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大战在即2

或者说不是嗅到。

而是他时时刻刻,就处在危险之中。

抬起头看看就知道了。

天空中有一朵乌云,随时在跟着他。

乌云之中,酝酿着血色的雷霆。

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劈落。

这就是天谴。

若不是星辰宗动用了仙器,为他暂时遮掩了天机,天谴早就爆发了。

一旦爆发,以他的小身板,肯定是扛不住的。

死是肯定要死的,就看是怎么死了,一个不小心,就是魂飞魄散。

头顶着天谴,就像是脖子上悬了一把利剑,卢枫怎能不小心、再小心?

“没有可是!”

但他的这种心态,孙令羽无法感同身受。

大战已经迫在眉睫,卢枫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现在的他,完全成了工具人,被裹挟了,必须服从于仙门的意志。

因此,孙令羽斜着眼睛淡淡说道:

“现在到了这个时候,冀王以为自己还有选择吗?”

“与其想那些有的没的,不如想想,接下来这场仗该如何去打!”

“只要战争胜利了,你自然能够活下来,若是输了,你只能死路一条。”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

卢枫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是闭口不言。

但他的心头,却更加沉重了。

不知为何,他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有传令兵飞骑到来。

“报!乾军出动了!”

卢枫闻言,眉头一挑。

“他们竟然要主动出击?”

他本以为,处于劣势的大乾,只能防守。

却没有想到,他们还没有出发,大乾先有了动作。

“禀大王,乾军没有侵犯我国边境,而是赶赴泾河,在河岸一侧,列阵扎营。”

传令兵说道。

“哦?”

孙令羽露出玩味之色。

“这是选定了决战之地啊。"

泾河?

卢枫不是个白痴,且很有战略眼光,稍一思索,便说道:

“泾河两侧,地形开阔,确实适合大规模战争,李易选在那里决战,是想一战而定胜负,且不伤及无辜……”

“但本王却觉得,绝不可让他如愿,我们可以完全不去管李易,而直奔空虚的郡县,攻城略地,屠城泄愤,到那时,他阵脚必乱!”

卢枫给出了最优解的方案。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兵法之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可跟着对方的节奏去走。

打仗不是过家家,占据主动权非常重要。

李易不是在泾河摆了阵势吗?

那就不去管他,我只攻打我的城池便是。

若是贸贸然的撞上去,那就是乾军以严阵以待,迎击冀军的长途跋涉。

此乃兵家大忌。

但卢枫的方案再怎么好,也没有任何用。

因为他不是做决定的那个人。

一道漠然的声音,传入到孙令羽的耳朵里。

孙令羽霎时,露出肃然之色。

“大长老传令了,就去泾河迎战!”

卢枫眉头一皱。

“什么?”

孙令羽不屑地看着他。

“仙门占尽优势,只管横推便是,什么攻城略地,纯属浪费时间,李易和姜承乾都在泾河,早早除掉他们,才是上策!”

“冀王你难道还不明白吗,你和你手底下的大军,不过只是个摆设罢了。”

“到了阵前,你们不必出战,且看仙门杀戮便是!”

卢枫闻言,只能沉默。

虽然他感觉到了羞辱,但很显然,孙令羽说的才是对的。

他的意志,决定不了任何事。

这种感觉,对于一个王者来说,实在是不好受。

他心里头觉得有些好笑,自己一辈子都想着称王,可是最终称王是称王了,但是却这么的窝囊。

这显然不是他的初衷。

但他能怎么办呢?

只能像是提线木偶一般,在仙门的命令下,登上了城墙。

然后拔出利剑,指着泾河的方向。

“出征!”

话音刚落。

天空之中便电闪雷鸣。

轰轰轰!

雷声轰鸣,无数乌云聚拢而来。

天发杀机。

一股毁灭般的气息,迅速笼罩了所有人。

这让卢枫僵住。

果然,讨伐大乾乃是逆天而行,现在姜承乾还没有失去天命,他这种举动,就是大逆不道的。

噼啪!

雷霆落了下来,但是就在到达半空的时候,却突然消失了。

这是因为和卢枫有关的天机被屏蔽的缘故。

天谴无法锁定具体的位置。

因此,只能消散。

但这并不代表天谴就会结束。

卢枫是没事,可是卢氏一族的人,就倒霉了。

他们本来就劫气缠身,在天道眼里,属于是上了黑名单的人。

如今天谴降临,他们自然是首当其冲。

一时之间,天雷轰鸣。

无数雷光涌动,大地之上,所有与渤海卢氏有血脉牵连之人,全部被天谴劈中。

他们就连惨叫声都没有发出,就直接变成了飞灰。

这一幕,显然给此次出征蒙上了一层血丝。

所有冀国的文武百官,世家大族,全部震惊的看着完好无损的卢枫。

卢枫没事。

卢氏一族完蛋了。

这肯定不是什么意外。

“卢枫居然如此狠毒,连自己的宗族都可以牺牲!”

众人心头一震,看着卢枫的目光,更是带着一种警惕。

此人当真是歹毒,世间含有这等歹毒之人!

卢枫大笑。

家族全部覆灭,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了孤家寡人。

这一幕,让他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只是这笑声之中,充斥着悲伤和自嘲。

“出征!”

他再次发令。

呜呜呜!

号角吹响,大军缓慢的出动,朝着泾河而去。

战争虽然在此刻才爆发。

但在数日之前,战争的阴云就已经笼罩了冀州大地。

......

冀州,三山郡长平县虎头村。

此地,位于冀州边缘地带。

村子的地址,就在半山腰上,因为村口的地势,形似虎头,因此得名虎头村。

虎头村的位置并不好。

半山腰上可供耕耘的田地数量本就稀少,因此他们平日里家庭的主要来源,其实是山货。

所谓山货,指的就是大自然的馈赠。

比如说药材,人参、灵芝等。

比如说食材,野菜、蘑菇、竹笋等。

亦或是野味,兔子,野猪。

总之,山民的生活,素来都很困难。

这一日,虎头村的一行人,兴高采烈的从山里头出来了。

他们的收获很好。

除了一些野菜,野果等,居然还有三头野山羊。

这是一家三口,一公一母两只成年羊,还有一头小羊。

现在都已经被宰杀了,猎户们扛着回村,得到了全村上下的欢迎。

这种收获,在以往可是非常罕见,野山羊别看没有什么进攻性,但是却非常警觉,想要捕猎他们,往往要花费巨大的心力才有可能。

有这三头羊,全村人在未来几天,都有肉食可以吃,肉汤可以喝了。

领头的猎户,叫做陈大山。

村里人称呼他为大山叔。

“不愧是大山叔啊,这一出马,就打回来了三头羊!"

“有大山叔在,咱们村不缺肉吃了。”

“大山叔威武,下次打猎带上我吧!”

村民们纷纷和陈大山打招呼,一些小年轻,更是如看待偶像一般看着他。

陈大山在村民眼里,可是个有本事的人。

他还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是村里最好的猎户。

后来从军多年,前些日子,因为年纪大了,被军队裁撤下来,回到了村里。

刚一回来,便组织了村里的猎户,形成了一支狩猎队。

每次出去打猎,总能带回来不少肉食。

面对村民们的问好,陈大山回应的有些敷衍。

他的目光四下寻找,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眼里立即爆发出了光芒。

他三步并做两步的走上前去,开口说道:

“我回来了,家中无事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