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告祖之信

戴德离开之后,唐纳德望着戴德的身影,久久无法反应过来。

对方的行为和态度像是演电影一样。

“叶,那个人你认识吗?他在说什么?”

叶君豪苦笑着摇摇头:“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不必理会。”

“我继续给你讲吹拉弹唱。”

叶君豪是讲课的老师,唐纳德是听课最认真的学生。

两人有来有往,每当唐纳德听到疑惑的地方。

比如为什么要磕头?为什么要在特定的时候磕头?

叶建豪是这样诠释的:“磕头是礼节也是孝心。在古时候,分开的时候要磕头,再见的时候也要磕头。”

唐纳德又问:“为什么要摔陶罐?”

白事上的摔陶罐是一种文化积淀,在古代,家中的陶罐是一般家庭最值钱的东西。

那时候的陶罐非常珍贵的,如果白事的时候主家愿意摔陶罐,说明主家的孝心非常大,愿意付出所有为先辈举办丧事。

生前不能见孝,死后要好好送终。

孝顺的儿孙不一定见得享福,丧事上的所作所为也能够影响先辈对子孙后代的萌护。

叶君豪就见过这样的事,那一家的儿子非常孝顺,家中老母卧病在床的时候洗尿布,擦身子,做饭喂饭,都是他一个人的活。

天底下有这种孝心的男人不多,可是男人并没有在母亲葬礼的时候尽孝。他觉得人死了就死了,没有必要在乎那些繁荣缛节,所以白事从简,能省就省。

白事过后,男人天天做噩梦,家里的孩子后来也染上了赌博,家道慢慢破落下去。

这就是风水上说的,有些事是做给死人看的,白事就是做给死人看的。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你每天给一个乞丐5块钱,突然有一天不该给他了,这个乞丐恨你会比恨别人更甚。

对白事同样是如此。

叶君豪与唐纳德说起吹拉弹唱的事,说到黄昏。

到了烧告祖信的时间。

叶君豪掀开帘子走进灵房,李建山身上裹着孝布,脸上有明显的泪痕。李琴也是如此。

看来两个人在灵房守灵这段时间,说了不少真心话。

“按照规矩,今天晚上要烧告祖信,告祖信要由亲人亲自去烧,孝子要陪我走一趟。”

李建山擦掉眼泪:“叶先生,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没什么,就是烧点纸,告知家中先辈,阳间减丁阴间添丁,你母亲不是先走了吗?她的墓在哪里?”

叶君豪把李建山搀扶起来,因为跪得太久,李建山的膝盖酸痛,靠着自己的力量已经站不起来。

李建山站起来之后,回答叶君豪的问题“在滨海市东区的陵墓里,距离这里不算远,是我和妹妹一起去?还是我自己去。?”

叶君豪回应道:“你跟我去就行。”

女子不下墓,尽管当今世界提倡男女平等,女权越来越重,但是玄门的规矩中还是以男子为主。

所谓的告祖信,并不是真的写一封信去烧掉,而是带些火纸去先辈墓前烧掉。

烧点纸说说话,仅此而已。

作为真心想学吹拉弹唱的唐纳德,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环节,一同跟着叶君豪和李建山前往墓地。

墓地在东区,在火葬场旁边。

据说这里曾经是塌陷区,后来有承包商把塌陷的地方用土埋上,改造成墓地。

这里的墓地开始并不好卖,因为滨海市不止有这一个陵园。承包商倒也大度,开业大酬宾,一个月内买墓地的人免费。

等到名声打起来,才开始收费,就是这样把墓地的地价做了起来。

三人到达陵园的时候,发现停车场停了很多的车。

李建山找了好久才找到停车位。

叶君豪看着停车场满满的车,询问李建山:“这里平常也这么多车?”

太平盛世的时候,陵园生意不会这么火爆。

陵园的生意好坏与国家的运势息息相关,现如今国内正在崛起,正是太平盛世,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

反观一个国家越乱,越不平等越不民/主,陵园墓区上门的人络绎不绝。

李建山也觉得今天陵园的车特别多:“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上一次给我妈烧纸,这里只停了两三辆车,有很多空的停车位,今天竟然停满了。”

叶君豪没有太过追究停车场的事情,万事都有巧合性,兴许今天是巧合。

只是越往前走,诡异的地方越多,不只是停车场的人多,陵园门口的人同样多。要进入陵园的人,竟然和进入旅游景区的人一样多,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些人的手上拿着火纸,身上披麻戴孝,是和李建山一样来烧告祖信的。

如果这些人都是来烧告祖信的,说明他们的亲人都是最近两三天去世的。

叶君豪随便一扫,能扫到几百个披麻戴孝的人,有几百人在最近几天去世。

这有点太巧合了,滨海市不只有一个陵园。

大部分滨海市区的人在农村老家都有地,葬在陵园里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像今天这样有几百家同时烧告祖信,有点不符合逻辑。

三人好不容易挤进陵园,李建山母亲的墓碑前已经有了火纸烧过的痕迹。

告祖信不只要烧自家墓碑前的,左右邻里之间都要烧纸,这也是求个吉利,阳间需要走动,阴间同样需要走动。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更有的大户烧告祖信的时候,会把整个墓地的墓都烧一遍。

“叶先生,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先在这烧着,记住左右邻里都要烧,我去随便看一看。”

这么多的人集中在这两天去世,一定有原因。

整个陵园的墓碑排列是凹/凸形状,正对着大门的一大片地是空地,没有任何墓碑,这也是凹进去的一块。

距离大门20米处有两道植物墙,植物墙后面倒是有块下墓的地方。

整个墓地从左到右的地势是从低到高,最左边地势最低,也是价钱最低,这里的墓碑用料是青色石板。

中间的一些墓碑是黑色的,比青色石墓碑高一些,价格也更高。

最右面的是白色大墓碑,比前面两者都要高大。

阳间有风水宝地,阴间同样有风水宝地,陵园最右边就是风水最好的地方。

从风水上看,这家陵园并没有诡异的地方。

在大门旁边有三间房子,住着三人,这里陵园工作成员居住的地方。

守陵园的三人都是身体上有疾病的人。

守墓也有规矩,若是手脚完好,心智正常的健康人不能来守墓的。

因为这些人阳气重,陵园又是个阴气重的地方,二者每天相抵相消,会使人生病,精神游离,容易撞见不好的事情。

身心残缺的人就不一样了,他身上人气少,而且不会遭到阴魂的捉弄。阴魂也会捉弄人,他们看见正常人就会捉弄他们,看见身子残缺的人则会同情。

阴魂也有良心。

叶君豪来到一个瘸腿老大爷旁边,老大爷躺在竹椅上,手边摆着收音机正听着里面讲三国。

叶君豪掏出烟递给老大爷:“大爷,抽一根。”

像这种墓地的工作人员,每天烟是不断的,经常有孝子来,通常都会给他们一盒两盒。

躺在竹椅上的老大爷接过叶君豪的烟,熟练点上。

“大爷,这家墓地的生意一直这么好吗?人可真多,来的时候车都没地方停。”

老大爷在这里干了有些年头,向叶君豪吐槽道:“嗨,这两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集中在这两天死。”

“ 往常我在这躺一天都没个人影,这几天好了,陵园里都是人。”

叶君豪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讪讪笑着:“人多还不好吗?老板不得给你涨工资?”

躺在摇椅上的老大爷继续吐槽道:“打这墓地开业,我就没见过老板的影子。”

“没见过老板的影子,那你们平时发工资是谁发的?”老大爷往怀里摸了摸,摸出一个智能手机:“小伙子,现在什么时代了你不知道吗?”

“大家都是扫一扫。”

叶君豪附和着说了两句:“对,现在都是扫一扫了。”

从老大爷这里并没有得到叶君豪想要的消息,叶君豪在陵园四处闲逛起来。

“妈,你在下面好好照顾弟弟,弟弟要是不听话,你少说点他,别再骂他了。”

“娘,二哥的命好苦,他才40岁出头就走了,家里刚有二胎,以后大嫂可怎么办呀?”

叶君豪在墓地里闲逛,时不时能听到人哭诉的声音。

叶君豪本来以为这两天死的人都是上年纪的老人,没想到老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本是正健康的年纪,突然撒手人寰,这里的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只是叶君豪在陵园中没有任何发现,墓地的风水格局很正常。

叶君豪准备往旁边的火葬场看一看,他给李建山和唐老头发了消息,要他们先回去。

火葬场在墓地的旁边,同陵园一样,火葬场的人也很多。

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火葬的时候没什么讲究,男女老少都可以来送。孝子孝孙如果都要过来看老人家最后一眼,一家就要出动四五十人。

现在火葬场起码有几千人,不单单是滨海市难得一见的场面,全国都少见。

叶君豪跟随叶承乾前办理白事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火葬场有这么多的人。

不过也因为火葬场的人非常多,给了叶君豪闲逛的机会,没有人会怀疑他是来做什么的。

滨海市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风水肯定有预警。

火葬场的风水格局之前说过,前有荷花转世莲藕池,后面有红布转运投胎树和十二生肖灶。

这几个是火葬场的标准和核心。

叶君豪先来到前院的荷花转世莲藕池,他终于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莲藕池当中的荷叶并不是非常绿,荷叶开始枯萎,有的荷叶黑了一半。

正常的莲藕池水是绿色的,可这片莲藕池的水却是黑色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