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粮草不足

第15章 粮草不足

来人正是三大头领之一的潘临!只见他站在大帐口,扫视一圈,最后将目光锁定在马谡的身上,不知道这小白脸有什么本事,竟然骗得大王也要听从他的号令,“俺不同意大王刚才的话!”他刚走到帐外,正好听见凯晶的话,此时便对凯晶瓮声瓮气的说道!

祖郎对自己刚才心中的放松暗自吃惊,难道自己在潜意识里不希望潘临能有所收获吗?即使潘临是眼下他们几个人救命的希望!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祖郎无比的熟悉,凯晶和尤突浑然不顾潘临刚才的反对,反而迎上去对潘临进行了一番同样的问话,搞得潘临比他当时还要狼狈!到最后看潘临还是没反应过来,只好自己上前向潘临说明了其中的厉害!

潘临一下子就傻了,难道自己真的钻进埋伏圈了?好像他们几个没什么必要联合起来骗自己啊,何况他这次也是毫无收获,连中了吴军几次埋伏,还未走到会稽便提前撤回来了,白白损失了几千兵马,不过到了这种情况,也不由得他不信!“那俺们接下来要怎么办?”潘临反应了半天才问出这么一个问题来!

凯晶看着潘临投过来的目光,冷哼一声:“本王已经没有办法了,只好请了马先生来帮忙!”

潘临也想起刚才凯晶说的话来,看来这个年轻人是有了对付吴军的办法了,虽然潘临自恃勇猛,但也知道族中就凯晶和祖郎的办法最多,若是他都请了帮手了,那他更是要听从了!何况自己这次也败退了,哪里还敢再有什么意见,当下走到马谡面前一抱拳:“既然先生有了办法,那就按照先生说的来,俺是个粗人,请先生不要与俺一般见识!”

马谡见潘临是个性情中人,倒也十分欣赏,便起身说道:“在下正好缺少骑兵,潘临头领来的正是时候,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这里的三万吴军尚且奈何不了我等!”

大家虽然不知道马谡会有什么办法退敌,但看到他一个瘦弱的书生都有如此豪气,其他几个人心中也生出许多信心来!

山越军西边悬崖的山头上却是一处比较平坦的地面,四周树林茂密,从这里往下看去,山越军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山顶靠后的山腰中立着几个大帐,此时诸葛恪正在帐中与程表闲谈,山越军已经按照他的计划完全陷入重围,仗着地势,程武和朱桓守住了谷口,准备充分,就算山越军人数众多,在地势的限制下,也不怕他们冲出去,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等山越军内乱或者疲惫不堪的时候,便给他们沉痛一击,甚至有可能这些无路可去的山越军自己溃败!

“报!”正在这时,外面负责监事的亲兵进帐:“军师,山越军在造木筏!”

“哦?”诸葛恪眉头皱了一下,难道山越军不打算撤退了,一心要孤军深入?想到这里,他起身和程表向外走去,看看山越军究竟是什么打算!

却见山脚下的山越军已经各自分开,重新搭起无数军帐,在沿河一带,却有一部人马在赶制简易木筏,只是将三四个木桩简单的绑在一起,不过令他有些吃惊的是这些山越军居然分工十分明确,伐木的、搬运的、截取的、捆绑的,各自有序,这有点不像平时做什么都是一窝蜂的山越,不过就算他们做了木筏,只怕也是徒劳,诸葛恪看了半晌,心中冷笑!

“这些山越军,还真是不知死活,对面有太史亨带人把守,只怕他们这一番辛苦是要白费了!”程表在一旁笑道。

还未等程表脸上的笑容结束,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他有些差异,顿时将一脸笑意冻结,却见山越军将做好的木筏搬到山脚一箭之地,开始在地上挖沟,将半截木筏立起来埋进了土里,这条沟正是沿河挖过去的,这山越军是要在这里建筑大寨?程表有些怀疑自己的想法,扭头看了一眼身边的诸葛恪!

诸葛恪也是一脸吃惊,山越军这个举动可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照此看来,山越军是想解除后顾之忧,害怕吴军从背后偷袭,“看来这山越军还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笨呢!”诸葛恪沉吟道,也不知道是说给自己还是说给一旁的程表的!

“这山越军为何今日突然搭起大帐?难道他们的兵粮竟十分充足?”程表问道!

“非也!”诸葛恪嘴角噙着冷笑,不管山越军怎么折腾,只要守好山谷,便插翅难逃,他指着山越军堆积粮草的地方说道:“山越粮草最多也能使用半月,今又将另外两股贼军放了进来,只怕连半月都坚持不了,纵使贼军欲要坚守,粮草不足,也是难以相继!”

“不如让太史亨将军渡河劫粮?”程表看山越军的粮草靠近河岸,心中一动。他和诸葛恪所在的这个地方能够看到河对面太史亨的兵马,也能看到在山谷埋伏的程武、朱桓的兵马,都是依靠令旗来指挥调度,若是能将山越的粮草再烧掉,胜利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

“还是再等等吧!”诸葛恪虽然有些心动,但山越军有些反常的举动还是让他不敢妄动,毕竟只要有时间,他是稳赢的,也不必急于一时,若是因为性急出了差错,那可是悔之晚矣!

----------------------------

柴桑,在天幕的笼罩下像一个黑暗中蹲伏的野兽,城西的湖水拍打着礁石,在夜风中一下又一下的将浪涛扑倒岸边,似乎安抚着这座江边古城早早入睡!城墙上十几个稀疏的火把在江风中摇曳,守城的士兵机械的走动着,期盼换班的人赶紧到来,一会好去喝两杯热酒,再听听小曲!

“小六,快看,好像有人过来了!”南边城头上的王三看到远处有一群火光星星点点的正向这里靠近!

“嗳?”小六正想着一会换班后去给他上月刚刚结识的小桃红送什么东西,听到王三的呼声,揉了揉眼睛,果然也看到了远处的火光:“还真是,这么晚了,怎么还会有人来,看样子人还不少呢!”

王三也有些想不通,按说如果有军队前来他应该会接到郡守大人的命令才是,如今柴桑的兵力都被抽调出征了,城中只有五千剩余的士兵,都是像他和小六这样平时缺少锻炼,负责维护治安的兄弟,能出征的都走了,怎么还会有兵马到柴桑来?看方向也不是吴郡派来的,“你快去告诉郡守大人,我在这里先看着!”拿不定主意,他只好让小六去报信,自己带着几十个部下在城头上等候!

没多久那些火光便到了城下,看到这些士兵都是自己人,王三松了口气,大声喝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到柴桑何事?”

“吾等从豫章而来,奉程武将军之命,前来借些粮草!”只见队伍中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将领,看着他们答道!

“粮草?”王三愣了一下:“程武将军前去讨伐山越贼,并未让柴桑准备粮草啊!”

城下那人倒也不慌不忙,继续说道:“程武将军本以为豫章郡粮草足够调用,现已将山越军围困于彭泽浪溪黄岭之下,眼见马上讨贼成功,奈何豫章粮草不足,故名吾等前来借些粮草!”

“哦!”王三虽然明白,却也拿不定主意,毕竟军令严格规定夜间严禁入城,郡守大人没来之前他可不敢私自开门,万一追究起来,那可是杀头大罪,想了一下问道:“既是程武将军派来,可有信物?”

那人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现有随军参赞诸葛恪亲笔书信在此!”

王三忙命人将一个竹篮从城墙上掉了下去,让那人把书信送上来!

“是何人部曲前来?”王三刚把书信拿到手中,便听到一个声音响起,回头一看却正是郡守来了,连忙将书信过去:“回大人,是豫章派来的人马,说是要借些粮草!”

柴桑郡守正是周瑜之子周循,听到王三的话,剑眉微皱,拿过书信拆开一看,正是诸葛恪的亲笔书信,言明现将山越军围困住,只等山越粮尽,便可一网打尽,奈何豫章城里所备的粮草不够三万人调用,这才命人前来借粮,待讨越结束,也可为他记上一功!他与诸葛恪关系甚密,曾同于东吴名士沈友一同学习,对他的笔迹自然再熟悉不过,见诸葛恪求助,自然不能推辞,何况诸葛恪还许诺这里面有他的一份功劳,何乐而不为?

自从掌管柴桑以来,他也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这不仅是对孙权的报答,更是因为他头上有着周瑜的光环,因为体弱多病不能带兵征战,所以他便想着在后方治理中做出些业绩来,在他的管理下,兴修水利,减少税赋,柴桑也被治理的井井有条,多年来仓库早就储满了粮食,借给诸葛恪一点也无关要紧,何况军情紧急,更来不及向吴郡汇报,常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己此番也算是随机应变吧!

他走到城头,看着城下的一千兵马,本想命王三开城,突然觉得心中有些不安,犹豫了一下说道:“城下的将士们,本太守已然看了诸葛参军的书信了,兵粮可借,但军中规定,夜间不可私自开城门,不如明日一早再来取粮如何?”

城下那人见周循站出来,心中一喜,听完说道:“城上的可是周循大人吗?吾等也只军令,若非军情紧急,也不会到了此时还打扰大人,吾等就算在城外带上一晚上也无关要紧,但军中粮草不足,这路上来回就要耽误近半月的时间,若是贼军跑了,这罪过,俺们可担待不起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