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群情激愤

国库门前,各衙门官吏一片哗然,这帮人摇着手里的折子,群情激愤。

“让你家朝大人出来!本官有事相询!”

“朝尚书呢?我们要见朝大人!”

“户部堂堂六部之一,怎能出而反尔?”

“本官惨了,折子刚刚送进去时,本官就派人往上头递信了,说是银子马上就能到手。结果现在鸡飞蛋打,本官可怎么回衙门啊。”

“你那还好,只是上报了,可是本官都把分配法子递还给上头了,现在户部领不出钱,本官这官帽子还能带下去吗?”

“谁说不是呢,都怪太子,要不是太子把国库的银了抢走了,本官怎能轮落如此地步?”

“太子殿下坑人不浅,朝大人为何不把他顶回去?盛国公明明也是武勋,还是上过战场的!他竟能眼睁争看着太子把钱抢走,这,这不是坑人嘛。他还记得自己是户部尚书吗?”

人群里,有人怨气冲天地小声叨叨。

“本官也是这么想的。

唉,你说太子为什么要回来呢?他回来为什么要非跟朝大人抢钱呢?他就老老实实当他的尊贵太子不行吗?结果带兵直闯国库!

大康自打立国以来,哪朝哪代听说当朝太子抢国库的,这

简直是天方夜谭!结果最后,把咱们这些倒霉催的坑死在这儿!”quwo.org 橙子小说网

“不是,只有我想说,太子在京城纵兵强掠,还直接用大军在京城干仗,这正常吗?而且抢钱抢到国库来,他配当太子吗?”

此言一出,一众官员一个个吓得脸色发白,但是也有些人满脸喜悦。

终于,有一位年长些的官员呵斥道:“闭嘴,不要再说了!太子岂是你我这等小官小吏能够评论的?”

“凭啥呀?他做出来带兵强抢国库之事,还不兴咱们这些人说了?他是太子就能堵住这天下悠悠口不成?待本官回了衙门,必上表弹劾太子造反!”

说话这人时显恨上了太子,或者说,这人本就不是太子派系人马,人家直接给太子上颜色,这很正常。

果然,在此人说出这样的话之后,紧随其后,又有许多官员把冒头对准太子。

“太子行事如此悖逆,陛下何时方能管一管?起码叫太子在东宫多读几年书,让其心中知晓孔子之仁啊,否则太子倒行逆施,非国朝之福也!”

说话之人出身礼部,平时跟在礼部尚书刘子奇身后,此时他能说出如此言论,不算奇怪。

此人话落,马上便有人接口。

“令太子读书?好主意!可是太子都这样大了,又已经上朝听政,难道陛下还能把太子关进宫中,再让他重头读起?”

“为何不能?”

众人皆默。

突然,有人问道:“读书肯什么用啊?现在重点在于,咱们能不能把钱要回来啊。”

“想让太子把钱吐出来?你们在做梦吧。

你且看这位殿下下江南一趟,那股子鲁莽之气骇人听闻,都敢带兵强掠国库了。天知道他从里头拿了多少银子!太子如此霸道,如此暴虐,他就是有钱,也不会送进国库吧。”

“只有我想问,朝大人也是领军的武勋出身,凭什么他不肯拦下太子悖行?”

“我说行了啊。别埋怨朝大人了。

你们也别埋怨太子。

这钱明明是太子从江南搜刮而来,据说是太子送给陛下的银子。

只是朝大人虎口夺食,从中截留一笔。

结果他可能没想到,钱都进了国库了,太子还敢动兵来抢。

这事说占理也占理,说不占理,谁都不占理。”

“你老于倒是说了句公道话。

可是,你知道在场大部分人的官帽子都带不稳了吗?”

有人不忿道。

姓于的那个大人怒了。

“那你们说

怎么办?”

有人起哄,“只要太子行事公允,把钱再吐出来。这满天云彩不就散了?谁和我去东宫请愿?”

“我去!”

“我也愿往!”

“加上某家一个!”

“不是,只有我想说,咱们可以共同上表弹劾太子,让陛下把太子强抢的银钱归还国库吗?”

眼瞅着苗头又对准了太子,人群中有人状似无意地大声道:“朝国公可是堂堂超品武勋,你们是不是把这位老大人忘了?

与其咱们去寻太子,还不如请这位老国公上朝,告太子一状,令太子把此事平息呢。”

“好主意!”

“呸!你是哪里来的奸细?竟想让朝大人顶雷?朝大人多好一个官啊,为了大康,他顶着太子的压力,硬生生把钱抢回国库。

结果他们把咱们都叫来分钱了,只因太子来得太快,他就算受你们所有人的诘问和坑害吗?事情没有这样办的!”

“可,可是……”

有人小小声,弱气地道:“没有朝大人乱出手,咱们也不会在这里坐蜡啊。”

“是啊,是啊!没有今天这事,本官这官帽子也不至于眼看要没啊。”

“我觉得吧,这事不能怪朝大人。

毕竟朝大人都敢得罪

太子了。

咱们这位小太子,可是极得陛下宠爱。

若无朝大人出面,咱们就算上表弹劾,只怕陛下也不会治了太子的罪。”

被这人一提点,众人瞬间回过味来了。

顿时,一片对朝安的歌功颂德响起。

“我也觉得朝大人是个好人,更是个好官。

本次事件,他已经提前把咱叫来了,是咱们动作太慢,在各自衙门里拖得太久。到这边时,来得又有些晚了。

才叫太子得手,把钱重新抢了回去。

否则,这钱早就发下去了。到时咱们一哄而散,太子就算有一万个想法,也没咒念!

唉,时也运也命也啊。”

“我建议,咱们联合朝大人,一起上表,弹劾太子在京城胡作非为,让他把钱归还国库!”

“说得好!现在本官只要一看到我部上交的折上,那申请银子的许字,就心如滴血啊!

那可是三万两银子!

通州修葺水道河渠的银子,没了这些,过些时日雨水一来,京城被淹,岂不是本官的责任?”

“同感同感!京城郊外,离通县不远的涿县也是连连点头。本官申请银子的折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