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蓝星风向转变开始

由于京都的大佬非常多,甄贾一行在京都忙上忙下,一直到5006年12月初,才把京都的事情全部办妥。

为了光存储器的业务安排,甄贾又去了一趟汉美。

处理好汉美项目,才返回深市。

甄贾到达深市已经是5007年1月中旬。

光存储器第一代产品已经全部安排给长芯存储、福华科技去代工了,既解决了与他们的冲突,也解决了数十万人的吃饭问题。

而逆光存储则已经开始生产第二系列产品,并已经向夏维科技、外星人科技等重要移动终端、电脑厂商供货。

星洲的希数科技短短数月时间便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而第二代的产品已经开始代替内存,迫使电脑架构发生重大改变。

内存与硬盘互相替代已经成为常态。

大通科技的飞光半导体、水果存储、五星存储等重要内存闪存固态硬盘生产厂家开始受到重大威胁,破产似乎就在前方等着。

水果科技被迫开始向逆光家购买光存储器产品。

何家的幻想电脑也在迫不得已下,也开始向逆光家进货。

……

证券市场一时间风声鹤唳,大起大落!

尤其是星洲高科技公司受到巨大的市场冲击,不断下跌。

汇市中,夏元开始持续走高,数个月时间,夏元兑星元从1:10涨到1:8。

这让逆光家的声望如日中天,迅速在蓝星家族财团圈内走红。

和朴勇成一起把业务计划安排好,又把青龙的精锐都留在了汉美,以确保光存储项目的安全。

另外,由于汉美光存储项目赚钱了,而且速度非常快,几乎每个月盈利至少数十亿夏元。

有了这些回款,甄贾特批了雇佣兵的扩张,并全权交给了青龙七兄弟,暂时让他们七人组建一支高质量的雇佣兵。

并正式改名为青龙雇佣兵。

光脑项目马上要提上日程,到了那时,安保压力会更大。

逆光飞行总部的安全任务仍然由娜扎领导。

甄贾也让她尽快招一批高端保安进来,并且向中洲兵器购进了一批装备。

甄贾要用娜扎的势力去平衡青龙雇佣兵。

他知道,没有绝对忠诚的属下,只能去平衡他们,避免逆光家内讧。

随着逆光家的不断扩大,以后的麻烦事情肯定会越多。

但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甄贾作为逆光家的精神支柱和定心盘,必须自强并拥有一批心腹才行。

好在贝斯虽然很调皮,但对于雇佣兵的开支一点也不吝啬,这让甄贾做事方便许多。

而且这几个月把与冰城机床的机床生产合作,与夏望光学的物镜生产合作,与中洲兵器、星航动力的固体、液体发动机合作安排妥当了。

又把水晶光电与天平线正式收入麾下,光连接器、光芯片设计已经开始进行。

只是逆光机器人的组建,与薇薇集团、夏礼集团、巨擎科技谈了很多次,都没有谈妥。

最后,紫光亲自出面谈了一次,仍然没有成功。

主要原因是大家都不相信逆光的机器人技术,更不认为逆光家的技术入股能占如此多的股份。

而甄贾与紫光商讨过后,觉得薇薇集团、夏礼集团、巨擎科技受罗斯家影响非常大。

逆光机器人是以后逆光飞船的核心产品和业务,甄贾可不想到时候被别人抓在手里拿捏。

这太不安全了!

所以两人明确逆光机器人必须由逆光主导,不会有任何让步。

薇薇集团、夏礼集团、巨擎科技三家巨无霸都是夏国甚至整个中洲一流的大家族,要想让他们向逆光低头,暂时仍然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合作,也必须保证他们三家的体面。

即使是以前有过松动的巨擎科技,最后也没有能获得家族许可,王永旭也没办法左右王家家族决策,只能先这样摞在那儿。

虽然三家自以为很牛,可这些夏国的巨无霸在紫光的眼里,却仍然只是些不起眼的毛毛鱼罢了!

逆光机器人的主导问题成了合作的死结,一时无法解开。

合作难谈,也就在情理之中。

……

好在逆光存储和逆光激光的产品让逆光在外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好评。

大量小家族、财团、商家主动上门寻求合作。

短短几个月,达成的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合作有近万项之多!

苏漫早就不是孤零零一个人了,她主导成立了逆光投融中心,专门负责对外投融资合作。

投融中心员工短短数月,就达到数百人之多。

苏漫还要负责董秘的职责,一时间,根本忙不过来。

甄贾意识到,是时候成立逆光投资,代替逆光投融中心。

并找一位有经验,信得过的投资总裁了。

只是一时也没有头绪,不知去哪物色这样一位特殊的,有经验,又要信得过的人才。

便也只能让苏漫先兼任着。

逆光虽然仍然谈不上超级大财团,但在夏国,甚至整个中洲,已经非一般财团可以比的。

除了西部中洲那家以石油起家的沙氏家族,其它家族财团,逆光均可比肩。

当然,对于逆光来说,最大的成就是,大家都认可了逆光在中洲的科技地位,隐隐已经有超越夏维的势头。

只是夏维与逆光本来早就联姻,两家公司的荣辱也早就连在一起,并不为大家所关注罢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