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收得佳徒寻氤氲 青鸾斗阕拜宫门

一山和善有挚朋,清修灵秀逍遥峰。

更年别去无音讯,原是果报悲作空。

已经从新回到洞口的三人,分左右各自席地而坐。杨戬望着泣不成声的两个童子,心头犹豫了半晌还是不曾劝解什么。

毕竟,那三人皆是应了燃灯老师相邀,才毅然入了封神因果身死道消。这般先后事宜繁复驳杂难以明述,且各种机缘巧合纠缠无尽不分对错,如此这般也是命数当然了吧。

尤其是当他想到那西岐侯爷姬发,兄长与至少六名兄弟同样身死无算,一时间也只能情不自禁叹息一声作罢。

就在此时,那二人的抽泣声突然戛然而止,引得他面露疑惑仰头望去的同时,二人并肩起身快步来到他身前站定。

扑通!

齐齐双膝跪地磕了一个响头,齐齐起身后右侧童子面目悲痛道:五夷山本就只有吾等五名散修,今日既得三位兄长身死,吾二人愿拜上仙为师,同去西岐与那商军决一死战!

言罢,二人再次齐齐磕了两个响头,二次起身后左侧的童子咬牙继续道:老师如若不肯收留吾等,吾兄弟二人便自去报仇雪恨。

慢!

原本盘坐原地的杨戬急忙起身半跪在地,眼神尽是严肃的左右打量了二人一番,见他们目光无有丝毫飘忽不定之意,才颇为无奈的怆然叹息一声提醒道:刀枪暗箭无眼,术法诡谋无数,汝等自归山门逍遥自在岂不。

老师!

二人悲痛抱拳以膝为脚挪步近前,再次深深叩拜下来的同时悲痛道:恳请老师,收下吾等兄弟。

这。

骤然起身闪身一旁的杨戬,满脸纠结看着伏地不起的二人,迟疑良久才轻声叹了口气询问道:收徒不难,只是汝等需知:

百年腾云是奇才,千岁五行百花开。

阐门劫数旦夕至,魂飞魄散怎无奈。

道统清修苦中乐,术法由心热汗栽。

若登神榜皆命数,万中无一座圣台。

言及此处,见二人果然缓缓支起身子面面相觑,杨戬也是缓缓松了口气后继续道:凡俗根骨适宜者,万中无一。适宜者中可悟习腾云者,又是万中无一之数。再算修习五行术法者更加寥寥,汝等兄弟且扪心自问,根骨如何?恒心怎样?

二人闻言不由面色未怔,随即竟然咧嘴一笑挠了挠头皮。左侧那金毛童子更是抱拳仰头一笑:回禀老师,吾兄弟今年刚一百十九岁,皆已自悟腾云驾雾纵地金光矣。

这下,原本不想二人无端坠入封神因果的杨戬,心头大石瞬间就放回肚里的同时,嘴角更是露出一丝笑容轻轻颔首道:既如此,也当算得是你我一场师徒缘分吧。

三人在这石洞门口,简单行了一番三拜九叩大礼。

杨戬手托锦袍将其递给两人后,左手一翻一正唤出缩成三尺的开天大斧,将其一并交给二人嘱咐一句:徒儿自去西岐城拜见吾师叔姜尚,开天大斧可做为师信物,为师归来之前莫要参与战事,且待吾归来再做详情打算。

二人一人手捧锦袍一人肩扛大斧,躬身领命后瞬间化两道金光径直向西遁去。

杨戬再次唤出三尖刀握在手里,脚下生云就向前方七彩氤氲山头飞去。

飞至半途忽见山顶一片宫殿,顿时眉头紧皱毫不犹豫在山腰落下云头,稍作迟疑犹豫后不自觉呢喃一句:或是哪家神圣清修于此,若如申豹师叔那般寻求臂助一番,又当如何?

思及此处,立刻收起三尖刀整了整银鳞锁环甲,一抖赤血披风快步沿山道登顶而去。

一步数丈只用了盏茶工夫,来到山顶宫殿前定睛一瞧。顿时眼神一亮惊讶呢喃道:

桃杏樱果粉娇白,千香万翠云脚栽。

雪墙如玉迎彩练,叠鳞青瓦满碧苔。

孤山清露乘风起,石泉凿井氤氲乖。

门庭朱赤非凡世,桃符贵胄恐介怀。

言罢,脸上登时便闪过一丝不甘,正要转身离去忽闻大门打开,内里更是同时传来一名童儿疑惑声:何人门外喧嚣,速速报上名来。

听闻问询杨戬面色一僵,随即硬着头皮躬身一礼道:贫道玉泉山玉鼎真人门徒杨戬,沿途见此不由心生感慨,多有叨扰,杨戬即刻离去。

慢!

身着赤锦金丝飞鹤夹袄与锦缎朱红灯笼裤,脚踩青丝秀云纹点裘绣鞋,头梳双髻各带杏花眉心一抹朱玉点缀的女童,一言而出随即缓步出门好奇道:敢问,玉鼎真人是阐教还是截教?

杨戬眉目思虑一瞬随即抱拳应道:吾师乃是阐教。不知?

阐教好。

女童顿时笑颜如花点了点头,紧接着便招了招手轻笑道:杨道友既为阐教,不知可否随玉鳞入府,与吾家殿下解惑一番?

殿下?

杨戬面色一怔随口呢喃了一句,而后便见童女转身迈进门槛,微笑招手示意杨戬进门。

心头虽然依旧疑惑重重,他却不由抬头看了眼门头之上,那方朱底金漆的“青鸾斗阕”牌匾一眼,而后才拱手抱拳一礼快步跟进了门去。

既然不知这位殿下到底何方神圣,杨戬只能暗暗提防时刻准备唤出兵器。甚至连这三进才入得中庭大殿,鸟语花香叠山环翠可堪极致的美景,都完全没心情也没精力多看一眼。

可这方孤山仙府美景,却有一诗可表述其万一:

千兽雕梁点玉瞳,万禽翼展有灵风。

飞流激溅清香溢,甘泉静谧鲤跃龙。

宝珠珍翠铺鹅卵,山石无价辅中宫。

随风摇曳竹间舞,娇蜂蝶趣百花丛。

侍立大殿门槛外的杨戬,鼻中嗅着周遭沁人心脾,且各具特异的无数花香。正感叹此间殿下仙府雅趣,且术法修习极为深奥时,就见那玉鳞童女返回门边唤了一声:杨道兄,殿下有请。

有劳!

杨戬急忙微微挺身整了整衣冠,跟在玉鳞童女身侧进了大殿。

汝,乃阐教?

刚刚入殿不到两丈,就听头前十丈距离一个清丽女声,杨戬立刻停步颔首抱拳回应道:贫道杨戬,师承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阐教三代弟子,乃玉虚掌教元始天尊徒孙是也。

主座安然就座的正是南海返回的龙吉公主,如今当面一听一算知晓对方所言不假,她内心也算是缓缓松了一口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