!”  扭头看同伴还在愣神儿,一跺脚:  “还愣着干什么,追呀!”  .....  出了城,弄死两个追赶的兵丁之后,大和尚怎么也想不通:  “明明自己在少林寺,算到再过些时日就是皇后的丧期...国丧时自己当有一份机缘在此!  今日怎么一算,竟然延迟了数年之久。  ......  白天刮风,黑天下雨。  果不其然,今天下雨了。  临近傍晚时节,瓢泼似的大雨从天上倾下而来,街上、地里满是往家里跑的行人。  连天的雷声滚动不停,朱元璋也没有了批折子的心思,站在大殿门口,看着滂沱的大雨怔怔的出神!  朱雄英特别喜欢这种大雨,雨滴沁在黄土里有一种非常好闻的味道,会带给他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息。  默默走到朱元璋身边,有些开心:  “皇爷爷,您在看雨?应天府虽说梅雨季雨声不断,但是像这种大的雨也还是十分少见!”  “不!”朱元璋否认了朱雄英,颇有些惆怅:  “咱在想!”  “在想秋收的时候还没有到,这连天的大雨,万一影响了大伙儿的收成,官府应该怎么救济!”  接着,直接弯腰抱起了朱雄英,指着地上的宫砖被雨滴砸起来的痕迹,略带几分教导:  “大孙你看,这场雨时间不会短,连阴泡都起来了!咱估摸着最少得下个三四天!”  “应天府尚且如此,怕是河南山东一带更为严重,万一黄河决堤,两岸的百姓又该受灾了!”  “庄稼户一年到头的收成泡汤了可怎么得了啊!”  “唉!难呐!”  说着,又看向怀里的朱雄英,十分严肃的说道:  “大孙,你记住,以后百姓们的事儿是天大的事儿”  “等你将来当了皇上,一定得以天下的百姓为重”  面带期翼的看着朱雄英:  “你能答应皇爷爷不?”  “是,孙儿记住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