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什么脾气

几位侯爷又是一哆嗦:“臣等不敢...”  “哼哼...”朱元璋冷笑一声接着说道:  “告诉你们吧!你们刚做这腌臜事儿那会儿咱就知道了,可咱为什么不办你们?是谁?”  说着一指朱标:  “是你们的太子爷!”  “是他跟咱说,说老军侯们征战一辈子,也跟了咱一辈子,不容易!”  “说你们什么置点儿产业,为儿孙们谋福无可厚非,是人之常情”  “还要咱给你们恩典,要体贴你们、爱护你们,要什么君臣一心,传为佳话”  说着又是一声暴喝:  “都是狗粪!”  “你们他娘的懂什么是佳话?长那雅骨了吗?”  “煮不熟熬不烂的东西!但凡是要点儿脸,也不至于让咱指着鼻子尖儿的骂娘!”  “咱是看你们都跟咱半辈子了,给你们那张老脸上贴金呐,要是这事儿捅咕到金銮殿上,那些文官非扒了你们的皮!”  一群侯爷个个苦着脸,跪在地上冲朱标施了一礼:“臣等多谢太子殿下”  “甭谢他!”朱元璋一摆手:  “要不是他,哪能有这么多的糟烂事儿!”  “要不是他,咱早就脱了你们的裤子,打一百棍子,不比咱费唾沫让你们长记性?”  朱元璋骂了半天,也有些累着,这会儿正坐在椅子上喝茶,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安静的一根针掉下都可以听见。  现在已经是秋天的季节了,可一群老杀才脸上的汗水不住的顺着脸颊流下,滴落到大殿的金砖上,可他们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擦。  过了良久,朱元璋把茶杯放下,扭头对他们下了最后通牒:  “强占了百姓的田全部退回去,犯事的家丁全部处死”  “至于你们,都卸了军职,滚回家反省”  “记得给自己套个笼头,紧紧缰绳,省的得意忘形了再撒欢儿”  “臣等叩谢天恩...”  “都滚吧”  众位侯爵面面相觑,迟疑着拱手:  “臣等告退...”  朱元璋头也没抬,只顾着扒拉茶盏里头的茶叶:  “咱再周济你们一回,记住了,是最后一回!”  朱雄英看的瞠目结舌:  谁有老爷子

这么大的魄力?数落这一群手持重兵、桀骜不驯的兵头儿跟数落孙子一样,呸呸呸...跟数落儿子一样...  看人群都陆陆续续的走出了大殿,朱元璋舒坦的靠在椅子上,喘了一口粗气:  “可累死咱了,这帮王八羔子...”  听见朱元璋喊累,朱雄英默默走到身后给他按着肩膀。  “呵呵...还是咱大孙贴心...”朱元璋笑了两声,回手按住朱雄英的小手,拉到自己面前:  “呵呵,那些个杀才,长的一个比一个丑,一个赛一个的寒颤,贴在门上能辟邪!”  “今儿个可让他们的丑样子吓坏了吧?呵呵呵...”  “孙儿不怕”朱雄英正色道:  “孙儿是立志将来要超过皇爷爷的人,怎么能让他们给吓着!”  “哈哈哈”朱元璋大声的笑着,扭头看着朱标:  “好,咱大孙有心气儿!”  “那你得好好给咱说说,将来你要咋超过咱?”  朱元璋很开心,他最怕大明宗室尤其太子一脉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儿孙们有志向是好事儿,不怕干错,但起码要敢想敢干!  朱雄英沉思片刻说道:  “孙儿首先要修书!”  “把全天下的书都集中在一起,凡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全部修成一部书!”  “孙儿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洪武大典!”  “以此要让天下间好好看一看,洪武皇帝不仅仅是个马上皇帝,同样也是个博古通今、文学也极于大成的皇帝”  “并且他教导出来的孙子也是个懂礼仪、文才兼备、尊师重道的好孙子!”  “哈哈哈...”朱元璋笑得合不拢嘴:  “好,咱大孙有心劲儿!”  “呃...”朱雄英又沉吟一声,微带小心点瞥了朱标一眼:  “还有...皇爷爷,您立的那些不征之国能不能消了呀...万一将来孙儿想揍他们...”  “他们都是些边疆小邦,纵观史书,我中华强大时,他们就当起夹尾巴狗,又是求册封,又是求朝贡,可中华一衰落,他们就像野狗一

般上赶着啃骨头!”  “嗯?”朱标的眉毛立马竖了起来:  “你是要当隋炀帝吗?”  朱雄英小心的瞥了他一眼:  真是不讲道理,你可是支持北征的,北征就不是打仗了?咋到我这就成了隋炀帝了...  “孩子嘛,说两句咋了?”朱元璋略带不快的瞪了他一眼,又扭头对朱雄英教导道:  “大孙,这打仗可不是儿戏,是要死人的,死的可都是大明的好儿郎”  “再者说打一场大仗,朝廷得厉兵秣马攒好久的粮草,这可都是老百姓汗珠子摔八半儿,一粒一粒攒出来的”  “咱呐...”朱元璋捋了捋胡子,才又接着说道:  “咱呐,水里火里一辈子,挣下这诺大的家业,就怕将来你们好大喜功,整天要打这个打那个的,所以咱才定了这个不征之国...”  “嗨,再说都他娘的一群蛮子,算的了什么...就像那东瀛人,站起来还没咱爷们鸟长...他们那的马还没咱这的狗大...”  “百姓们不容易呀”  “以后他们不招惹你,你也不准打他们,好好让老百姓过两年舒坦日子,能答应咱不?”  “是...孙儿遵旨”朱雄英面带沉思,过了好久才诚心的说到:  “古语云国之大好战者必亡,如今大明百废俱兴,孙儿应体察民生,让百姓食有粮,居有所,过上好日子,而不是着眼于边尔小邦”  “我大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只要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边尔小邦自会诚心来朝”  “是...孙儿思虑不周”  “对喽,就是这个理儿”朱元璋扭头看向朱标:  “呵呵呵,这孩子打小就是个聪明的!”  朱标也是面露赞赏,扭头对朱元璋抱拳道:  “全靠父皇栽培”  “哈哈哈,咱是他爷爷,不栽培他栽培谁?”  说着目光有些深邃的瞅着殿外:  “咱们的敌人,还是在草原上啊,咱琢磨着还得北征”  朱雄英看着老爷子,又抬头看了眼朱标,心里不住的撇嘴:  这爷俩什么脾气!自已一个个好战的不能行,偏偏到了我这,就开始民生疾苦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