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游戏宝箱?

山林莽莽,茂密的山林之中,隐约传出一片悉悉率率的脚步声。

初春的旭日透过林层的缝隙照射进山里,不算明亮的密林下方可以看到赵安正带着窦山一行20多人行走在山间。

时间已经来到第三日下午未时,整整大半日时间,赵安他们不过才在山林中穿梭了数里距离。

“报!将军,前方有发现!”

看着前方一处较为平坦宽阔的地势,赵安正准备命队伍停下原地休整时,一名被派出去当做前哨的亲兵急匆匆地赶了回来,朝着他汇报道。

“什么情况?”

赵安闻言,连忙上前问道。

“少爷,负责放哨的小飞前方100米处发现了一个箱子”

亲兵闻言抬手一指,赶紧答道。

“走!去看看!”

赵安见状,直接当先朝着亲兵所指的方向走去道。

很快,赵安就在100米开外的山林见到了那名放哨的亲兵小飞,以及他身前两米处的箱子。

这是一只大约一米长的箱子,箱体用一种不知名的黑色材质做成,正静静地躺在一片草丛中,整个箱体大半部分都被茂密的草丛所遮掩,若不细看恐怕很难发现。

游戏宝箱?

看到这个箱子的造型,赵安的脑海中第一时间就闪出了这个念头。

“恭喜你成功发现黑铁级宝箱一个,只有拥有英雄令的人方能打开”

(注:宝箱为世界一次性随机生成,三个月后自动消失)

果然,当赵安的注意力集中到宝箱上时,一条信息立刻就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看着这条信息,赵安有几分激动。

游戏宝箱啊!

不知道能不能开出什么好宝贝!

赵安上前几步,蹲下将手放在宝箱上那钥匙上轻轻一拧,刚刚小飞试了无数次都无法打开的宝箱钥匙应声而开。

打开箱体,定睛往里一看,赵安发现巨大的箱体里静静地躺着一张图纸。

拿起图纸一看,它的信息立刻出现在赵安脑海里。

盐井建造图纸:使用可生成盐井一座,日产卤水10石。

(注:需匠人20人,牛2匹,若人力、畜力不足,盐井将减产,100石卤水可煮2石盐)

看着这张盐井建造图纸,赵安大喜。

盐可是人人都需要日常食用的必需品啊,一旦缺盐就会引起身体乏力等各种身体疾病。

盐,在古代一般更是只能官经营,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有了这张盐井建造图纸,赵安段时间内就不用担心缺盐的问题了。

按照图纸上介绍,这口盐井每天就相当于最大能产出240公斤盐,短时间内供给华夏村的人口食用搓搓有余。

当然,这个产量是在拥有充足的人力、畜力和木材等物资的情况下才能达到。

“窦山,传令下去,大家用过餐后全部分散下去,给我挨着仔仔细细地找,一旦发现这种宝箱立刻通报!”

一看宝箱中开出了一张极为有用的盐井建造图纸,赵安顿时心中升起无限的期盼,立刻朝着窦山他们吩咐道。

看样子这些宝箱也应该是这个神奇世界特意为他们准备的,目的自然也是为了让新住民们能够快速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

从那条备注的信息来看,这些宝箱很有可能就如同玩游戏中的新手礼包一样,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限,属于紧俏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前期能够发现越多,得到的宝物自然也就越多,对于华夏村日后的发展也将更为有利。

而且,从黑铁级三个字上不难看出,这宝箱应该还是有等级的,若是能够发现更高品质的宝箱,所能够得到的宝物自然也就更好。

当即,在快速用过午餐后,赵安迅速向队伍分为了10队,三人一组,开始分散在山林中寻找宝箱,而为了赵安的安全起见,窦山则跟在了他的身边。

不过,赵安这种美妙的想法没能成为现实。

接下来的一天半时间里,他们10队人马分散在密林中搜寻了长达30里的山林,再没能发现第二个宝箱,反倒是在山林中猎杀了不少的野味。

这个陌生的混乱大陆确实是物产丰饶,在这片无名山脉之中,野鸭、野兔、各类禽鸟随处可见,赵安他们甚至还曾遇到过一些凶猛的山猪、豺狼,不过遇到这些猛兽他们一般都是直接选择了避开。

久寻无获之下,赵安只得在第三天无奈地带领着人马和一批野味返回了华夏村。

毕竟,现在村子刚刚建立,防御力还极为低下,窦山等人就是村子的最高战力,赵安可不放心带着他们离开村子太久。

而且杜平只是一名武人,在管理村子方面的能力也不让人放心。

回到村子后,村落的房屋建设依旧在继续进行。

赵安第一时间就在村落中心的不远的位置使用了盐井建造图纸,一座占地约三百多平米的盐井很快形成。

“少爷,昨天村子里又有了一拨流民前来投效”

赵安刚刚完成盐井的建造,杜平就找了过来,汇报道。

“哦?那太好了,有多少人?”

赵安大喜,连忙出声询问。

“有51人,据他们自己所言是来自大清,是一个汉朝之后上千年的朝代,其他的属下也不是很清楚”

杜平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肯定道。来自西汉时期的他对于后世的清朝自然不会了解。

“行!你去把他们中能主事的人找来,我来问问”

赵安闻言点了点头,倒也没有责难杜平。

杜平乃是来自西汉时期,他对于后世的清朝自然不会了解,而且这两天让他一个一直当亲兵的武人来主持村落的大局也确实有些为难他了。

看来是得找个人来接替他了!

“是,少爷!”

杜平迅速领命而去。

“小人周云兴,拜见村长大人!”

很快,杜平就领着一名中年男子来到了村落中心,一见赵安就纳头跪拜道。

“不必多礼,既然你们已经投了我华夏村,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听杜云说你们是来自清朝时期?”

赵安虚手一礼,朝着和善道,一边说着一边上下打量着周云兴的装扮。

只见周云兴头戴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着一袭长跑马褂,脑后还搭着一根长辫子,这幅装扮倒是有些熟悉。

在前世,赵安在各类影像电视中没少见过这种打扮。

“是的,村长大人,我等来自清光绪年间,小人还曾是一名进士”

周云兴闻言恭敬道。

“哦?哈哈,没想我华夏村竟来了一位大才,那想必你之前已有官身了吧?”

一听周云兴竟然还是一名进士,赵安不由大喜,站起身上前两步道。

刚刚还想着找个人来接替杜平,没想到这就送上门来了。

“额,村长大人谬赞了,小人当年只是一名三甲进士,还未曾有过官身”

看到赵安的反应,周云兴脸上略有一丝尴尬。

在原来的世界,周云兴虽乃进士出生,却仅是一名排在三甲末尾的进士,而且尚未有过官身。

他之所以专门提出自己曾中过进士就是想引起赵安的注意,却不想其反应如此之大。

这其实也是赵安的误解,在他的印象中,科举可是历朝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般会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科举制度的出现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使得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就是这些寒门中举之人。

而所谓进士,那可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的科考中,从殿试中脱颖而出的一小撮人,其难度可见一般。

对于这些人,朝廷怎么都应该会任用吧。

不过,赵安却不知道,清朝虽然号称完全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事实上做了一定改变,尤其是大量的满洲人不通过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僚体系。

大量的满洲人通过继承获得进入官僚体系的资格,等于挤占了原由进士们垄断的官僚体系,实际上进士们的地位是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了。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在翰林院供职的进士们收入无法保证基本生活的事情越来越多。到了晚期,他们甚至到了只能依靠地方实力派才能过活的地步,进士的意义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一些没有背景,没有名望的进士甚至有的还根本没有官身,周云兴正是属于这一类人。

“哈哈!云兴过谦了,在那个腐朽的年代,有才之士的能力根本得不到施展,能够中得进士就已经证明你的能力了。

这样吧,云兴,眼下我华夏村初创,正好有大量的建设事宜需要人来指挥打理,这段时间村子的政务就由你来负责吧!”

赵安自然看懂了周云兴脸上那一闪而逝的尴尬,不由哈哈一笑略过刚才的话题道。

“谢村长大人信任,小人定当全力效命”

赵安的态度,让得周云兴颇受感动,当即双膝跪地恭敬道。

“云兴快快请起,现在这里已经不是你以前所在的清朝,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忠诚,就能得到相应的权力和地位。

还有啊,你背上的辫子也得改一改了,我华夏村这里也不兴这套”

赵安见状快快上前将其扶起,语气亲善中带有一丝责备的意味道。

“是,主公!”

赵安的亲近,让得这两天因为巨大变故而一直担惊受怕的周云兴胸间顿时涌起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地冲动,语气中略有一丝哽咽道。

有了周云兴这位进士的投效,赵安也就不用再为难杜平了,当即任命周云兴为华夏村的临时政务官,村中的一切建设事宜交由他来负责。

周云兴上任后也没有辜负赵安对他的期望,毕竟是中过进士的人,一个小小的华夏村政务很快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村落建设,人员分配,百姓的资料统计全都有序进行。

而且,在这一批同周云兴他们一同前来的流民中,还有一个匠人世家,一家三兄弟都是匠人,在他们的帮助下,华夏村的民房、仓库等各类建筑的建造速度和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