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一更/灌汤包子

等人走了, 乔妹儿才知道太子殿下来过。

她没那么多规矩,可不在乎旁人是否与她打招呼什么的,毕竟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

像是上辈子大学的时候, 她那个苦逼的辅导员就找了一个家族规矩特浓厚,官僚作风极其严重的人家。她老公人还不错, 偏他家那些个表兄弟亲戚什么的, 规矩那叫一个大!

见面了, 得叫:阿哥好啊!走了之后得开口:阿哥、嫂子、姨妈、姨父我们走了。

更绝的是, 在外面逛街遇见了,哥都不能叫,得给面子, 喊XX总!

笑死个人, 这都二十一世纪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当上一把手了,其实就是个小个体户。

当然,没有瞧不起个体户的意思, 大概就是正常人都没这么骚的操作,还总说自家是大家族,讲究规矩。找人借钱都是一副“我给你脸你得要脸”的态度,吃喝那啥全占了, 估计讲究的是“封建”规矩。

当然 , 最后破产了,简直大快人心。

甩了甩脑子,乔妹儿就想着自己得吸取教训,没事儿少摆谱,毕竟脸还不够跑马,要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少摆谱瞎晃荡。

这一说晃荡,自然就想念起了灌汤包的滋味。quwo.org 橙子小说网

时下灌汤包子称为灌浆,往常要是馋了,也总是去别家买,毕竟自家一天天的做得那般多,也不是什么都能想起来过一遍手的。

一想起这个,乔妹儿就吸溜了口水,最好吃最鲜的,当然是蟹黄虾仁灌汤包了呀!

不过得真的是蟹黄才好吃,而不是无良商家搞咸蛋黄进去充数的那种。

做为一个爱吃的,每每吃到外头卖的蟹黄豆腐都心疼,因为那些——九成九都是咸蛋黄!

当然,如今才二月份,想吃蟹黄基本是没戏的。

但是没关系,咱可以做别的馅儿嘛!

“巧娘,将咱家的猪皮拿出来,早食赶不及了,倒是可以做些灌浆当做午食的点心卖!”

最近对美食爆发了极大热情的许巧娘一听到自家嫂嫂的召唤,赶紧踩着凳子,从挂着的篮子中取了那干猪皮出来用热水泡上,然后又帮着准备葱、姜蒜、料酒之类的调料。

乔妹儿则是动手将那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小丁,待许巧娘那边调料切好后便取过来,倒在一起之后,顺着一个方向拌上。

还不忘教她:“多拌一些时间会叫馅儿更劲道。”

趁着自个儿忙活的这个功夫,乔妹儿又喊许巧娘将那虾去头去虾线,独留虾尾,“在那砧板上将其剁成虾泥,而后打入鸡蛋清,搅拌均匀之后拿过来。”

这个也不是什么难事,许巧娘也是做惯了活儿的,手脚利索,一会儿便能得。

“嫂嫂,之后如何做 ?”

“与这肉馅搅和在一起便成了。”乔妹儿回道。

别看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有些繁琐,就这还没结束,毕竟灌汤包的最精髓的地方就在咬破面皮之后,那轻轻吸入的那口汤汁。

见这会子猪皮也浸泡的差不多,姑嫂两人便各拿了一把刀,将猪皮再刮一遍,放入汁水中加入去腥三件套。

待水开后,撇去浮沫,乔妹儿叮嘱蒋大娘子:“中火一个时辰,到了便喊我。”

而熬煮猪皮冻的过程当中,时间自然也不能浪费。

馅儿备好了,皮也是不能缺的。

当面团揉捏筋道放在一边醒之后,蒋大娘子喊了:“乔娘子,一个时辰到了!”

“就来!”乔妹儿洗去手上沾着的粉面,喊许巧娘端一个大瓷盆子过来,“上头放一竹篾子,再铺上一层纱布。”

而后掀开锅盖,侧头躲过水蒸气,先是用爪篱捞了猪皮出来,再用舀子舀出锅中的汤汁儿,一勺一勺的往纱布上倒。

过滤一遍之后,汤汁儿的色泽明显纯粹了许多。

“嫂嫂,你低头。”许巧娘见她忙的脸上都是汗,抽出自己怀中干净的帕子,与她擦了擦。

乔妹儿低头,擦干后脸上果然清爽了许多。

之后倒也没停,将瓷盆端到院子中盖上竹篦子防止落上脏东西,许巧娘好奇的看了过来:“这便是皮冻罢?要多久?”

“许是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应该能冻上了?

说实话,没有冰箱,她还真不确定。

不过这寒风冷地的,想是会很快。

所以蒋大郎跑进来端客人点的甜羹时,有些好奇,顺口便问了一声:“乔娘子,这些是要做甚?”

乔妹儿答道:“今儿要做灌浆,这些猪皮熬制的水要等它凝成汤冻才能用。”

“哦,”蒋大郎缓缓点头,而后道:“那我搓些雪团放在这盆子边上,可会冻得快一些?”

雪团呀?

二月其实已经没多少雪的,但是应该也能有点作用?

乔妹儿笑眯眯的,:“这个我也不知呀!不如你试一试,若是你的法子有用,能叫那皮冻凝得更快一些,我便同意你去阿月那边拿一块儿糕点作为奖励!”

蒋大郎:“!!!!”

蒋大郎眼睛一亮,“好!”

待甜羹送出去后,他回到后院还特仔细的洗了手,又擦干手上的水迹,寻了那露天长条桌上,最上层干净的雪团成团,然后放在装有汤汁儿的白瓷盆四周,跟垒灶似的,直接垒到盆边儿才收了手。

许是越冷越有效?

反正乔妹儿这边准备开始做包子皮儿的时候,那汤汁已经凝成了皮冻,蒋大郎这个功臣自然是喜滋滋的跑去领奖励的。

这回不用乔妹儿去吩咐,许巧娘便将皮冻端到厨房后,反扣在桌上,拿刀细细的切了,又剁成小碎儿之后,与那猪肉馅儿拌在了一块儿。

乔妹儿取了那小蒸笼过来,垫上笼布,而后将一个个捏出花褶子的汤包放在蒸笼上。因着个头大,一笼只有五个,摞好之后便放入锅中隔水蒸。

待水开,再抽些木柴出来转为中火,继续蒸个一盏茶的时辰,灌汤包便能得了。

正巧这时候蒋大郎又跑了进来,道:“乔娘子,那灌浆可好了?外头有郎君点!”

“好了!”乔妹儿应了一声。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早就有些累了,脖子那块儿酸得不行。

许巧娘便心疼道:“嫂嫂你歇着,我去送。”

乔妹儿点点头,取了两笼出来,“这个我先晾着,你送完了便回来吃。”

徐许巧娘“嗯”了一声,正要往出走,乔妹儿又叫住了她,“等等!碗橱中还有早前做好的麦杆儿,咱家这灌浆做的个头大,怕是不好夹的,容易破皮儿,你将那麦杆拿两个出去,叫客人细细的在皮儿上戳个洞,将里头的汤汁吸了,再慢慢蘸着酱碟咬着吃。”

许巧娘随着她的话想象了一下,越想越觉得馋,取了麦杆后便迫不及待的往出走,就等着送完之后回来尝尝嫂嫂的手艺。

“一号桌的郎君,您的灌浆来了。”许巧娘脚步轻快的走了过去,掀开帘子,将蒸笼放了下去。

不得不说,灌汤包与小笼包相比,颜值似乎更高一些。

从那若隐若现的面皮当中,似能瞧见里头汤汁儿流动的模样。

一放在桌上,相对而坐的两人便再也挪不开眼。

赵晚今日又是看女兄与小外甥的一天,这不,带着自己身边的内臣路过这乔家食铺,就又想着进来尝一尝。

此刻他笑道:“你家的吃食一如既往的好。”

“您……您客气了。”

许巧娘没想到又是他,也低声回了:“这是我嫂嫂今儿做的,怕是比不得郎君家的厨子。”

她觉着这位太子殿下是在客气呢,毕竟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在皇宫里头,那最好的厨子也待在皇宫里头,嫂子手艺再好,怕是也不及宫中的。

赵晚笑了笑,没再说,拿起一边放着的麦杆儿,不用说也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

先是用尖的那一头轻轻挑起灌汤包的面皮儿,没想到这面皮儿挺有韧性,稍轻一些力道便不能挑破。

为了能尽快吃到嘴里,赵晚只能将麦杆儿往下一压,顷刻间,那有些许泛着油亮的汤汁儿便溢了出来。

他顾不得旁的,赶紧就着麦秆儿吸了一口。

许是被烫到了,他面色有些泛红,还咳嗽了两下。

许巧娘这时还没走,赶紧递了一杯温的大麦茶过去,“郎君您小心些,这个方才刚出锅,有些烫。”

赵晚“嗯”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可在美食面前也顾不得这个。

他又慢慢的将灌汤包里头的汤汁吸了,然后才将麦杆放在一边,用筷子夹着汤包上头的花褶儿,放在那酱油碟中轻蘸,一口一口的咬着吃了。

许巧娘就觉得这位太子殿下吃饭的样着实文雅,一时见这边没自己需要忙的,便也回了。

人一走,赵晚对面的内臣便立刻道:“您可是烫着了?臣去外头药铺与您寻药去。”

赵晚摆摆手,不知想到了什么,笑了笑,“用不着,不过是叫汤汁儿烫了,过两日便好了。”

他还没那么矫情。

且想着方才那小娘子的话,赵晚觉得自个儿并非是在说客气话。

毕竟宫中膳食都精致的很,像是外头这么简单粗暴,一个灌浆都能做的有小儿拳头大的倒是少见,不过吃起来很是爽快就是了。

毕竟在宫中处处要讲究,即便他身为太子殿下,这衣食上头总要守些规矩。

当然,出来就管不了这许多了,宫里头那些人毕竟都是爹爹给的,且他们也是真的关心自己,怕自个儿吃多了或是怎么着,从而连累了他们。

他都理解。

所以他只能常不常的借口出来看女兄与外甥才能爽快的吃上一回,至于眼跟前这人……他到底也当了几年的太子,收个把心腹也是正常。

至少这个常叫他带出来的内臣不会像宫内的内侍一般,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好的,处处管着他。

所以某个到了叛逆期的太子,就这么小小的在饮食上反抗了一下亲爹。

再一次的,人走后,乔妹儿知道他又来过的消息 。

本以为又跟上次一样,这回来了,想是起码也要过个七八日才会知道他的消息,就没想到,第二日就听到了他的消息。

那就是今年才虚岁十四岁的太子殿下呀,他有媳妇儿了!

哦,准确的说,是官家直接下了圣旨,将已故武襄将军之幼女狄谋定为太子妃,待太子十六便可成婚。

许巧娘在外头听了一耳朵回来,道:“嫂嫂!太子殿下有了太子妃啦!”

乔妹儿也八卦这个:“你出去打听了?可听到什么了?”

说起这个八卦,许巧娘那叫一个眉飞色舞,“好多人都在说,这位武襄将军之幼女不像是武将家的女郎,倒像是那书香门第出来的,行走坐卧皆娴静淑美,很有些美名!”

乔妹儿心说那你这不是废话 ,官家当然疼儿子,时下皇家嫁娶那是“不问阀阅,注重门第”的,简单来说就是不太看重你家祖辈上有没有出过什么权贵,而是要看当下门第如何。

毕竟能活到现在的,即便是平民百姓,谁家祖上还不是有名有姓的了?她还老觉得自己是大小乔的后代呢,毕竟这么好看!

计较这个没意思,咱毕竟要注重实在嘛!

所以呀,当下皇室,尤其是太子或者下一任君王,基本上大老婆都是手握实权的武将家出来的。

当然,乔妹儿一点都不嫌弃开封府居民的八卦,连人家武将家的闺女都能扒拉的这么清楚,毕竟她自己也好奇嘛!

又问:“还有旁的吗?”

“有 !”许巧娘斩钉截铁的回道,又凑到她身边,声音小小的:“听说官家原本欲将杨家的女郎与狄家的女郎一同赐给太子殿下,可谁知那杨家女郎在得到消息后,二话不说奔赴边关,投奔父兄,说要效仿家中长辈做一女将军!”

她说得兴奋极了,眼里满是光,“我若是也能这样,那该多好!”

乔妹儿拍了一下她的脑袋,翻了个白眼,道:“少做白日梦了,有那个功夫你与我多搬两口缸将臂力练出来,我许是能信你!”

许巧娘嘟嘟囔囔的,说什么嫂嫂你不喜我了,竟然不信我!

又嘴里念叨着,“这未来的太子妃也不知是何的模样,太子大婚之时可会从这街上路过?咱们可能瞧见?”

乔妹儿也随她去,因为她也想瞧瞧一国太子大婚的盛况。

再说起这个太子妃,武襄将军她倒是知道,就是她刚穿越过来那段时日,传闻中因病去世的那位狄青将军,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她对宋朝皇帝虽然有些分不清,但北宋的这些个名人也大多是听过一耳朵的。

想到这里,她就不得不佩服如今这位官家,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天团!

文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家三父子等等,这武有狄青、杨文广此等名将。

后头这杨文广,便是杨家将的第三代,其父正是后世电视剧上常演的杨门虎将之一,祖母便是那位佘太君。想来方才巧娘口中的那杨家娘子,便是这位杨将军家的女郎罢?

想到这里,她又有些迷惑的挠了挠脑袋,这文有文,武有武的,那包大大算是哪方的?

“算是谋?”

许秋石回来后,听她在那扒拉着手指算,不由有些好笑:“你说的司马推官、韩推官或是包台长这些名臣,许是算谋?”

乔妹儿:“……”

我不是太懂,但我知道官家也很牛逼就是了。

手握这么多张王牌,如今天下百姓日子过得也还成,若是当初没找到羊蹄,怕是——怕是怄得慌!

听她这么吐槽,许秋石倒着水的手一顿,看了过去,“这话往后可不能再说了,怕是有些扫兴。”

乔妹儿:“……”

乔妹儿一扭头:“确实扫兴,这么多名人,没一个是我家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因为新买的笔记本出现质量问题我就退货,然后出去重买,所以耽误了时间,现在去写第二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