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有你是我的福气

兰馨呼吸一滞,不知如何作答。

她从前心中对永琰并无男女情意,只是嫁给他后,才逐渐变了态度。

至于心里有没有别人……她不知道该如何说。

她无意骗他,可是更不敢告诉他。

心下纠结,难做回答之际,却听见永琰已经传来了鼾声。

兰馨松了一口气,叫人将他挪到了床上,自己却是心事重重,难以入睡。

办完了思欣的百日宴,盛菁又病了。

立冬家宴上,卿云将常行带进了宫,开宴前,先去了养心殿和翊坤宫给皇上和惇妃请安,接着就是去南三所找兰馨。

常行已经一岁了,又活泼好动。卿云将他放在床上,他自己就挪了下去,然后在地上到处爬。

卿云无奈地看着,“在我那里也是,我怕他磕着碰着,炕桌都换成了圆角的。”

兰馨也笑道:“男孩子嘛,活泼些好。”

卿云笑了笑,伸手拨弄着思欣肉肉的小下巴,“还是我们思欣听话,不似表哥那般叫人操心。”

思欣放佛听懂了是在夸她,弯着眼咯咯地笑着,嘴里还呜呀地说这些什么。

思欣四个多月了,兰馨扶着她,已经能坐着了。常行爬了一圈,又回到床上,爬到思欣面前,直勾勾地盯着她。

思欣也眨着眼睛看着他,眼中并没有恐惧,两只胳膊也来回地晃着。南瓜小说网首发 www..

卿云瞧这画面,便灵机一动,掩嘴笑道:“兰儿,你说,咱们结个儿女亲家好不好!”

兰馨一怔,看了看思欣,又看了看常行,门第倒是般配,只是……永琰不会同意的。

揶揄道:“怎么?常行也要建个金屋将我们思欣藏起来吗?”

她不仅是在用金屋藏娇的典故,更意在说和珅家产丰厚。

卿云不同意地说道:“思欣这么漂亮,自然不能藏着,我们常行若是娶了思欣做媳妇,必要好好招摇,叫旁人羡慕去!”

兰馨笑道:“总归他们还小,慢慢来吧,这事强求不得。”

卿云用胳膊肘怼了兰馨一下,“就怕到时想要娶思欣的人太多,我们常行就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了,不如现在就定下,也好叫旁人死了心。”

见兰馨没说话,卿云又道:“你瞧他们是表兄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还能不生出感情来吗?”

兰馨闻言,自嘲笑道:“青梅竹马终也比不过利欲熏心,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

她和承宇便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她更是将全部的感情给了他,可是结果却换来他无情抛弃。

青梅竹马的感情不过是真心错付罢了。

卿云看着兰馨的表情,面上笑道:“那我先定着,我给思欣的那白玉吊坠,就当是信物了,到时候,可不许赖账!”

说着,又道:“本来我是想用那羊脂玉去给常行打个玉佩的,可又听了你有孕的消息,便叫人做了两个吊坠,也算是这两个孩子的缘分了。”

同样是白玉吊坠,同样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真的是命运在捉弄她吗?

可是她真的不愿再叫思欣经历那种心痛绝望了。

扯着嘴角笑道:“这事我可做不了主,还要听你十五哥哥的呢。”

乾隆五十九年,所有人都悬着心的一年。离皇上宣布退位只剩一年了,可是嗣皇帝的人选还没确定。

永琰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兰馨圈着思欣坐在炕上,思欣抓着桌上的东西就晃着给兰馨看。

兰馨哄着她,又扭头看着永琰,问道:“爷心中有事?”

永琰脚步一顿,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又接着走起来。

兰馨又道:“爷可是为了过几日祭关帝的事情?”

永琰停住脚步,坐到炕上,皱着眉头道:“皇阿玛虽说叫我去祭了关帝,可依旧叫十一哥去先师孔子前行礼。皇阿玛的心思,真是难以捉摸。”

“君心难测,无欲何求。爷只要做好了该做的事,皇上总会看在眼里的。”

永琰看着思欣,心中的烦闷也散了些,“但愿吧。”

四月,永琰十分欢喜地回到南三所,彼时,兰馨,晨萍,渥丹正在盛菁屋内请安过后,说着闲话。

永琰坐在上座,一脸笑意。

盛菁少见永琰笑的如此开怀,便也温和地笑道:“爷有什么喜事,不妨说出来,也好叫姐妹们同乐啊!”

永琰举起手中的书,笑道:“这是皇阿玛叫人送来的,所有皇子皆要缮写一部。”

渥丹笑问道:“还请爷明示,这是部什么书?”

永琰看向座下首位的兰馨,问道:“你说呢?”

兰馨思索了片刻,道:“皇上既叫皇子们缮写此书,那必是于国于民有益处的,爷又注重孝义,想来定是皇上的治国之策。”

永琰点头笑道:“你只说对一半,此书与治国有关不假,也是皇阿玛的政见不错,可是还涉及了一人。”

盛菁含笑问道:“爷就别跟咱们打哑谜了,朝廷上的事情,我们如何猜得到。”

永琰不以为意,面上依旧挂着笑,“这是朱师傅进献给皇阿玛的,是将皇阿玛的论史之文整理成册,朱师傅又在旁加了经注。皇阿玛视其文义,称为典核,才叫诸阿哥缮写。”

盛菁笑道:“朱师傅是爷的老师,皇上如此,也是看重爷了。”

永琰又道:“这些日子河北京南缺雨,虽得雨数次,究未沾足。皇阿玛命本王明日前往太岁坛祈雨,本王有三四日不在宫中,你们都要听福晋的吩咐。”

座下三人齐声道:“是,妾身(奴才)定以福晋马首是瞻。”

永琰又拍了拍盛菁的手,柔声道:“辛苦你了。”

盛菁心中暖暖的,笑着摇了摇头,“这都是妾身该做的。”

永琰在书房里缮写着御制论史古文,兰馨在一旁安静地研磨。

永琰停下了笔,看着抄写的册子,欣慰地说道:“老师早些年被外放出京,如今既得了皇阿玛赞赏,想来不多时,便可回京了。”

朱珪是乾隆四十五年被皇上外放到福建的,他一向清正廉洁,唯有他回来,才可以帮着永琰制衡和珅。

兰馨手上没停,笑道:“爷如此惦念着朱师傅,是重情重义。盼望着朱大人回京,那便是识人善任。”

永琰看向兰馨,揶揄地笑道:“你知道朱师傅为人?”

兰馨是四十七年才入宫的,并未见过朱珪。

兰馨低着头笑道:“爷书房中就挂着五句箴言: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至诚。想来能以此为念的人,必是爱国爱民,品行端正之人。”

见永琰笑意浓了,兰馨又道:“更何况,学生的品性是最能彰显师傅为人的,只看爷如此宽厚仁善,便可知朱大人气度不凡,正直高尚。”

永琰满眼惊喜地地看着兰馨,道:“老师若知道我有你这样一位知心懂人的侧福晋,便可放心了。”

兰馨含笑道:“爷羞煞我了,我不过随嘴一说,怎配得上爷如此夸赞。”

“你若只是随嘴一说,便说到了我的心坎处,那便是说明我与你心意相通。”

说着又拉过兰馨的手,放在自己心脏处,一脸认真地问道:“那你可能猜到我现在的顾虑是什么?”

兰馨想了想,道:“爷希望朱大人回京不假,可是更注重皇上叫您祭祀太岁坛。可偏偏爷的欢喜是因为朱大人,那是否,爷心中的顾虑与祭祀有关?”

永琰看着她,示意她接着说下去。

“祭祀祈雨,事关农桑,是国之重事,不会有人在此做手脚,所以爷担心的不会是这个。”

兰馨妙眸微转,问道:“敢问爷一句,此次十一爷,是否也同去?”

永琰又惊又喜,瞪圆了眼睛看着兰馨,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你还真是能洞悉人心啊!”

说罢又点头道:“不错,皇阿玛此次确实也叫八哥去祭祀天神坛,叫十一哥去祭祀地祗坛。”

兰馨的手还被永琰握着,兰馨抽出手站在永琰椅子后面,替他揉着太阳穴。

永琰便闭上眼睛,听着兰馨细细说道:“朱大人给爷五句箴言,便是叫爷韬光养晦。皇上如此安排,也好叫爷不露锋芒。若叫人揣测到了皇上心意,怕也是对爷不利。”

永琰双手都摁住了兰馨正在替他按摩的手,含笑道:“有你在,真是我的福气。”

兰馨手上又动了起来,“有爷在,才是我这辈子最好的依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