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第471章朋友

“相公,要不然见一见那孩子吧!”乔冰夏突然心生一个念头,总觉得这个孩子会为她打开另外一片天地,不由得出声问李致远。

没办法,这就是作为一个帝王最麻烦地方,现在的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肆无忌惮了。

无论见什么人,做什么事,即便作息时间都安排得很精密。

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可以睡懒觉,可以大摇大摆,吃饭的时候可以大声说话,大口脚,甚至把饭喷出来,李致远也不会说什么。

可如今呢?她不能睡懒觉,每天天不见亮的早朝,是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规矩,她不可能免除,也不可能更改。

即便是想改也改不了,因为一旦说出来都会被受到反对。

能够有一个假可以适当的休息一下,已经非常不错了,还想奢望能够改早朝,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且即便他休假,该她的工作可没有人会替他完成,必须等到她回去后熬夜加班,也没有得见到任何一点补贴。

这份憋屈可没办法说出去,而且心里也更难受。

这是他想要更改的,就是咬着牙也得坚持走完。

走路的时候要昂首挺胸,表示出自己目中无人的骄傲和无与伦比的掌控。

虽然说平时你也很注意这方面的表示,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专门有人来负责他所有的一言一行。

所以他必须昂首挺胸,一步一个脚印走的非常稳健,也非常有气势

可这些对于平日里就已经习惯了,平日里自由散慢的来说乔冰夏,简直就是一个灾难了。

可那又怎么样?再次作为一个帝王,必须的规范,如果说连这一关都过不去,后面还有更大的人困难在等着,让他不得不打起精神,小心翼翼。

没办法,俗话说拿多少钱办多少事,现在享受着大皇朝最好的资源,当然就必须让自己做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虽然说并不是希望能够做到恪尽职守死而后己,但至少也应该对起这份信任,这份福利吧!

所以即便是非常反感,非常烦躁,甚至有时候还有一段忧郁的日子,觉得这样暗无天日子的,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吃?

但他也只是给李致远小声的抱怨着,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说过什么?

也正是这样,李致远给予了她最大的安慰和最好的照顾,什么事情都会尽量先考虑一下她所能够承受的范围。

没办法,他很清楚这个女人这段时间所受到的压抑。

真的生怕她一个不乐意,干脆直接尥蹶子,后果还会更严重!

平日里都会捡一些好笑的她也有兴趣的事情来分享,彻底杜绝心情的烦躁,郁闷。

所以朝堂上的的事情发生后,李致远便已经想到用这个来安慰一下。

如今听见他提及要见这个人,便很爽快的点了点头:“嗯,这个可以,虽然说他是一个孩子,但他也是蔡家人的希望,如果说你能够和他打好关系,那么蔡老爷子就很容易了!”

这也正是李致远为什么答应得这样爽快,实在是就像他说的那样,如果说能够和那个孩子成为朋友,那么蔡德荣的态度就不是一个问题。

虽然说蔡德荣再骄傲,再不可一世,再对他们有恨意,可面对自己亲孙子能够受到朝廷的重视,他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偏袒。

谁不想让自己的家族永远都站在世人的巅峰,成为别人膜拜的对象?

蔡家永远不可能达到帝王的级别,他们只能做一个人上人的权臣。

既然蔡德荣已经是一个过去式,那么想要让自己的家族发扬光大,就必须从小一辈的孩子中培养?

而蔡涵的情况,李致远已经打听的很清楚了。

这个孩子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孩子,无论是见识还是反应度,甚至是聪明劲儿,在都城的世家子弟中也算是一个翘楚。

要不然,蔡德荣也不会如此信任他,那么大的事情居然会允许他去参加。

要知道,他只是一个孩子,即便再聪明伶俐,也只是一个13岁的小孩子。

他少了一份成年人的沉稳老道,更少了一份了成年人应该的顺滑和顾虑。

蔡德荣和凌蟠所谋划的事关整个大皇朝的秘密,居然会让他一个小孩子来听,就冲着这份信任,蔡涵就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

蔡德荣是谁?

是离国最狡猾的老狐狸,他能够对蔡涵看重可不是蔡涵有一张巧嘴就可以左右的。

他的眼光不会有错,虽然说蔡涵是他的亲孙子,或许有这方面的偏袒,但能够在蔡家所有孩子中脱颖而出,也的确算是非常有胆识,有见识的。

李致远和乔冰夏的想法一样,如果能够重视蔡涵,也算是向蔡德荣示好的一种表现。

即便蔡德荣不答应甚至还反对,但至少可以在他心里埋下一个好的印象。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的太平或多或少都会有阴森森改变。

只要有着一点点征兆也值得了。

而蔡德荣的确如李致远乔冰夏所猜测的那样,对于蔡涵被宣旨入宫都吓了一跳,觉得眼皮直跳:“蔡涵,你真的没有见过女帝?”

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个臭小子居然能够得到女帝的亲自接见。

虽然说之前蔡涵也曾经进宫过,但也只是和娘娘们走关系,怎么可能和这份荣宠相提并论?

蔡德荣根本不相信他们之间没有见过面,即便是乔冰夏看在他这个老脸才邀请蔡涵去,也未尝不可。

但至少这个女人应该很清楚,如果此时宣蔡涵进宫实在是活生生的在打他蔡德荣的脸,难道她没有考虑过吗?

难道她就不怕自己一点也不去考虑她此举的好意?

可怜的蔡涵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个恩宠,而且他连那个女人的面都没见过,又何来的那份关系呢?

“祖父,我还要说多少次,我真的没见过她,只是见过那李三公子的一个侍卫,而且是由那个侍卫来和我说的,连那个李三公子都没有看见,更不要说女帝了!”

他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冤了,

他就只是觉得祖父做的不对,从而做了一个小孩子应该的正常反应,为什么在大人眼里,他就变得那么高大无比也变化莫测了呢?

蔡德荣知道这个孩子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绝对不会撒谎,尤其是他眼神里的那种清澈明朗,就不是成年人能够有这种先进和纯洁的。

既然他说没有自然就没有,蔡德荣相信他不会骗自己。

“好吧,我相信你,但是你明天进攻的事情,我还是要嘱咐你几句,本来应该我陪你,不过之前把人给得罪了,所以,这点还请你体谅祖父的无奈!”

刚刚才和乔冰夏闹崩了,如果因为亲孙子被召见而跑去示好,这对于他来说的确丢不下颜面。

蔡涵不以为然,但在祖父面前,可不敢有任何表示:“祖父请放心,刚才祖母都已经和我一一说明了进攻的礼仪和要求,孙儿早就铭记于心,我是蔡家的子孙,绝对不会丢蔡家人的脸面。”

虽然觉得他们太过紧张,他已经是大人了,总不会拿蔡家的名声做儿戏吧,可一想到祖父祖母为他所操的心,便非常乖巧的答应着。

蔡德荣很高兴,他就说嘛,这个孩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又不是一个傻子。

“我知道进宫后要多听少说,如果没有人问,最好别回答,走路不能随随便便抬头,陛下问起时,要毕恭毕敬的回答,当然更不能表现出我蔡家人的懦弱和胆怯……”

听着蔡涵絮絮叨叨的说着,蔡德荣非常满意,知道这个孩子不会令他失望,就冲着这份清晰的叙述,即便进宫后有一些紧张,也不会表现的太差。

蔡德荣点了点头,似乎觉得很满意,正要表彰,门外的小厮在外面咚咚咚的敲着门:“国公爷,陛下有旨,宣你进宫。”

蔡德荣和蔡涵都不约而同的对视了一眼,觉得这个时候为什么会有旨意让他进宫。

不是说明天才进去吗,怎么今天居然让他先去?难道有什么意外或者状况?

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蔡德荣冷冷的撇了撇蔡涵,向通报的人说:“你去告诉陛下,就说我身体不舒服,不去了。”

如今看来,那个女人绝对是想和他那关系,虽然他也希望和新帝搞好关系,但前提是这个女人不应该坐上这个位置,这不是他所愿意去支持的人,当然不会和她有半点好感。

小厮似乎已经预料到了,会是这个结果,连门都没进:“是,小人马上去和宫里的人说。”

小厮们当然知道国公爷和那个女帝之间的矛盾,但如果在别的府中,或许还没有人敢得罪女皇帝。

可他们家老将军,那是肱骨之臣,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即便那个女人想找茬,也得先掂量掂量,有没有这份胆识和底气来挑衅?

这就是作为蔡家人最大的勇气和尊严,他即便不属于蔡家人,而只是蔡家的一个奴才,但这份骄傲早就已经写满骨子里,根深蒂固,不可忽略。

蔡德荣这个时候却教育起了蔡涵:“看见了吧?这就是作为一个男人最应该拥有的底气和能力,如果说祖父我这一辈子都碌碌无为,就没有这份勇气敢挑衅这世上权利最大的人,所以以后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敬重,就必须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做到兢兢业业,任劳任……”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外又响起了敲门的声音:“将军,宫里又派人来了,已经下了第二道旨意,请你务必进攻宫!”

蔡德荣彻底的怒了,这个女人怎么一回事?明明已经拒绝了,可能这拒绝的人还没走,刚刚才把话给他说完,这个又接二连三派太监来,是怎么一回事?

蔡德荣腾的一声打开了门,脸色非常不语的看着他的长随:“刚才不是已经回了吗?这个太监怎么那么不懂事?”

他以为是之前那个太监还没走,一定是想多闹一下,他就可能屈服了,想也不可能这件事情他必须硬到底!

蔡德荣觉得这个长遂跟着自己这么些年了,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底脾气吧,而且在这件事情上,既然已经说了,不会妥协,他为什么要答应别人的要求。

他是那种别人一招手就屁颠屁颠跑去阿谀奉承的人吗?有属于自己的骄傲,尤其是在这个时候,百官都看着,如果能够在别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情况下苟延残喘,以后还如何能够屹立在百官之首?

长随苦憋着一张脸,连忙躬身跪了下去:“将军饶命啊,不是奴才不懂事,这是第二批了,之前那个已经打发走了,刚刚打发出去,第二个太监是刘公公,他说这陛下的旨意,如果将军不进宫,可能还有第三道旨意会接踵而来!”

蔡德荣彻底怒了,他就是不进宫又怎么样?难不成这个女人还要把她绑进宫不成,没见过这种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

“你告诉他,我就不进宫,别说两道就是来三道四道旨意,我也绝不会妥协!”

而刚刚说完此话后,却看见门房已经把康公公都带过来了。

康公公毕竟是景帝的太监首领,不管蔡德荣再如何傲娇,在康公公这种老熟人面前,他也不得不笑着上前赔罪。

“康公公,什么风把你都刮来了?来,快请,里面请!”

康公公却铁青着一张脸,连眸子里都是严肃和认真:“不用了,老奴今天是来请将军的,陛下说了,今天老奴务必要把陛下请进宫去,实在是老奴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必须前将军随老奴进宫一趟!”

康公公已经随着景帝的离开也彻底了了自己太监首领的位置,在府里安度颐年。

今天一定是出了特别的特别重要的事情,要不然怎么可能请得动他?

蔡德荣虽然心里很烦,觉得自己这权威受到了挑衅。

可康公公是他这辈子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之一。

虽然说他和景帝的关系也非常好,可毕竟他们之间是君臣,就注定成不了朋友。

中间那道沟壑无法越过,所以即便他非常佩服景帝的所作所为,但也仅仅只是存在于君臣之间的感情,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可康公公不一样,康公公和他毕竟有一种叫做平等的关系,虽然说康公公平时都以奴才相称,可作为皇帝的心腹,又有谁敢对他小觑?

而蔡德荣作为百官之首,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先打探景帝的想法和底线。

康公公作为景帝的心腹,自然是最容易揣摩他心事的人。

所以要想能够得到景帝的支持和同意,很多事情蔡德荣就必须先考虑清楚景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心情如何?又将怎么样?

康公公当然也希望景帝能够顺利一点,所以他们两个便打紫了共识,如果说有什么事情,不仅递觉得非常烦躁,或者是有么想法都会在第一时间通知给蔡德荣。

长此以往,经过这十来年的磨合,蔡德荣和康公公关系反而要比和景帝的关系融洽得多。

这也正是蔡德荣看见康公公便不能拒绝的真正原因。

其实乔冰夏并不知道这层关系,但她总觉得,和蔡德荣之间的隔阂总要有人来调节。

康公公跟着景帝多年,对陶局,或者是之前的景帝的成功的关系,肯定比他要好的多,所以才会挑中他。

乔冰夏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