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 章 南边的消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一世书城]

https://www.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边因为修渠暂时休战,嬴政立马就要北上找胡人麻烦,一刻也不愿停歇的模样。很好,很有精神!

我每日往章台宫一躲,自然无人敢舞到嬴政面前来,只是苦了李斯萧何二人,多少要被骚扰一番了。

十日后,二人带着案件卷宗,以及牵扯的各郡县官吏名单,放到了我的案头。

我翻开卷宗略略看了一下,涉案三十二人以何种方式通过县试郡试,分别有何人给予方便,因何给予方便,人证物证为何,清晰明了。

这时我在案卷中发现一个名字。

“李由?”我看向面色一贯肃然的李斯。

李斯笑了笑,他脸上干瘦,笑起来便显得细纹更多了,“下官长子正在三川郡任一小吏,此种内情略知一二,若能相助大人分毫,不甚荣幸。”

居然真的是他儿子,我还以为是同名呢。他的名字在卷宗中并不起眼,只是作为证人证词出现,指证担任三川郡郡试护卫的郡官兵涉及受贿放水。

我将案卷合上,手覆在上面抬头道,“幸苦廷尉了,这些案卷待我看过以后会呈报陛下。”

“下官分内之事。”

待李斯离开,萧何似是松了口气,“下官也想不到,这案子竟能牵连数百人之多。”

我微微颔首,并不惊讶,“明日廷议我就将此案提交陛下。”

萧何赞同道,“正是,交由陛下定夺更为妥当。”

我笑而不语,“天色不早了,这几日幸苦,先生回去休息吧,我再看看卷宗。”

萧何很欣慰地退出去了,他如今虽不住在相府,但毕竟是我这里出去的,还在这里做过家宰,来去熟悉。

不过显然他欣慰得太早了,第二日,我掷地有声地在廷议上开口时,站在后面的萧何表情差点裂开。

“……证据皆列于案卷中,按新律,科举舞弊者斩,官吏通钱者免,罚为鬼薪,共涉二百三十人,请陛下核准。”

若非新律取消了连坐之刑,这案子恐怕要牵扯数千人不止。

蒙毅接了案卷走上台阶,放在嬴政案几上。

“隗相邦,开科举士乃是新政,当徐徐图之,何况其中又有不少乃忠烈之后,若是因此便要斩之,恐怕太过酷烈武断了。”王绾首先开口劝道。

他倒没有语气激烈,反倒是像在真诚劝解。只是不论他是什么出发点,这一步我都不能退,否则科举制便如同儿戏了。

“丞相此言差矣,我大秦自来以法治国,既然新律明文记载,又有何可争议的。未曾祸延妻子族亲,有何酷烈之说?”

我知道他的重点不在“酷烈”,毕竟新律比起战国时期的诸国法条,绝对称得上仁慈了。他的重点是“忠烈之后”。

王绾叹了口气,摇头不再说话。

殿中静了一会儿,才听得嬴政出声,“诸卿对此案处置仍存疑否?”

“相邦明断,陛下圣明。”有人朗声附和。

我侧目看过去,赵高,怎么又是你!你是气氛组么。

有他起头,殿内一时附和声渐起。我抬目扫过去,竟无人再出言反对。这情形倒也没有出乎我意料,毕竟这次证据确凿,而且是我亲自抓了现行,我占理。

南方停战,度量衡文字以及新律的推行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今日廷议午后便结束了,正是艳阳高照之时。我踏出殿门,就在秋日的阳光下舒展了下身体,久站的僵冷便疏散了许多。

“大人!”萧何站在不远处等我,神色有些焦急。

我有点不情愿地走了过去,跟他走到殿侧面的阑干处。

“大人今日太莽撞了,如此一来怕是惹得众人侧目。”

我笑了笑,“先生胆子也太小了,你瞧,这不是定了么。想必廷尉这就要下令去拿人了。”

“可是此后许多人便与大人结下死仇了,别的不说,如今炙手可热的王蒙二家,也有好些个子弟牵扯其中…”

我伸手拍了拍他肩膀,“可若是不下手,这科举之制便形同虚设了,先生。何况即使没有此案,他们也一样怨恨我,所以不如让他们就这么恨下去吧。”

说到这里,我笑道,“我就喜欢别人讨厌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突然我听到有人交谈着往这边走过来,我们正好站在宫殿侧面,视觉死角,我立刻对萧何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他也很配合地保持了沉默。

“……仗着皇帝陛下的倚重,嚣张跋扈……”

“嘘,小点声,人才刚走呢,如今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被听到了,说不定也要罗织个罪名,将你斩了。”

我皱了皱眉,这说的是谁?王贲吗?他如今风评这么差了?

“你怕什么,廷议上不敢说,连私下也提不得不成。说是科举,也不知道往里面塞了多少他自己的门客,以后怕是各官署都是他的人了。”

“唉……陛下倚重,吾等又能如何呢。”

我面色古怪地与萧何对视了一眼,他的眼神告诉我我没猜错。这说的是我。

嚣张跋扈?借科举安插自己人?随便罗织罪名斩人?好极了,我这就出来斩了你。

“蒙将军。”谈话的二人突然开口问好。

蒙毅熟悉的声音传来,“嗯,陛下传召,两位请。”

两人道了谢,便往正殿里去。等二人脚步声渐远,我才从侧面转了出来,想看看是哪个部门的官员背后说我坏话。

结果一出来就正对上蒙毅高大的身影,他仿佛静候许久。

“呃,蒙将军。”

蒙毅抬手行礼,“相邦大人,太学令。陛下有事请相邦相商。”

我镇定地点点头,萧何一样镇定地对我请辞。

“下官先告退了。”

我和蒙毅在廊下等了一会儿,才等到方才进去的两个人出来,我有意看了他们一眼,是少府的人。

两人看到我,微微有点惊慌,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陛下最近常传召少府之人?”我随口问道。

蒙毅并不回答,只含笑打太极,“相邦也知道,双乐宫刚刚建成。”

我挑了挑眉,差点忘了,我是相邦隗林,不是皇后,蒙毅自然不能将嬴政的事情透露给我。

“相邦请。”

我抬步入内,嬴政连姿势都没变,只是手上拿了本章奏。

“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这是南边来的信,你瞧瞧。”嬴政话音一落,边上守着的赵高递给我一本章奏。

南边?父亲那里么?我伸手接过章奏,仔细阅看。

回府的时候已经过了宵禁,张良派了车马随从在章台宫外接,巡逻的卫队都知道车队的身份,并未盘查,一路顺利回了府。

我像往常一样进了书房,里面灯火通明,茶水也是温的,燃了火炉,笔墨也准备得妥当,案几边上整齐垒着一摞摞从尚书官署送来的章奏。

张良正要退出去,他知道我看章奏时并不喜欢边上有人伺候。

“先生留步。”我开口叫住他。

我第一次见到张良时他还是个青葱少年,骨架纤细,身量单薄,与当年相较,他骨架高大许多,人的气质也变了不少。

见此我下意识问道,“先生今年是否该加冠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