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小陈将军断然拒绝族中安排的婚姻,没给他爹留半点商量余地。老陈看儿子神色,知道多劝无用。乃正色道:“你不过是小细胳膊,拧不过大腿。”

小陈龇了龇牙:“那得拧过才知道。”乃向父亲行礼道,“不止婚事。族中若还干涉我的别事,我也不会搭理他们。族长于我不过是个寻常亲戚罢了。”

老陈怒喝:“放肆!”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小陈道,“他不当我是晚辈,我也不当他是长辈。”再行礼,大步出屋去见母亲。

陈大娘愁容满面,乍见儿子便是一叹:“跟你老子翻脸了吧。”

小陈愣了愣。他本以为母亲必然怒生头顶三尺火,路上打叠了十几种法子哄她。“母亲没生气?”

“气你老子,又没气我儿子。”陈大娘横了他一眼。“你爹就那么个人。我当年若有的选,哪儿会嫁给他?莫指望他改。要紧事能绕开他便绕开,绕不开便跑。儿啊,你腿比妈长。我虽跑不掉,你跑得掉。”

小陈重重点头:“娘放心,他们逼不了我。”

陈大娘又叹:“你老子也难。你们爷俩都吃的这碗饭。漫说是他。府里老爷赋闲这半年,我在外头都遭人冷眼。”

“娘,那些小人莫再搭理。”

“姓陈的下来,自有旁人上去。她们原本累的紧,不得精神分出来讨好无用之人。”陈大娘闭了下眼,“女眷们看花吃酒,你当是为了结交朋友?都为着互通有无,或帮丈夫谈些男人不方便谈的事儿。那府里很愿意你娶金姑娘,老太太还曾劝过我呢。”

“劝你?”

“她当我瞧不上鸳鸯早先是丫鬟。”

“呵呵,她也太不懂我娘了。”

“既是你娘,人家凭什么要懂?”

小陈瘪瘪嘴。“行吧。为什么?”

“鸳鸯能推断朝局,胜过他们满府的幕僚。”

小陈望天。

陈大娘哼哼两声。“夏日天黑晚。赶紧的,找你那个保镖朋友去。”

“小季?作甚?”

“你还能跟谁商议?”陈大娘跌足,“你爹或是那府里,多半想对金姑娘下暗手。难不成你有脸跟金姑娘自己商议?”

“没!我没那个脸!”小陈蹦起来慌张道,“母亲我走了!”

“快去快去!”

眼见儿子身影一溜烟儿没了,陈大娘捧起茶悠悠吃两口,微微一笑。儿子日常琐事她丈夫半分不知,她却清清楚楚。小陈在御林军中亦有许多朋友。可较之他近来认识的看恐怖故事的两位,那些远远被比了下去。反之亦然。稀少的爱好,能撞见一位都极难。

外头小陈匆匆拉马奔薛府而去。前月小季曾带他认过一回路,说为恐万一有事、你知道上哪儿找我。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了“万一”。

薛家的门子大叔很是和蔼。此时天色昏黑,大叔请他进了接待室。小小的屋子点亮好几盏油灯,其实是为了将客人形容看清楚。不多会子,小季匆匆赶出,腋下还夹着刚到手的恐怖故事。

听罢朋友匆匆倾诉,小季嗤道:“欺人者从来理直气壮。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会请人暗中保护鸳鸯姐姐、还不让她察觉。”

小陈松了口气:“拜托了。”

“倒是你自己。陈都御史被小小的侄孙落了面子,岂能善罢甘休?”

“他能把我怎样?”小陈哼道,“既说我差事是他给的,大不了不干。我上胖达镖局聘镖师如何?”

“也不是不行。”小季打量他道,“可惜了你这身本事。走镖和军营完全两个行当。横竖你这几天安生些莫偷懒犯事。”

“我从不偷懒犯事,凡请假调班都是因为你。”

“卧槽!你离我远点。”小季“蹭”的蹦开,如见洪水猛兽。“我是已婚人氏!”

“我性别男爱好女谢谢。话还没说完呢蹿那么高。都是因为你的书。”小陈一壁说一壁拿起案头的书挥了挥。“哎?这本我好像没有。”

“怎么可能,三套一模一样。”小季又蹦回来夺下书。

二人当即把陈都御史抛诸脑后,打开书边看边议论,直至二更天才恋恋不舍罢手。

陈大娘苦等儿子回来,问他跟朋友定了什么计策。小陈笑道:“用不着计策。我们俩看书呢。”

“看章鱼怪看到这会子?”

“非也,这回是……”

“行了行了。少跟我说那些吓死人的玩意,滚回你自己屋去。”陈大娘口中嫌弃心下大安:小季没当回事,想必帮朋友应对此事颇容易。

太子府的史侧妃自打升了位份,几乎每天都去忠靖侯府。她叔祖父乃太子系唯一大将,太子妃也愿意看她殷勤。至于这家子没男女大防、护院亲兵满地跑,也就顾不得了。忠靖侯府中有间水阁,史侧妃每日都过去上课。随身只跟着一个奴婢,正是从史家带去的那个聪明小丫鬟。

这天上完课,史侧妃下楼照例与等候的嬷嬷们说笑几句。有位亲兵快步走来,行礼道:“史娘娘好。卑职是史将军跟前的。方才不明法师有封信送给将军,他命卑职给娘娘送来。”

史侧妃诧然:“叔祖父可还有话?”

“无。”亲兵交完信抱了抱拳,一径去了。

史侧妃取出信从头看下来,神色复杂。两个嬷嬷连忙询问。史侧妃皱眉轻叹道:“不与咱们女人相干,显见是借我之手转给太子爷的。”

及回太子府,史侧妃先见太子妃。屏退左右,仔细回了玄机和尚打发人送信。乃上手捧上书信。

因是小和尚写给老和尚的,前半截假惺惺请教了几段经文。笔锋一转,说有桩闲事绕着弯子传到贫僧耳中。

你们御林军近卫营有位姓陈的小哥们,乃新任右都御史的侄孙子。陈老大人为了跟皇太孙搭上关系,命小陈向孔太傅家的傻姑娘提亲。小陈不肯。陈都御史决定略施惩戒,让不懂事的侄孙失业。换而言之,都察院官员可以随便踢出御林军近卫营军官。话说,侄孙不听话,不是应该扣他的零花钱、下个月不给做新衣裳么?

史将军,您老不妨什么都别做、干等看着。过几天若此事当真发生,你们御林军可太危险了。外官既然能踢出个军官,当然也能塞进个兵士、让他半年内升迁。再有。若兵卒升迁降职都凭外官一句话、而非本事够高,那御林军岂非从最底层就开始外行管内行?内行还呆得住么?难怪绿林走镖的个个胜过官兵。

太子妃读罢轻吸了口凉气。小心叠好信放回封中。“今儿咱们爷回来,我让他立时去见你。兴许有回信。”

“妾知道了。”史侧妃眨着眼抿着嘴小声道,“叔祖父直送给他何等便宜。”

太子妃摇摇头,张口又闭上。乃笑道:“免得打草惊蛇。”显见换了句话。

当晚太子来到史侧妃处。虽已听过大略,看了信仍火冒三丈。长此以往,御林军里必只剩草包。乃提笔写张小笺,让老和尚依言旁观。

次日,太子袖着信进宫,让皇帝也过了目。皇帝即命心腹传话给魏柔儿,速查小陈将军、尤其查他本事如何。

这种小军官锦衣卫当然没有空余人手盯着,魏柔儿也是临时办差。忙活三日,给皇帝上了封密折。小陈虽有个高官亲戚,不论武艺骑射阵法都算年轻人里头拔尖儿的。

转过天去,小陈将军果然因莫须有之过被上司贬为小卒。消息瞬间送到玄机处,老和尚又当即送往大明宫,太子领着报信亲兵直奔皇帝寝宫。皇帝冷笑两声,传小陈将军及其上司、上司的上司和御林军三员大将同入宫。

偌大的阵仗,众将皆懵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唯有老和尚淡定如磐石。皇帝先命小陈将军近前细看。此子长得极高、面目忠肯,正是皇帝太子等喜欢的模样。乃询问些话,他皆对答如流。皇帝点点头,示意身边的大太监。

大太监走到太子跟前行礼,太子取出书信。大太监将之交给小陈上司的上司。这兄台看罢大惊失色。不多时,除了小陈和玄机,其余几位都看过了。殿前跪倒一片。

皇帝阖目道:“怎么回事。”

“末将有罪。”

“朕问怎么回事。陈爱卿的家事如何能管到御林军中。”

“末将有罪。”

“罪在何处,一条条给朕说明白。”

将军们还真不知该怎么说明白。陈老大人位高权重。他要收拾个侄孙,原本就是一句话的事。许久,玄机和尚合十颂佛道:“陛下强人所难了。朝廷上下,压根儿没有哪处正经到公私分明。”

皇帝阖目道:“既如此,由御林军起头。史爱卿,你写封折子,想法儿堤防外头的手伸进兵营。”

“老衲不擅此道。求陛下收回成命。”

“寻人帮忙便是。”皇帝随口撂下一句话,就称朕倦了、要歇着。

满屋子人被赶了出去。太子亦笑眯眯说大明宫折子已堆成山,他得赶回去,留下个撇脱背影。牛高马大的男人们面面相觑。

玄机问同僚道:“二位将军想必有能写折子的师爷?老衲实在没有。”

左将军无奈道:“师父真真是个出家人。幕僚清客,太子府最多。”

玄机摇头:“太子府门下皆儒士,哪里懂军中事务。再说老衲没半点章程。”

大将军道:“我观陛下成竹在胸。既交予师父,想必师父跟前有能人。你且想想?”

玄机皱着眉头发愁。

小陈到现在都不知出了何事,小声道:“求问诸位将军,太子那封书信写着什么?”玄机看着他啼笑皆非。上司的上司长叹,一五一十告诉了。小陈忍不住惊喜:原来是小季帮了忙,果然好兄弟。

玄机回到府中,自是与史湘云商议。湘云一听便拍手道:“叔祖父看,皇帝果真是成竹在胸么?”

“不是。”玄机道,“老衲看他就是信口开河。”

“那妥了。我帮你举荐个人选。”史湘云道,“阿玉学的东西最杂,当中便有兵法。不止打仗之法,亦学过治军之法。她素有志向,将来想规整律法。您老仗着自己是她舅姥爷,不由分说强命她替你拟折子,管保能成。”

玄机听着有理,遂写了封信命人送去林府。皇帝怎么甩差事给他的,他就怎么甩给林黛玉。史家的亲兵撂下信就跑,林黛玉整个懵圈。

小陈将军当天官复原职,趾高气昂回到家中。他老子也懵圈了。

太子两口子直至今日才将整件事告诉了太孙。太孙当即命心腹书童去了趟孔家。

虽不与自家相干,孔太傅不免忧心池鱼之殃。心腹长随踏雪提议,大姑娘好转前莫议婚事。想也知道婆家没怀好意,横竖傻子不会告状。孔太傅点头,传话内宅。老头儿难免重新想起大孙女遭难的缘故,心如刀割。掂量大半宿,终于下定了决心:从今往后只教皇太孙些浅显书文,也只挑他爱听的话说给他。治国理事还是留给阁臣们的好。

次日小陈收到小季口信,你们家别的兄弟亦无需担心娶傻子了。不曾想当天下午便有位族弟来寻他,想打听傻姑娘情形、他愿意娶。小陈愕然:“那是个傻子,娶了作甚?”族弟道:“不过是个傻子,当她娘家的面贴心照看便好。”小陈霎时心凉如冰。只说自己诸事不知,也没告诉他孔家不打算嫁孙女。

陈老大人胆颤心惊等了几天见没自己的事,长长松了口气。琢磨来琢磨去,皇帝怒的是御林军,日后不掺和便好。连忙写了封请罪折子。这玩意当然不会到皇帝手里,太子司徒暄也都懒得看,撂在一旁。

另一头,高丽国使臣送国书进京。他们国主已经灭了诸位叔伯兄长,欲献国给一位奇人吴明徽女士。鸿胪寺、礼部等都得了皇帝叮嘱,事儿办得又快又好。朝廷还顺带册封了吴明徽之女林黛玉为公主,冠带宝印齐齐整整。女眷中有人议论,这位外邦公主的名字竟与林尚书女儿之名一模一样,巧的紧。

林大公主本尊不得工夫搭理闲事。玄机老和尚给的差事正合她意,正兴致勃勃操持。各色书籍、卷宗堆满一间大书房,小朱和薛蟠都被她拎来打下手,赵茵娘亦时常帮忙。林海下衙后也钻来凑热闹。偏这老林极爱指手画脚,黛玉嫌弃得了不得,胡乱寻借口将她爹轰出去。林海不舍得袖手,遂把当科庶吉士赵文生给派了过去。众人有梦回扬州之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