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捉) 葛家村

炖肉的香气弥漫, 徐秀越这次却没有给刘大娘家送一碗。

升米恩仇的事她知道,这要是送习惯了,哪天自家吃肉没送,邻居都做不成了。

不过徐秀越还是喊徐氏去刘大娘家花钱买了十来个鸡蛋, 煮熟了炖肉的时候放进去, 卤蛋格外入味, 也算给刘大娘家一点进项。

在各种香料的加持下,何家这顿肉比上次更香。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炖的烂乎乎, 瘦肉吸饱了油脂变得软糯,肥肉去油后香而不腻,排骨直接脱骨, 剁碎了卷上张氏烙的粗面大饼, 一个字——老香了!

徐秀越喜欢吃卤蛋,便切碎了夹紧肉里, 肥美的肉汁混杂着蛋黄的清香,偶尔咬一口滑嫩的蛋白,入味又不腻,简直简直了!

何三郎一口气炫了七八个不待停。

好在这次徐秀越有准备,肉买的多, 面也买了不少, 饼也喊张氏多烙了几张,她也是想看看, 何三郎的上限在哪里。

许是经过了分糕点,几个小的也不像原先那么怕徐秀越了,各个吃的很积极,最积极的就数田氏了,她仿佛要把自己错过的那顿补回去, 最后吃的人都快走不动道了。

而何三郎,在众人吃得肚皮溜圆之后,他风卷残云地打扫干净了战场,末了还用最后一个饼刮了刮不多的汤底。

徐秀越看他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咽了下口水。

她一直数着,何大郎吃四个饼就撑了,何三郎一个人吃了十二个,每一个里面都加了满满的肉馅。

这真是……养不起啊。

徐秀越想起前世兴起的吃播,想着不如让三郎坐在自家摊前表演吃肉夹饼,或许会吸引不少人来买。

这一会功夫,何三郎又喝了一碗略咸的肉汤。

徐秀越看的咋舌,不由想,他们家这个小本生意,准备的肉饼够何三郎一顿吃吗?

算了,还是等她有钱了再尝试吧。

待众人消化了会功夫,徐秀越这个唯一没吃撑的人开口道:“你们觉得咱家做的这个肉卷饼咋样。”

何三郎当即表态:“好吃!我还能再来十个!”

徐秀越:……

何大郎看了一眼徐氏,他知道因为早上徐家来人闹了一通,徐氏到现在心情都不太好,便夸赞道:“我娘子的手艺肯定好。”

徐氏闹了个红脸,田氏这个没怎么干活的向来嘴甜,也咋呼开:“大嫂的手艺,比那镇上酒楼的都强!”

徐秀越视线看向沉默的何老二一家,问道:“二郎觉得咋样?”

何二郎向来是家里的隐形人,干活有他,好事没他,这次却没料到徐秀越专程问了他一句。

他看了徐秀越一眼,声音低沉言简意赅:“好吃。”

张氏瞅了何二郎一眼,似是怕徐秀越嫌弃何二郎话少,忙跟着添了一句:“我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几个小的自然也是说好,就连眼高于顶的何四郎都难得夸赞道:“此饼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徐秀越瞬间对他的状元不抱希望了。

不过对卖卷饼这事,徐秀越信心满满:“既然大家都说好吃,那咱去镇上摆摊卖卤肉卷饼试试!”

这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徐秀越没穿来之前,生活靠的就是种地种粮,老天爷赏饭吃就多攒些,日子不好过就勒紧裤腰带。

做买卖,那是有钱老爷才敢做的,毕竟——

“娘,能好卖吗,卖不出去可是要损不少钱。”

何大郎向来是安稳性子,第一个出声表达了担忧。

何三郎却不这么想。

“大哥,饭肉哪有浪费的,卖不出去咱拿回家,我保证吃光!”

徐秀越:想打死这个饭桶。

好在饭桶何三郎也不是只想着吃,他道:“大哥您说,咱家一年到头种地能得多少钱?就这几天的两顿肉,还是娘从阎王殿里学来的本事换的。

这些钱要是攒起来,那就是死钱,不会变多,要是拿来摆个摊,说不定能赚回更多,再者说了,咱们哥几个总不能还靠老娘赚银子吃肉吧?!总得有个自己的营生!”

这一番话说到徐秀越心坎里去了,儿子大了,得学会自己赚钱让娘咸鱼躺了。

“再说,就算赔了,娘动动嘴皮算算,钱不就又回来嘛!”

徐秀越:……

还是得打死。

也不知道何三郎哪句话触动了大家——徐秀越估计是最后一句——一家人都赞同了摆摊。

徐秀越就让何大郎何二郎负责进货,买些肉面,她打算后天早上先试营业一次,所以也没跟镇上的屠户商量合作。

卤肉需要小火炖许久,有些费柴,徐秀越安排张氏跟田氏负责捡柴火。

何四郎负责教几个小的认字。

而她嘛,暂时还没躺平,下午她得跟何三郎去一趟搁家村,除了要找木匠做个大泡澡桶,还得定个板车。

饼可以拿棉布包好,还省得失水变硬,卤肉也得买个合适的大缸或是桶装着。

不过古代的材料就那么几种,笨重的很,好在家里的郎力气不小,先劳累一天试试看,若是能做起来生意,她要考虑买个牲口了。

其实最好是像薛家包子铺一样,在镇上盘个铺子,前面卖肉夹饼后面住人,不过徐秀越还没想好。

再者说她觉得,镇上的人流量就那些,恐怕赚不了太多,要买铺子,倒不如去县里或是更繁华的地段看看。

走一步看一步吧,徐秀越手中的银子不多,几个郎头顶也没见发财的财气,铺太大她怕亏。

徐氏用早上的药渣底又加水熬了,徐秀越喝完就准备进屋睡觉。

田氏瞧见徐秀越进了屋,拉着何三郎也进了自己屋,开口就问:“啥叫娘动动嘴皮子算算就来银子,早上你跟咱娘去了,瞧见咱娘咋弄到银子的没?”

何三郎看她一眼,这家里除了晚回来的田氏,其实都知道徐秀越是怎么赚钱的,可田氏以为徐秀越赚钱的法子是秘密,于是谁都没问,就憋着等何三郎回来问他。

“你想知道?”何三郎嘴角翘起,“那可得把你相公伺候好了!”

“死鬼!”

午睡活动之后,田氏还没忘记,又问了何三郎一遍。

何三郎心满意足,也不再绕弯子,直接说:“娘早猜到你要问我,让我告诉你——”

“啥啥?”

“不告诉你。”

“啥玩意?!”

不知道是药物作用还是吃饱了,热气从腹部直往四肢百骸冒,以至于她直接睡了一个半时辰,醒的时候还迷糊着想继续。

不过为了泡澡桶,徐秀越还是挣扎起床,推门出去,就见何村长正在院里跟三郎喝茶。

家里久违的安静,大朗二郎去了地里,徐氏张氏去侍弄菜园,田氏送肉回了娘家,几个小的在西厢跟着四郎认字。

于是徐秀越这边一出声音,村长跟何三郎都立马发现了。

短短几天,何村长头顶的发根已经白了一片,他朝徐秀越拱拱手:“又来求嫂子了。”

徐秀越已经知道他来做什么,笑道:“一个村的又是本家,说什么求不求的。”

何村长脸上却不见笑容,叹口气道:“青哥儿订了跟葛家姑娘的亲事,我是来求嫂子给算个好日子成婚。”

说罢何村长拿出个小小的红布包,里面应该是装的铜钱。

徐秀越前世见过村里求算婚事的,都要包成红包送来,所以也没推辞,接过来揣进袖里,问:“八字带来了吗?”

“带了。”

徐秀越手指掐算了半晌,蹙眉认真思索。

八字算婚期不难,难得是如今何家跟葛家都等不起,可两人的八字上看,近几个月都不算平稳。

那也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了。

“也不瞒老弟,单看八字来说,明年七月里才是最好的日子。”

何村长摇摇头,叹气道:“嫂子你看还有近些的日子吗,不求最好,但求无过吧。”

徐秀越点点头:“最近的,七天后就有个日子,虽说不旺家,好歹宜嫁娶,平顺,

再远一些,到下月初,还有二十多天的样子,也是好日子,虽说旺家的征兆,可内里藏凶,我却不太建议老弟选这个。

若是再远,就要至少半年后了,老弟你看……”

何村长蹙眉思索:“七天……”

七天是太急了,谁家嫁娶都要最少准备半年,何况搁家村已经有了那姑娘大肚子的传言,要是急急忙忙娶进门,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徐秀越看了眼他的神色,又道:“那姑娘等的已经够久了。”

何村长这才下定了决心,长叹口气:“七天就七天吧。”

定下来后,何村长仿佛了却了一件心事,脸上也终于带了点笑:“到时候老嫂子一家可要去喝杯喜酒。”

“一定一定。”

老村长走了,徐秀越也带着何三郎往葛家村去。

葛家村不远,但也要些路程,徐秀越拄着拐杖走了一会腿就酸了,最终还是趴到了何三郎背上。

何三郎背着徐秀越,脚步完全没有受阻,甚至因为不用迁就徐秀越的脚程,还快了几分。

一进葛家村的进士牌坊,徐秀越就感觉到这里同他们村里的不同。

上溪村外人都叫何家村,因着大部分是何姓人家,外来人家比较少,也是因此,人口也少。

葛家村虽然叫葛家村,但多年前就收了不少逃难的外姓人家,这些人家虽然穷,但人数不少,这样就壮大了葛家村的大小。

也因此,何家村的人家除了个别富裕的,大多屋子看起来都差不多,而葛家村,只能外貌就能看出贫富差距很大。

牌坊建在葛家村入口处,算是外围,不过越靠近牌坊的,好歹还是建成的泥巴墙院落,往里就变成了破旧茅草屋,再往里走,又是泥巴墙院落。

等到了葛家村略中心的位置,院子更大,修缮的也更好,甚至还有两三栋青砖瓦房矗立,看得徐秀越十分眼馋。

何三郎也眼馋,他来过葛家村几次,跟徐秀越介绍道:“这家是葛家进士的老家,那边那家是葛家有名的神婆葛婆子的房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