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適戍渔阳

咸阳惊变,连坐杀戮者无以计数。

十二位公子被戮杀于咸阳市中,为万众所观。

消息没有封锁,很快就传遍天下。

吴广听说这件事时,只感觉头皮发麻。

“先杀忠心大臣,后灭兄弟姊妹,这秦二世真他娘的是个狠人。”

吴广忍不住骂了句脏话。

这事真的太狠了。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秦二世的做法都是极为少见的。

你说杀兄弟也就算了,毕竟同为秦始皇血脉,诸公子对秦二世的皇帝之位会形成威胁。

可你杀那些公主干嘛?

难道她们也会篡位吗?

“所以后世有人给秦二世翻案,说秦始皇的遗诏就是让他来做皇帝。若真是这样,秦二世这样搞大屠杀是疯了吗?杀光名将能臣,又自灭宗族兄弟,这叫奉诏继位?如果秦始皇真的将他立做继承人,这眼力也是没谁了。”

吴广摇头感叹。

不仅是他,整个天下只要听闻这事的人无不私下议论纷纷。

有感叹者,有哀怜者,也有暗中叫好者。

原本就不稳固的关东之地再度暗流涌动,各地六国遗族相互勾连,豪杰藏于山野,待势而非。

在这样的情况下,位于咸阳帝都的二世皇帝再次有了新动作。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为了地位稳固,他杀尽兄弟姊妹,心头不免有些惶恐。

二世皇帝居于秦宫,夜间常多梦。

或是梦到秦始皇愤怒的声音,或是看到长兄扶苏那双冷漠的眼睛,亦或是见到兄弟姊妹们狰狞染血的亡魂向他讨要说法。

这渭北秦宫,睡得不安稳啊。

当月,二世皇帝再度下诏。

“先帝以咸阳宫室鄙陋,不配皇帝之尊。故营造阿房宫为室堂。尚未建成,遇先帝崩殂,故朕罢阿房事,复土骊山。今骊山事已大毕,而阿房宫未就,若不完工,岂非章先帝之过乎?”

一声令下,大批刑徒、民夫转修渭南的阿房宫。

诸公子、公主尸骨未冷,二世威风正盛。

朝中群臣皆俯首听令,没有人敢在这个风头上谏言。

就连李斯、冯去疾等老臣也过得战战兢兢。

亲生的兄弟姊妹都能大肆屠杀,更别说是他们这些臣子了。

而那些刑徒、民夫长期服役,每日如同牛马般被驱使,许多人难以忍受这样的生活,私下勾结,都想着找到机会,逃离关中。

其中一个叫做英布的六人,常和刑徒中的头目、民夫中豪杰多有交往,趁着一個机会带人逃亡,入于江中为盗。

像英布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刑徒、民夫中出现许多逃亡闹事者,使关中之地略显混乱。

二世皇帝又下诏征发天下材士五万人入关守卫咸阳,下令教习射箭,一做护卫,二为威慑。

因为聚在咸阳这一带的人太多了,咸阳仓的粮食不够使用。

二世皇帝诏令从各郡县征调粮食,输送咸阳。

同时为了保障粮食够用,他还命令所有负责转运输送的人都必须要自带干粮,不准吃咸阳三百里之内的任何粮食,违令者重惩。

这几道命令下来,黔首负担更重,怨言四起。

秦廷对此则以严法约束,用法日益残酷,敢言不满者尽数诛之。

二世皇帝一顿操作下来,天下局势越发震荡。

吴广身在陈郡阳夏县,对此就多有感触。

“皇帝御中发征,咱们太康乡这次就征了十人,说是要从郡里运粮食到关中去,路上得自带干粮,真的太难了。名单一下来,朝阳里那边就有人连夜逃亡,留下妻儿老小被官府收监为奴。黑水里还有人一家全上吊自杀,据说自杀前一天,还给周围邻居说他们想念楚国在的时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