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高端局的第一波交手(2)

张安平向老岑讲述第一阶段的计划之际,“时髦”商人打扮的徐百川,出现在了法租界的华格镍路上。

手下指着不远处轻声说道:“区座,詹震山就住在那里。”

徐百川慢悠悠的将礼帽取下,边打量四周边问:“确定人在里面吧?”

“在里面。”

“在这等我!”

撂下手下,徐百川拎着文明棍,慢悠悠的走向了詹震山的住处。

因为杜越笙的杜公馆就在华格镍路180号,不少青帮人士出头后便会选择在这一大片区域内安家,挂着杜越笙徒弟名头的詹震山,自然也将家安在了此地。

上海沦陷后杜越笙离开了上海,詹震山为立人设,更是装模作样的主动担负起维护杜公馆的任务,倒是在青帮中收获了不菲的声望。

詹震山被日本人抓了又放,张安平借此坐实了此人通日的名头,但詹震山耐心很足,用了小一年的时间,通过种种手段洗去了这份污名。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前段时间冒死掩护了多名被日本人抓捕的热血学生。

但事实却是他掩护的这七八名学生中,有一人是正儿八经的日本间谍,另有一人也是数宗忘典的汉奸——盯着他的上海区义不容辞的坏了他的计划,但詹震山也借此达到了彻底洗去汉奸名声的目的。

张安平之所以不解决他,主要是因为对方有杜越笙徒弟这层身份傍身,贸然除去此人,只会引起青帮的反弹。

他不洗去汉奸名声还好说,现在洗去了汉奸的名声,当然得一刀子砍下去了!

这也是张安平让徐百川先找詹震山的原因。

自称张安平大腿挂件的徐百川,自然不是真的挂件,此时的他便单枪匹马闯到了詹震山的大营。

门口,詹震山的手下拦下了徐百川:

“潘先生?”

这是青帮的切口,取自“出外姓潘”的意思——出外姓潘,是表明自己是青帮人。(青帮祖师潘钱翁。)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切口,若是应下来,接下来便有接连好几个暗含切口的问询以验证身份。

徐百川自然是知晓这些切口的,但他并没有对切口,而是客客气气道:“请禀告詹先生,鄙人是自西南而来,特来拜会詹先生,没有伪帮(冒充在帮)之意。”

守门的青帮成员打量着徐百川:

“西南?”

很明显,他没有反应过来。

徐百川轻声道:

“渝,山城。”

此人这才反应过来,怀疑的看着徐百川,稍作犹豫后说道:“你等等!”

向同伴交代几句后,此人飞速的冲向了屋子,不一会儿,一身中山装的詹震山就带人匆匆从屋子里快步出来了。

“先生快请进!手下人不晓得规矩,怠慢先生了!”

詹震山的态度十分的热忱。

徐百川心道:你是不是感受到了肥羊上门的味道?

话说,他还真的能理解詹震山的“热忱”,想想吧,身为日本人,自幼却生活在东北且完全就是按照国人习惯来培养的,到上海后又费了极大的力气成为了三大亨之一的杜越笙的徒弟。

结果呢?

上海沦陷,本该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结果因为自己人的一个失误被抓了,放出来后莫名其妙的背上了汉奸的名头——花了小一年时间终于“自证”清白,终于等到了“贵客”上门。

这时候能不热情吗?!

徐百川矜持的点点头,客气一声后才在詹震山的陪同下入内。

自带的官僚味道让詹震山狂喜,没错,就是这个味道,绝对是重庆那边的!

在詹震山的陪同下来到客厅,詹震山喝退左右后,询问道:“先生是从西南过来的?”

徐百川点头,自报家门:“鄙人徐文举,在戴老板手下做事,初至上海,听闻詹先生义薄云天,特来拜会。”

“义薄云天称不上。”詹震山内心狂喜。

戴春风的人!

军统的人!

他强忍着激动,强迫自己快速冷静下来——此人自称是军统,是真是假?

若是真,所为何事?

若是假,又所为何事?

压下心中的疑惑,他说道:“前人(家师)跟戴先生是结义兄弟,你我老大(平辈间称老大)之间,我便有话直说——徐先生既然来沪想必是身负重任吧?可是需要帮助?”

“詹先生快人快语,那徐某也就不扭扭捏捏了。”徐百川神色变得凝重,他道:

“恒社,似乎跟我军统上海区有矛盾?”

恒社,是杜越笙建立的。

本质上它就是一个属于青帮的帮会组织,但恒社的宗旨跟青帮传统的宗旨有区别,所以恒社在建立后快速的发展了起来,并得到了一大批社会精英阶层的加入。

这些加入的社会精英阶层,包括政客、律师、记者、医生、教师等自由职业者,还有一些工会力量的领导人,甚至还有军官。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加入,青帮的声势由此更大不说,也奠定了杜在青帮中的绝对权威。

上海沦陷后,杜越笙带着嫡系心腹去了香港,但依然有不少恒社的骨干留在上海——詹震山虽然另立了门户,但自身恒社的身份并没有取消,徐百川以这个理由找他,倒也是合乎情理。

而恒社跟上海区有矛盾这件事,源头是张安平反手坑了孔家的鸦片,和孔家沆瀣一气贩卖鸦片的恒社因此损失惨重,再加上徐百川去香港取证中不免对恒社成员下手,导致这疙瘩越发臃肿了。

“徐先生来上海是为了此事?”詹震山露出不悦之色,但心里却认可这个说辞。

“詹先生,杜理事长(杜越笙为恒社理事长)和戴老板乃是结义兄弟,恒社跟军统之间,没有解不开的结,况且现在局势如此,身为国人,更当团结齐心,一致对外,詹先生以为呢?”

詹震山义愤填膺的说道:

“徐先生,这件事究竟如何,戴老板应该心里有数!伱扪心自问,自淞沪之战伊始,我恒社何曾拖过一步后腿?但上海区,可不拿我们当自己人啊!”

“我们又不是共产党,军统这般作为,实在是让人寒心啊!”

徐百川忍不住在内心大骂,你个小日本鬼子,他吗懂的还真多!

干笑两声然后,徐百川改了称呼,道:“詹兄,据我所知,此事上海区也不是冲着恒社而来,这件事说到底,是上海区失礼在先。”

“不瞒詹兄,我此次前来,就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我希望能撮合撮合詹兄跟上海区。”

詹震山看着徐百川突然间失笑:

“徐兄,常言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徐兄怕是另有打算吧?”

他似笑非笑的看着徐百川:“更何况徐兄怕是拜错庙门了!你们上海区,打的是我师父的脸,我这个做小爷门(晚辈)的,可不能替我师父做主!”

徐百川心中暗笑,狐狸的尾巴露出来了吧!

饵在这呢!

“杜理事长那边詹兄不必在意,我们戴老板自会亲自赴港给杜先生一个交代!”

詹震山心念急转中正色说道:

“徐兄,你我二人既然以兄弟相称,那我也就明人不说暗话——军统,是不是需要我恒社帮忙?”

他故意叹了一口气:“换做过去,你军统打我师父的脸,这梁子,师父纵然是愿意解开,我这做徒弟的也咽不下这口气!”

“但此时终究是国难之际!国仇远大于私利,若是为公利计,我愿意说服同门,国仇当先!”

说得比唱的好听!

徐百川心里吐槽,面上却激动道:

“詹兄高义!恒社高义!真是愧煞小弟啊!”

马屁之后,他神色郑重说道:

“不瞒詹兄,根据委员长之指示,戴老板有意建立【上海统一抗日委员会】,旨在统一在沪的力量齐心抗日!实不相瞒,戴老板有意聘请杜理事长出任主任委员一职!”

“我此番前来便是为促成这个委员会的建立!还请詹兄不吝帮助!”

【上海统一抗日委员会】是真的要成立,拉拢杜越笙进入也是真的,宗旨也没有错。

但此时,这却是徐百川根据张安平的布局,丢出来的一个饵。

【上海统一抗日委员会为作者改名,本来称呼应该是“上海党Z(正)统一委员会”,规避下风险。】

詹震山心中一惊,国民政府的目的从这个名字中就能看出来,他第一反应便是:

决不可让这个委员会成立!

“戴老板真的是高瞻远瞩!”詹震山一脸的感叹:“自上海沦陷以后,一直是各家过各家的,中统、军统、恒社、同门、地下党,向来是各扫门前雪!”

“若是能成立一个统一协调的委员会,确确实实有益于团结抗日!”

徐百川先道:

“上海统一抗日委员会,可容不得共党——”

表明了立场后,他才大为赞同的道:

“詹兄说得对!一旦上海统一抗日委员会,我们必能爆发十倍之力量,重创日寇!”

“徐兄,此事我詹某人应下了!我马上联系恒社诸位老师太(尊敬长辈之意),游说他们。”

两个心怀心思的“叵测”之辈,又开始了言辞诚恳的相互“认可”,恨不得接下来杀公鸡、喝血酒、点黄纸拜把子。

……

张安平向老岑介绍完自己的计划后,老岑思索起来。

他是个老地下没错,地下工作他可以完美的完成,但涉及到这种布局方面,就是他的弱项了。

而这恰恰又是张安平所擅长的——这也是他主动卸去二号情报组负责人,甘愿做明面上“傀儡”的缘由。

张安平不是吃亏的性子,布局方面又极擅长,再三思索后,岑庵衍道:

“安平,此事就按照你的想法来,若是需要组织帮助的话你跟我说,我负责协调!”

张安平摇头:“国民政府年前的五届五中全会就通过了《防止异党活动办法》,我现在更是防共委员会的核心成员,现在已经不方便跟组织联手了。”

岑庵衍默然,对于国民政府的操作,他真的看不懂!

“对了,前几天大姐陪首长来沪,大姐让我代山东纵队的同志谢谢你!”

“要不是你提醒,山东纵队的同志在博山县太河镇那边会吃大亏的!”

“这是我应该做的。”张安平显得平静,但却内心激动异常。

历史上,今年的三月份,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前往鲁南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队伍在太河遭遇了忠救军第五纵队的伏击,这些本该在抗日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先烈,没有倒在日本人的枪口下,却倒在了国军的枪口下!

这便是【太河惨案】!

而因为张安平早早将沈鸿烈的态度传达,山东纵队那边有了防备,太河镇屯住的忠救军设伏的打算被识破,双方只是发生了交火,并没有酿成历史上残酷的惨剧。

而事后经过秘密调查,确认了忠救军是蓄谋伏击的!

这也是钱大姐特意代山东纵队的同志感谢张安平的缘由——当时在太河镇路过的我军队伍中,可是有上百名山东纵队的中高级干部啊!

“老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上海会非常乱,你保重!”

“我知道的,你也保重!”

明明是很正常的同志间的关切,但张安平这“逆子”,关键时候非得闹幺蛾子:

“大爷,人家走喽哦!”

岑庵衍的脸,瞬间黑成了碳。

女装的张安平扭动着风骚的屁股,离开了岑家,在经过邻居家的时候,他还骚里骚气的嘀咕:

“臭男人,举都举不起来,还找老娘上门!弄得老娘浑身不得劲!呸!”

坐在家里的岑庵衍虽然没听到张安平的嘀咕,但他肯定张安平这混蛋玩意肯定又给自己强化人设中。

【张安平,你、你、你大爷!现在连床都不摇了!】

将女装卸掉,重新恢复大丈夫之身的张安平晃了晃不得劲的身体,驱车向明家杀去。

半路给明楼打了个电话,本是为喊明楼出门议事的,结果接电话的明镜说明楼在打扫祠堂。

张安平一听马上就意识到在外威风凛然的明副主任可能又跪祠堂了。

他马上说没事,白天了再汇报,然后兴冲冲的撇下车,鬼鬼祟祟的秘密潜入了明家。

嗯,他要笑话笑话明楼。

磨到明家小祠堂外,伸出半个脑袋透过窗户一看,果然,在外三条龙的明家兄弟,这时候全都耷拉着脑袋跪在小祠堂里,被明镜挨个指着鼻子收拾。

听了一阵墙角才听明白了缘由:

明台被松室良孝收为了学生!

他之前跟冢本就走的近,后来在关键时候替日本人堵住了林楠笙,由此结识了松室良孝,几番接触后,松室良孝看上了明家的影响力,和明楼一番交谈后,将明台收为了学生。

三兄弟默契的瞒着明镜,但今天在土肥原的欢迎晚会上却被明镜逮了个正着,回到明家后明镜一发飙,明台便不讲义气的将明楼给卖了,咬死说是大哥让他“认贼作师”。

明镜愤怒的收拾了明楼一通,明诚跟明台看不下去,出于兄弟义气帮大哥分摊火力,然后……

一齐跪下后被打进了小祠堂。

本是为看笑话,可笑着笑着张安平却心酸起来。

一家姐弟四人,都是热血的抗日战士,都是忠诚的我党骨干,但为了隐藏身份,做弟弟的却不得不隐瞒姐姐。

一声轻叹。

又想到自己跟妻子、儿子都在上海却不得相认,张安平又是一声幽幽的叹息。

无言的躲在窗边,一直等着明镜被兄弟三人哄好后撂下一句“你们再跪一个小时”离开,他才贴到玻璃上悄悄向明楼发出暗号。

通过有序的暗号确认这是自己两重身份上的上级张安平后,明楼便将警惕的两个弟弟打发了出去:

“你们去守外面。”

等明诚和明台出去后,他才打开窗户,将张安平这个不速之客给放了进来。

“等下,我先给明老爷子上柱香。”

(不好意思,狗作者目前情况不太对,感冒or阳才好,本以为能发愤图强,结果已经连续两日彻夜失眠了,躺床上睡不着的那种。前晚失眠一宿,次日浑浑噩噩,迷迷糊糊睡了四个小时。昨晚被强迫早睡,结果又是一宿无眠。)

(今天我索性死熬,看晚上能不能睡着。)

(好消息是失眠的我又准备了一堆的细纲,但坏消息是码字效率堪忧。愁死我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