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自有人乐意

可是他不同,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御史,只要他能抓住这次的机会,让文相记住他,让朝中清流记住他,自有光明前途等他。

至于说得罪了皇帝,得罪了当朝太子,当御史的想要得到皇帝青睬,那才叫做梦呢。

想到这里,刘靖臣在暗中叹息,孔清着实有些老了,没了当年那份勇往直前。

要放以前,就算文昭然不派人过来,孔清都能亲自出马弹劾皇帝昏聩!

现在这人嘛,可能是有了进内阁的想法,孔清有点不敢得罪皇帝了。

毕竟内阁的阁臣除了百官推举之外,还必须有皇帝点头。

孔清现在已经站在文昭然一系里,还算挺重要的人手。

以文昭然对孔清的欣赏,百官推荐阁臣的名单上,一定会有他的名字。

然后孔清就剩下最后一步了。

皇帝首肯。

问题来了,孔清若是上表弹劾,不用问,皇帝必然气极。

皇帝都对他生气了,孔清入阁之梦,是半点可能也没有了。

刘靖臣猜到了这一点,可问题是,孔清从头到尾就没想明白。

他想入内阁,人家文昭然凭什么欢迎他啊。

像礼部尚书刘子奇,对文昭然言听计从,办事也精心。从来不像孔清似的,得文昭然推一

步,走一步。

人家眼里有活,都不用文昭然放话,刘子奇就能冲锋在前。quwo.org 橙子小说网

有这样的人在前,孔清再如保,也排不到人家前头去。

所以,得罪皇帝,得罪太子,在刘靖臣看来,不失为一条结交百官的康庄大道。

诚然听从文昭然的命令弹劾太子,逼着司徒剑南入城,会得罪皇帝,得罪太子,以至于前途无望。

但他却忘了,得罪皇帝后,他能得到满朝官员的感谢。因为文昭然借他之手发作,目的就是将司徒剑南手里的银子送进国库。

想想看,国库一旦有了这么多的钱,自然要是发下去,给各级官府使用的。

比如说兴修水利,比如说赈济灾民,兴教兴学,招募士卒等等。

这些事都是要花钱的,各官吏在将钱花到正事之余,自然也能从中捞上一笔。

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么多的人从国库里得利,难道这些人能忘了他孔清不成?

这便是孔清对于百官的恩。毕竟没有孔清冲锋在前,这钱也进不了国库啊。

可能有人说,以元康帝对太子的喜爱,天下早晚会是太子的。

得罪了太子,比得罪了当朝皇帝还要严重。

可在刘靖臣看来,太子此时的势力并不算大。

朝中

依然还是以前的世家文人派系,和武臣勋员派系为主。

前者是以文昭然和四皇子为首。

后者是以陈籍和大皇子为首。

至于说齐国公司徒长空,他们属于中立的保皇派。

像司徒剑南,皇帝让他进锦麟卫,他便进了,哪怕此举会影响他未来的前程。

齐国公府由上到下,没有一个人会反对。

因为这些人忠于的是龙椅上的皇帝。

司徒长空作为大康活着的军神,打过的战局无数,胜多败少。

但是皇帝不乐意让他带兵,还觉得他在大康军队里的影响过大,于是高高封个国公爵。

都不用皇帝暗示,司徒长空就退回齐国公府,一般情况都不出府了。

如此一来,司徒长空手里兵权,算是交给了朝廷,交给了皇帝。

当初唐安跑京城来折腾,怂恿太子立功勋,下江南赈济灾民。

这种时候,没人看好唐安和太子二个小孩子。

又是皇帝指派,将司徒剑南派到了太子麾下。令其帮扶太子,保证太子的安危。

司徒剑南二话没说,就去了江南。

等到他压运银两入京,在太子说明,这银子是给皇帝的。他便兴夜兼程,以最快速将银子运进京。到了京城后,谁也不找,直接给

皇帝去信,和皇帝商议,这些银子该如何入库。

可以说,司徒一家很忠心,是保皇堂。

也就是说,司徒氏根本不是太子的人。

太子手里有谁呢?高飞英算一个。因为此人受封太子少傅,是皇帝明确点出,给太子的军方人士。

再就是唐安了。

商户子唐安,在朝堂上根本没什么根基。

再有就是七公主了,这位七公主刘靖臣有耳闻,可七公主再厉害,是元嫡所出的公主,陛下对其极宠爱。可七公主也上不了朝,当不了封疆大吏。只能在私下里帮着太子做一些小事。

就这样的太子,又能将孔清如何?

太子梁乾连自己屁股下的椅子都没坐稳,还想对付御史台,这不是天方夜谭嘛。

那小太子巴结孔清还来不及呢,怎敢轻易开罪御史的嘴!

刘靖臣心里鄙夷着孔清的患得患失,却没敢说明。

他能说什么呢?

说孔大人,您别在意得罪皇帝这一中,进不了内阁就进不了内阁吧。反正文相也没打算让您进阁。

这话一出口,刘靖臣直接可以回家吃自己了,他再是孔清的心腹嫡系也不好使!

刘靖臣转转眼珠,建议道:“大人,要不大人您的折子,由下官上吧。

下官

可以顶在第一线,大人您只要出面帮着下官说几句话,不叫陛下直接将下官拖下去就行。

反正文相要的只是一个借口,无论是由谁出面都可以。”

孔清挺心动的,他犹豫了一下,“这……

还是到时候再说吧。

文相亲口吩咐的事,本官还是要做的。”

刘靖臣想了想,道:“大人可是觉得下官职小位卑,弹劾太子的份量不够?

可有文相在,大人您根本不需要考量这些。文相让咱们弹劾,只是想要一条借口,能将司徒剑南调离营盘。有下官出头,这借口已经有了。

大人出不出面,已不重要。”

孔清想了想,依然有些迟疑。

“还是算了,文相亲自派人过来通知,本官要是连面都不露,文相必然会生气。

靖臣你的心意本官领了。

这样,你等本官出面后,你再站出来接着弹劾司徒剑南。

本官会再通知御史台里的年轻御史,到时你混在他们之中,就不会那么显眼了。

靖臣,得罪皇帝,得罪太子的事不是那么好出头的。本官出头,那是本官没有办法。

唉!你且回府吧。等会记得听城中钟响。

一旦文相那边开始行动,登闻鼓被敲响,皇帝一定会开大朝会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