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发兵增援

夏国京畿,夏都东门城外三里位置,广阔的官道上,数十名百姓牵引着几辆牛车正在道路上缓慢地前行着,几辆马车上还载有不少的货物。

这数十人都是前往夏都行商的百姓。

踏踏踏~

突然,身后响起一片密集的马蹄声。

转头望去,众人只见数百米开外的道路上,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队伍正护着一辆马车缓缓驰来。

队伍的前方,一杆杆玄色军旗随风招展,后面则是清一色身披玄色大氅的内卫随行,被护在中间的马车极为普通。

“快快快!是内卫,快把马车牵开!”

“是内卫!快让开!”

看到这支突然出现的队伍,这数十名百姓立刻很自觉地就停了下来,牵着马车恭敬地站到了道路两边。

从这些百姓的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眼神中所透露出的敬重神色。

内卫乃是夏王亲卫,他们的装扮又如此特殊,在整个夏国,大部分几乎都能认出内卫来。

而这些行商的商人在百姓中算是见过世面较多的,更是远远就一眼认出了内卫的身份。

在这数十名百姓敬重的目光注视下,一众内卫护送着马车缓缓驶过。

一直到前方的内卫远去数十米后,后面的一众百姓们才再度恢复原先的秩序,继续朝着夏都方向前行。

前方,老将邓子龙带着几名亲兵骑乘着战马跟在马车一旁。

看着刚才发生的那一幕,邓子龙面上神色不变,但心中却是感慨万千。

这一路行来,同样的一幕他已经看了不下二三十回。

从这些夏国百姓的自发举动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在真心拥戴他们的王师。

如此景象,是邓子龙在原来的大明和如今的明岛所未曾见到过的。

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来自己之前下的决定是对的!

邓子龙心中暗想。

夏国开元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在得知了邓子龙等人以及明岛的消息后,夏王赵安亲自快马加鞭赶到了西沙渡口,面见了邓子龙等人。

在一番接触之后,赵安直接向邓子龙抛出了招揽的请求。

面对堂堂夏王亲自发出的邀请,邓子龙没有过多犹豫,直接选择了接受。

邓子龙之所以如此爽快地答应了赵安的邀请,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来,如今的明岛形势已经岌岌可危,邓子龙必须要尽快找到援军前往救援明岛。而在海上航行了二十多天,夏国是他们碰上的唯一势力,明岛的形势已经没有时间让他慢慢探索和选择了

二来,根据这段时间的接触,邓子龙也已经对夏国,以及夏国的国政有了初步的了解。

夏国虽是一个刚刚一统的国家,治下百姓也算不上富裕,但各级官府善施良政,百姓的日子过得安宁祥和,军中将士善谋善战,是一个绝不可小觑的国家。

第三,则是夏王赵安的礼遇。

作为一方君主,赵安能够在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连夜骑马赶来,这足以表达他对自己以及明岛的重视。

相处时间虽然尚短,对于赵安能否成为一位伟大的明君,邓子龙并不能打包票,但他能肯定的一点是,赵安绝对是一位让人愿意为之效死的君王。

随机应变,知人善用,心胸宽广,心存大爱!

这一切,从将士和百姓对他的拥戴程度就可以看出。

当然,邓子龙所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天,赵安就已经在喝的酒里给他们添加了稀释的血珠。

在潜意识里,他们对赵安的认同也是受到了血珠的影响。

在西沙渡口待了三日,赵安这才带着邓子龙返回了夏都,准备召集众臣商议增援明岛一事。

一个时辰后,赵安就返回了夏都城中。

回到夏都后,赵安当晚就在王宫设宴招待了邓子龙等人,还宴请了王猛、陈群,以及禁军八营校尉等人。

在晚宴上,一众文臣武将对于邓子龙自然也是表达了热烈的欢迎,高思继、方杰、本多忠胜等武将更是对邓子龙连连灌酒。

这一夜,大部分参加晚宴的武将都是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抬着送回了府中。

第二日,返回夏都的赵安召集众臣举行朝会。

朝会上,在以王猛、陈群为首的一众文臣汇报了夏国近期的一应事宜后,赵安就命人宣布了对新投效的邓子龙的任命。

册封其为偏将军,从四品官职,暂领水师北营,命邓子龙以他麾下原有的500多明军水师为基础组建水师北营。

对于这个任命,夏国一众文臣武将皆无异议。

在昨晚的晚宴上,众人对于邓子龙以及他身后的明岛的情况都已知晓,夏王此举显然是在为以后收服明岛势力做准备。

宣布完邓子龙等人的任命后,朝会上紧跟着就讨论了出兵增援明岛的事情。

对于增援明岛,一众文臣武将的意见并不统一。

以陈群为首的部分文官认为眼下夏国初定,水师南营和水师北营又暂未成军,此时实不宜出兵增援大海上千公里之外的明岛,风险实在过大。

这一想法在武将中也有人赞成,岳升龙、贺拔度拔两人都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而以高思继、高思祥、贺拔胜、方杰等人为首的年轻武将却是出奇一致的愿意出兵。

在之前的东征满清之战中,贺拔岳就是因为随赵安渡海远征而立下了大功,这才得以出任镇南将军一职,独掌一军。

眼下,又有新的战机摆在面前,立功心切的他们自然是不愿放过。

至于海战的问题,这些陆军战将却是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风险。

关于这个问题,在朝会上一众人吵闹一番后,最后还是由赵安拍板,采取了王猛的折中建议。

按照王猛的建议,派遣兵马增援明岛是必须要增援的。

毕竟,明岛上还有着上万的明军水师,以及二十多万百姓,这样一支可观的力量,夏国还是要尽量想办法争取过来的。

不过,由于夏国距离明岛实在太远,为了降低风险,派往增援的兵马不宜过多。

最终,经过一番讨论,决定派遣近卫营和长风营两营4000兵马前往支援。

在夏国禁军八校之中,长风营和近卫营都是最早设立的,营中老兵的占比较大,本多忠胜和高思祥两人又都是八品巅峰的猛将,由他们两人带领两营兵马前往支援足以彰显夏国的诚心和实力。

水师方面,则是让邓子龙暂缓组建水师北营,由他亲自带领500明军水师护航返回明岛,甘宁的水师南营还在组建关键阶段,则暂时不一同前往。

因为,按照邓子龙所述说的明岛情况来看,夏国眼下的水师实力与明岛的明军,以及九州岛的倭人相比,都还不足以相提并论,就算是把甘宁的水师南营拉上,恐怕也很难起到什么作用。

经过将近十天的准备,夏国开元元年五月八日,一支由上百艘舰船组成的船队在临水镇缓缓开拔,经由龙川江北上驶向西沙渡口,然后从西沙渡口与明军水师汇合后驶向东南方位的明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