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夫子亲赐‘道理’

稷下学宫。

李易曾经说过一句话。

拯救儒道,狗都不干!

结果现在自己在干什么?

如果此刻他拥有自己身体的掌控权,那么他一定会在地面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惨”字。

为什么啊?

我到底得罪了谁啊?

究竟是这个世界有毒,还是我有毒?

现在遭遇背刺的方式,都这么花哨了吗?

李易感觉稷下学宫这个鬼地方,真是坑人。

前面他说了那么多话,但凡你要是闹出点动静,我肯定就一声不吭了。

结果毫无反应,给了他假象。

于是,一时没管住嘴,给许茂上了一课。

结果就悲剧了。

合着前面的那些沉默,都是攒着要给他来个大的!

李中内心无比哀伤。

完了。

这下子,是真的给仙门添麻烦了。

但是在许茂的角度,却是感觉李易无比的高大。

就好像是古之圣贤,从时光长河之中回溯而来。

那种风采,那种霸气,非圣贤莫属。

这一剑,终究是斩了出去。

没有锋芒,没有剑吟声。

这是儒道意志之剑,也是诸子精神显化的一剑。

剑落之时,天地皆白。

随后,稷下学宫之中,传出朗朗的读书之音。

这读书之音,仿佛自亘古而来,带着沧桑浩荡之气。

细细地去听,能够听到他们在念诵: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自李易说出来之后,便成为了所有读书人的明灯,照亮了无数人前进的道路。

李易自空中徐徐落下。

手中长剑,寸寸碎去,化作无数晶莹的白光,融入到他的身体之

而天空中,那一道仿佛封锁了整个世界的巨大锁链,则是在沉默了几个呼吸的时间之后,发出一连串咔咔咔的声响。

这是断裂的声音。

没有听错。

在许茂激动无比的注视下,这道锁链断裂了。

禁锢了儒道弟子的精神之锁,自此刻开始,被彻底的打破。

轰轰轰﹗

当锁链彻底碎裂,在天地之间化作虚无之后。

一道道文气,仿佛酝酿许久一般,在稷下学宫的每一个角落之中喷薄而出。

晦暗的天空之上,一颗颗星辰浮现。

遮盖了整个稷下学宫世界。

抬眼看时,亿万星辰闪烁着璀璨光芒,而在其中,有一颗最为璀璨,最为明亮的星辰,渐渐放大,占据了所有的视野。

光彩夺目!

这是……

文曲星!

儒道断绝,文曲星不现,但今日,它却自茫茫星海之中归来。

那绽放的光芒,是隔着星海传递而来的回应。

自文曲星之中,涌出无尽的文气。

与稷下学宫啧薄的文气交相呼应,整个世界都震动了起来。

“儒道复苏,儒道复苏了!”

许茂见状,惊呼。

就在儒道复苏的刹那,那一把仿佛要将整个书山劈成两半的仙门巨剑,立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咔咔咔!

一道道蛛网般的巨大缝隙,自巨剑中心扩散。

下一个瞬间,轰然破碎。

无数碎片洋洋洒洒地落在了地面上,失去了所有的灵性。

就在巨剑破碎的刹那。

仙门之中,那些站在金字塔尖的强者,霍然抬头。

此刻,他们正处在于一处万丈极渊之中。

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高不知凡几的大门。

其上有条条源气垂落,威严无比。

“儒道复苏了!”

“封印被人破去了!”

“这怎么可能?谁人能做到?”

众人抬起头,眼中露出迷茫,震撼之色。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儒道确实是被仙门给了致命一击,但那更像是补刀。

因为早在他们插下那把剑之前,儒道其实就已经衰弱了很多年。

当年大乾太祖,也曾经想要改变这一切,但是他都无法做到。

因为思想之争,这种东西,不是外人能够干涉的。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肯定是不行的。

在仙门看来,这个问题肯定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

毕竟,过去儒道鼎盛的时候,都无法解决思想之争。

如今儒道都沦落成了这样,还怎么可能解决?

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一巴掌。

儒道的突然复苏,在所有人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稷下学宫之中的许茂,显然是另一种心情。

他因为儒道的复苏而欢呼。

这将会为大乾的中兴,增强不少力量。

天地之间的文气,从来没有这么浓郁过。

整个稷下学宫,都在散发着神圣的光芒。

这才是他想象中,稷下学宫本该有的样子。

“儒道复苏,稷下学宫解封,自今日起,所有读书人将再无桎梏!"

许茂感受的非常清晰。

他体内的文气在沸腾,在欢呼,浩然正气的种子更是茁壮的生长。

毫无疑问,这就是奇遇。

亲眼目睹了儒道复苏的他,在这一刻,也得到了馈赠。

当然,得到最多好处的人是李易。

且不谈那像是发疯一般,疯狂往他体内涌动的文气,也不谈那一个个诸子的精神烙印,全部成为了李易身体的一部分。

就谈方才那一道东来的紫气,在斩去锁链之后,并没有消散,而是如星云一般凝聚。

最终,汇聚成了一个长条状。

然后,缓缓落在了李易手中。

这是一把戒尺。

看起来很是古朴。

戒尺之中,蕴含着一股威严的力量。

许茂光是看着这戒尺,都感觉头皮发麻,整个人都乖巧了起来。

“这把戒尺,莫非是夫子之物?”

他明显感觉到,手持着这把戒尺的李易,就好像变成了儒道的代言人。

根本无法违抗,必须对他毕恭毕敬。

这是一种在本能上,对于读书人的压制。

“这是夫子的戒尺……”

“道理!”

程夫子和王先生大笑,二人淡化了许多的影子,突兀的出现在二人身前。

“这把戒尺,乃是夫子当年所用之物,他就是持着这把戒尺,在稷下学宫讲学,之后才有我儒道之发展。”

“戒尺归你,代表着自今日起,你便是稷下学宫之主,天下文人之师!”

二人之前就早有猜测,觉得夫子迟迟不动作,肯定是有厚赐。

但夫子所赐,还是让他们吓了一大跳。

这把戒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象征着夫子亲临。

也就是说,李易从此说的话,就可以跟夫子相比了。

天下读书人若是违逆他,便是欺师灭祖!

与其说是厚赐,倒不如说是托付。

将整个儒道托付给一个年轻人,这是很不稳妥的举动。

但二人却觉得理所当然。

除了李易,谁人还配得上?

在他们眼里,李易几乎已经预定了夫子之位。

“程夫子,王先生!”

许茂看到二人,立即拜下。

他之前从未见过二人,但是亲眼一见,脑子里面却自动知道了二人的身份。

这是因为他之前读过二人所著的圣贤书。

一见亚圣,自然有感。

“不必拜我,我们是已经消亡的老朽罢了,如今见面,不过是要与李小子说几句话。”

王先生抚摸着自己的胡须,眼里满是笑意。

“说的好啊,老夫确实是一个腐儒,和你相比,实在是汗颜,儒道的未来在你的手中,希望你能够不辜负夫子的期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