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又到了三年一度的装逼时节。花灯满街市,举子满京城。薛蟠陪着林海全家碾压四方,一路抢各色花灯。渐渐走到贡院左近,去老舍茶馆坐会子。

本以为举子们不是吟诗就是联句,谁知他们竟然又辩论上了。中有一位年近四十的举子,文辞精妙引经据典,老林听着都觉有趣。薛蟠一琢磨,正是给司徒暄打掩护的好机会。歪着脑袋瞧了人家半日,眼看对手要辩不过他,声音不大不小道:“这位兄台好生可惜,五到十年后才能中进士。”

登时引得左近举子个个扭头望他。一位拱手道:“师父何出此言?”

薛蟠耸肩:“科举并非取才学最优的儒生,而是取朝廷需要的人才;朝廷又以天子志气为尊。这位兄台极有主见且主见清晰,即崇古向古、仁德治国、反对打仗。近年朝廷攻打北美洲,古未有之。所以朝廷用他作甚?没事上两个折子骂人?”

举子们齐刷刷吸气。另一位问道:“为何五到十年后能中进士?”

“届时朝廷早已打下北美,且迁移了许多百姓过去。”薛蟠道,“正需要他这样的官员前往管理,让新迁百姓能跟着他一道安居复古。”

再一位皱眉道:“师父可曾想过,这一仗若没打胜呢?岂非劳民伤财?天子倘或一时不时想岔了,当用明人明其耳目。”

“你看看咱们皇帝这二三年所为,是个死要面子、折腾史书的么?与其说他好大喜功,还不如说是热爱金矿。北美有多到诸位无法想象的金矿。而百姓被西洋诸国侵略,杀戮如猪羊。新近登基的小国主给我朝来国书求援。”薛蟠竖起一根手指头摆了摆道,“人口损失殆尽,千户不存一。”

举子们再齐刷刷吸气。

“彼国人口本来稀少。千户不存一,差不多就和灭族没什么两样。换而言之,那里已成无主之地。我国不出兵,便是西洋贼寇子子孙孙无穷匮也。www.youxs.org、仁德之师得其社稷,他的残余子民好赖能活着。若是西洋贼子永久彻底占据其地,旧民必定斩草除根无一幸免。”

一举子大呼:“此为天道救兵也!”

“没错。”薛蟠点头。“故此我朝于道义上正大光明。”

举子们纷纷点头。辩论不知何时停了下来,连几位辩手都悄悄靠近和尚桌前。

薛蟠接着说:“战初彼国之兵力远胜西洋贼寇千倍,而惨败涂炭,只因刀戈不锋甲胄不坚、毫无用兵之法。事实上西洋贼寇兵法亦平平。学棋三日的蒙童赢过完全不会的仍旧轻而易举。”他微笑道,“若他遇上位棋士会如何呢?”

举子们纷纷笑道:“www.youxs.org。”

“故而此战有胜无败,既不劳民也不伤财。”

人群中忽然冒出个声音冷笑道:“师父所言是实么?”

“出家人不打诳语,句句是实。”薛蟠合十而拜。“只有件事没说。”

“何事?”

“哦,北美国主发来救援的国书,是我朝游客替他出的主意。人家也只死马当活马医,权且一试。”

“轰——”举子们愈发兴高采烈。

林海看他说得差不多了,咳嗽两声。和尚起身诵佛。徽姨含笑道:“走吧。”一家子悠然离去。

才刚出茶馆大门,有人喊“师父留步”。回头一望,正是方才那位“五到十年后得中”的举子。薛蟠合十行礼。

举子还礼道:“师父,纵然北美有利可图,兵器、马匹、军饷皆耗费许多。我国连前年的救灾银子都还没下去呢。”

薛蟠诧然:“你既知其二,如何不知其一?”

举子一愣。

薛蟠与林海互视苦笑。“怎么办?您老和贫僧都不方便说。”

林海看了眼跟着的张大秉。张大秉拱拱手,将举子拉倒一旁。

此事乃是林海上任户部尚书后才知道的。薛家早有成熟的救灾团队。自打大前年皇帝封了薛蟠一个救灾专员,救灾队便光明正大行事了。这两三年虽无大灾,小灾没停过。救灾最要紧的便是快,偏朝廷做事以拖沓见长。前年十月长江下游一次水灾,救灾事宜还没走完流程,魏柔儿收到薛家的飞鸽传书,他们已经救完了!转头又一次雪灾,依然是文书还没到户部,灾民皆安置妥帖——大半去了高丽和琼州。户部无时不缺钱。既如此,干脆更慢些。朝廷省麻烦,和尚得功德,两全其美。

举子瞠目结舌。半晌道:“不明和尚……不是卖假古董的么?”

张大秉道:“不然救灾的钱从哪儿来?佛祖又不会给。没饭吃的人焉能有钱去买古董?”乃拍拍他的肩膀,“兄台,你尚未遭受过社会的毒打。”举子整个人都不好了。

只是林家一群人骤然将兴趣移去朝政上头。林海和徽姨都认为不可长久如此,可又都清楚从官方下拨银子、最后能剩下两成用到灾民头上都不错了。且皇帝一旦起疑,或是有小人嚼舌头“收买人心”,薛蟠很危险。张大秉则反对将救灾队收归国有。因为这事儿一旦被朝廷管辖,皇帝好哄、太子耳朵软,油水丰盛处必外行管内行。早两年他亲临过救灾现场,迟半日都能冻死饿死许多人。

最后林海问黛玉的意思。黛玉闲闲的道:“救灾不是你们户部的差事么?僧侣道士帮忙救灾是他们自己积德,与朝廷何干?”林海无言以对,举手虚敲了她一下。

薛蟠全程置身事外沾沾自喜。徽姨忽似笑非笑瞥着他。他只好举手:“贫僧觉得,应当成立朝廷的救灾队,由良心靠谱的阁臣直接管辖。‘直辖救灾队者廉且能’成为一块招牌。天灾一降,绝不会嫌做事之人多。官方民间同时上,才能多救些百姓。”

徽姨点头:“这主意可行。依你看谁能当此任?”

“刘统勋。”薛蟠张口便说,“他最年轻,救灾是体力活。”

徽姨瞥了他一眼:“明儿你见见?”

“我?我才不呢!”薛蟠皱鼻子,“现在摆着林侍郎管户部,他同僚魏侍郎能上达天听。”

“横竖你就是不想沾麻烦。”

“对啊对啊~~”

林黛玉道:“大过节的议论什么朝政,猜谜啊。”话题遂改回猜灯谜。

一时薛蟠两手趁风溜达在后头,黛玉慢行几步与他并肩。薛蟠苦笑道:“皇帝、太子都既不离谱也不多疑。司徒暄权王在望,凭良心说在皇子当中算好的。阁臣个个既能且清,六部也逐渐往‘好官’上过渡。算是封建王朝的顶级配置了,依然解决不了区区救灾。遑论工业化。”林黛玉一言不发伸个巴掌,二人击了一下。

偏这会子,茶楼那位举子又追了过来。此人认真道:“除去救灾,国中尚有无数要紧事项,皆急需用钱。不论如何也轮不着送兵士去外洋打仗。”

薛蟠已没了方才的精神,凑到他身旁低声道:“较之修颐和园,哪个更要紧?”举子哑巴了。薛蟠又说,“你猜修颐和园增加支出是出兵北美增加支出的多少倍?”转身便走。

黛玉朝举子摇手作别,走了几步低声问:“多少倍?”

“没算。”

“你吓唬人家。”

“我说的是‘增加支出’。北美两支军队,一支是陶远威的,装备兵饷皆东瀛战利品,没花国库多少钱粮。欧阳将军这支属精兵,平日里维护费用就很贵。古时打仗多为纯花钱,可秦灭六国嗯呵呵。”

二人互视一笑。

林海发觉有两个人拉下了,打发长随来喊。后来和尚再也没捞到机会跟林妹妹单独说上话。

次日,贾蓉打发人来薛府报信。五城兵马司两任指挥使同时出马,大正月挨个儿走访两三个月刚死的恶人坟墓,果然查到十几座被掘。年岁高矮等一核对,正与牟尼院焚尸对上了。薛蟠假惺惺惊得连声诵佛。

丽妃闻听侄女施邪门法阵害儿子,顾不得体面放声大骂,还想把她嫂子喊入宫中打一顿出气。太监嬷嬷连忙劝阻,说六皇子还没醒呢。倘或被小梁氏知道,起了杀心可如何是好。丽妃不敢乱来,只得强忍下怒气。转头赐给她哥哥两个美貌宫娥做小妾。

官府开印前日,一位姓梅的举子悄悄给哥谭客栈某个信箱投了封信。半个时辰后,信送到张子非手里。这哥们实在快要撑不住了。

此乃宣城梅家子弟,进京科举自然而然住在他伯父、光禄寺少卿梅瑴成家。三年前薛蟠他们拐走了老梅的闺女。虽说一直有书信往来,每每避重就轻。梅瑴成老早就猜疑了。梅举子非常清楚堂妹在做什么,也时常去金陵数学研究所找课题。奈何修行尚浅,梅瑴成逼问几句他便露出马脚,还编排不出合理的谎话。

张子非拿信回薛府时,和尚被甄瑁抓出去品鉴古董了。小朱看完扑哧一笑:“妙哉。”遂给梅举人下了张帖子,请他和梅老大人同吃茶,署名是金陵某书生。随手在帖子上画了an=a1*q^(n-1)。梅举子见了,登时知道是自己早上求助的反馈,连忙打躬作揖求大伯父陪他出门。

来到茶楼,只见屋中坐着三个人。正当中一位年轻儒生,左边是个素淡着脸的姑娘,右边正是梅大人的“准女婿”、举人贾生!

老头喜出望外:“贤婿今科大比否?既来京城,如何不见老夫?我儿呢?”

“贾生”作揖:“老大人,事到如今——”与梅举人互视苦笑,“我们只好从实招供。”

梅瑴成愕然,看看侄儿看看女婿。梅举人连忙帮他拉开椅子。老梅小梅与对面三人行礼而坐。

小朱正色道:“实不相瞒。我们这几位,做的是专门替人解决麻烦行当。”

老梅深吸口气,眼睛盯了“贾生”半晌,拱手道:“敢问是何等麻烦。”

右边的张子非道:“例如,有位少奶奶的丈夫非但龙阳断袖,还机缘巧合在外头有了私生子。她自己却从没跟丈夫同过床。婆母再三逼迫她使腌臜手段。分明是明媒正娶的娘子,实在不愿意给丈夫下药。就算下了,万一没怀上呢?她丈夫又不傻,岂能再下第二回。”

梅瑴成呆若木鸡。半晌失声喊:“她从没说过。”

“贾生”十三道:“三年前那家子何等不可一世。依您老的性子,或咽不下这口气、被打压欺负,或清楚讨不回公道、郁结于胸。”

小朱接着说:“就算您老闹过了,梅姑娘就能安生么?”

老头呆了许久,将屋中众人挨个儿看一遍,问道:“她现在如何。”

梅举人抿了抿嘴:“她如今可了不得。数理化三处都挂招牌,随意走动。各色资源她先挑,说是复合型天才。述成叔父都没她威风。您老见了都不认得。”

十三道:“天才是真天才。研究所那一片,随便谁老远便恭恭敬敬喊‘梅工’。其实多半年纪比她大。”

张子非道:“金陵要开理科大学,已经议好了聘请她做教授。就是哪个系还没定,她跨学科。”

梅瑴成思忖道:“近两封信里,闺女确提到星火理工大学。此乃何等学堂?”

梅举人闻言,滔滔不绝描述开,另三位时不时补充几句。把个梅老头听得心漾魂牵、浮想联翩。

小朱含笑道:“您老若能得空,去研究所看看她,顺带指导一二。”

梅举人立时道:“指导?”他斜睨了伯父一眼,半点不低声。“还不定谁指导谁呢。”

眼看老头瞪了眼,小朱抢先道:“梅先生此言差矣。梅老大人走过的桥总比梅工走过的路多。”

梅举人的性子果然和研究所一众理工直男毫无二致。“论天赋,父女俩兴许相仿。可大伯身为朝廷命官,一年三百六十日,光禄寺勤勤恳恳办差。剩余那么点子功夫,要吃饭看公文、要出门会友。可怜兮兮小半个时辰想钻研数算,才刚写几张纸就得睡觉。遇上难题,四周也寻不见人商议,还得写信来江南。哪里比得了大妹子,坐在位置上喊一声,登时围拢五六个。做实验出门就是。”他耸耸肩,“要不是我老子老古板、逼我考这劳什子春闱,我才不想来呢。星火怎么也得有我个副教授。”

十三笑道:“那点子出息。你妹子是正教授。”

“我委实不如她。”

梅瑴成岂能受得了这诱惑?眼中直冒光。十三偷偷伸手到身后比了个“v”。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