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太和殿侍郎言惊国君许二胖成擒

几日后,这场决定燕国旧臣命运的朝会如期进行。

“上朝”

随着站在太和殿前的宦官一声唱和,

早已列于台阶下方的朝臣分为文武两班,依次进入了大殿之中。

殿前高台龙椅之上,

一个年轻人正襟危坐,

一身黄袍衬得其气质非常!

原地站毕,

朝臣随后朝向前方的天子跪了下来,

他们口中高呼万岁!

等到行礼毕,

站在皇帝身旁的贴身宦官代其宣谕,“平身!”

随后朝臣便都站了起来,

那位宦官打开原本手中握着的圣旨,念了起来,

“朕自即位以来,夙兴夜寐,数有忧思,

以北燕之地不习王化,常怀叵测之心。

吾边地之民忠良淳善,然数遭其害!

致无耕无食者不知凡几,别鹤离鸾之人充斥其途。

朕遣使燕地,欲解两国纷争,

然其君不识大势,窃以燕弹丸之地可当天朝百万之军!

朕上承天意,下体民心,着大将军将兵十五万,统兵伐燕!

幸赖上天垂佑,将士用命,

用时凡月余,击破伪朝之都,尽收其地!”

。。。。。。

前面长长一段皆是关于兴元出兵理由以及取得大胜的内容,

无非就是说燕国君臣无道,百姓民不聊生如何如何,

最后,便说到了如何处置燕国之臣。

等到圣旨宣读完毕,jiqu.org 楼兰小说网

皇座之上的年轻人开口了,“今日朝会主题前几日便已下旨言明,想来各位心中皆有腹稿”

“不知哪位爱卿先来开个头?”

李琳悄悄朝四周望了一眼,

他发现不少大臣闻言都低下了头,

【这情形。。。有点眼熟啊。。。】

这不跟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说要叫学生回答时一模一样的吗??

只要老师这么一问,立马课堂上大部分人都低着头,不敢和老师对视,生怕叫自己起来回答问题。。。

【都这么大人了,还怕课堂回答问题?!】

李琳表示有些无语了,

他见无人回答,便直接从队中站了出来!

现在,他必须要第一个陈明自己的看法,不然,一旦有地位更高的大臣说了和自己差不多的话,

那自己再说就有些变味了——

就不再是虽然收了钱财但始终有底线的这么个形象了,而是趋炎附势之辈!

“陈侍郎有何见解?”,刘麟看着站在殿中的李琳,带着些莫名的神色开口问道。

“陛下!臣认为,对于北燕降臣不可一概而论”

“其中有志虑忠纯之辈,亦不乏作奸犯科之徒!”

“若视之如一体,则良善之人与奸邪之辈相杂,如滨海之珠混于鱼目之中!”

好一个‘滨海之珠混于鱼目之中’!

站在一旁的刘侍郎忍不住看了眼站在殿中侃侃而谈的李琳,心中还有些好奇——以前也没见自己这个好友说话是这个调调啊?

皇位上的刘麟听着李琳的话语也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

“臣以为,拔擢良臣,贬抑奸佞,可慰燕地之民愤,亦可使天下之人知我选拔良才之心!”

“如此,天下有识之士纷沓而至,我兴元何愁大业不成?”

“天下之材均入此彀中,

吾为王亦可,为霸亦可!”

“好一个为王亦可,为霸亦可!”,龙椅上的刘麟忍不住站了起来!

看着激动出声的少年天子,李琳知道自己这话说对了,

他忍不住心中嘀咕——

【越是像刘麟这种有大抱负的少年君主,就越喜欢听这些】

【称王称霸永远都是他们心中最渴望的!】

“陈侍郎,你可具体说说如何从燕国降臣中拔擢良臣,贬抑奸佞”,刘麟仍然站着,他看着李琳等着听听他的主张,

李琳再次行了一礼,

“降臣之中,如原燕国常州参将陈璞,原婺州刺史吴云,原云关守将王定,此三子皆志虑忠纯之辈!为将则守土有功,为一方父母官则使治下平民交口称赞”

“唯我朝天兵将至,其不忍麾下士卒、治下百姓陷于无谓之兵争,因此献印而降。如此既不负旧主之恩,亦无愧于民心所愿。故臣认为,应颁旨嘉奖此三人”

“而”,说着,李琳突然顿了一下,因为接下来才是重点!

“而如北燕原大将军及国相等,

贪墨成性,于国无寸功;

欺压良善,于民无寸心;

欺君弑主,于君无寸忠!

如此不忠不义之辈,

岂能入我兴元朝堂?

岂能忝居神都之地?

请陛下诛此二人,以告天下!”

“如此,燕地民愤可平,亦可震慑天下奸佞之徒!”

随着李琳最后一声落下,朝堂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

站在台上的刘麟也面色沉静,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君臣之间就这样站着,谁也没有说话。

【这。。。什么情况】

李琳心中有些打鼓起来了,

【难道,说错话了??】

就在气氛越来越紧张之时,少年终于开口了,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马上,李琳好友刘侍郎就站了出来,“臣认为陈大人所言在理”

他刚一说完,立马又有几人站了出来,“臣等也认为陈大人所言在理”

接下来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越来越多的人都站了出来认同李琳所言。

至于说为什么这么多人认同他,你以为前几天他四处串门是在干什么?

还是那一套骗刘侍郎的套路,李琳跟很多人都说了京兆尹可能已经知道了他们受贿之事,

如此一来,在李琳以身作则,第一个站出来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不敢替那两人说话了。

至于他们有没有怀疑过李琳所说,那自然是有的,

可当李琳如今首先站出来,对那两人大批特批后,成功打消了他们的疑惑——毕竟在他们看来,李琳跟那两人之间又没啥过节,除了是真的为了在皇帝面前挽回形象,否则怎么可能会如此干?

皇帝看着李琳和下方站出来的官员,倒是有些不解了,

沉默了一阵,他突然开口了,不过这一开口把下方的大臣们吓了一大跳,

“诸位爱卿应是都收了那两人的银两了吧?”

“为何没有为他们说话?朕着实有些好奇啊”

皇帝真的知道!!!

顿时下方的群臣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但立马,他们心中又庆幸不已——听皇帝的口气,好像对他们并没有要严惩的意思!

还好还好,还好陈言陈侍郎提前跟自己说了!

下方群臣心中顿时对李琳充满了感激!

李琳见刘麟如此一问,便知道对方这是在给自己台阶下,

他连忙伏在地上,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臣当时认为像他们那种大贪巨恶,他们的钱不拿白不拿,但要让臣替他们说话是万万做不到的!”

“臣愿意把所得银两尽数捐给内府!”

顿时,那些收了银两的官员也有样学样,都跪了下来,皆表示愿意把所得银两捐赠出去。

内府,也就是皇帝的小金库,

他们这相当于是变相的把钱都放到小皇上的私人口袋里了。

刘麟看着下方跪倒一地的官员,随后他的目光看向了站在原地,微闭着眼睛,一副年老体衰模样的丞相,

这位丞相仿佛有些昏昏欲睡,头一下一下的轻点着,仿佛丝毫没有注意到皇帝的目光。

收回目光,刘麟心中组织了下语言,“诸位爱卿虽有小错,然大义无损,准许将于北燕降臣之处所得银两上缴内府!此事过后,朕不再追究!”

阶下的众大臣顿时松了口气。

随后的廷议几乎没有什么意外了,

北燕大将军和国相二人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出意外了。

很快,朝会都还没结束,一队左右卫便从皇宫之中朝着那两人的临时住所冲了过去。

等到李琳他从朝中回到家中之时,便已听到那二人被缉拿入宫了!

“好!”,李琳长舒一口气,从他重生为陈言以来一直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顿时落了地,

“小子!”,他朝着陈立大喊道,“从我藏酒中拿出一坛来,今天咱爷俩喝一杯!”

正在从厨房中端菜进来的陈立闻言一愣,顿时有些一头雾水——怎么老爷子今天心情这么好?

。。。。。。

“喝!”,李琳率先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陈立自然不甘示弱,也一仰头,顿时一杯酒便见了底。

“嗝爹,你,,,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

趁着酒意,面色微红的李琳一边吃着下酒菜,一边解释了起来,

“哼哼!北燕那两人被皇帝抓进去了,不出意外,他们应该是出意外了”

“这。。。对了,我还没问您呢,为。。。为什么您对那两人如此痛恨?”

“甚至还要我特意借请酒之机,像陈璞兄透露此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您应该是想让陈兄通知大将军,随后使得皇帝知晓吧!”

“哦?小子看来还有点眼光!”,陈立又喝了杯酒,

“没错!只要让皇帝知晓此事,那两人断无活命之理!然而,如果由我直接向皇帝说明此事,那将会得罪满朝文武”

“所以,,,您才想到借大将军之手?”

“对!若说满朝中还有谁那两人不会去送礼,那就只有大将军了”

但陈立还是有些不理解,“可就算皇帝知道此事,要是朝会之时那些收了贿赂的大臣力保二人,他。。。他总不能完全不听大臣们的吧”

听到这,李琳脸上骄傲之色更甚,“你以为你爹我这几天在忙啥呢!”

“我把朝中有点关系的大臣家里都跑了一遍,就只向他们透露了一个编的消息——京兆尹正在跟踪那两人的家臣!”

“这下可把他们吓得够呛!随后稍微引导引导,他们自然在朝会上便不敢替两人说话了!”

他说完还不过瘾,又开始绘声绘色的描述起在各个大臣府里的所见所闻。

陈立听得连饭都忘了吃了——好家伙,跟在听故事似的!

不过他也有些疑惑——自己老爹行事风格好像变了?以前可没这么喜欢忽悠人的!

当然,听故事听得入迷了的陈立并没有注意到,李琳悄悄回避了自己痛恨二人的缘由。

。。。。。。

皇宫偏殿的书房之中,

刘麟坐在书桌旁,

桌前还站着一位身着劲装的大臣,

“说说吧,情况怎么样?”

那人行了一礼,不过他的礼节更像是军中之礼,

“臣率左右卫前往北燕二人住所,缉拿了其大将军及国相以下三十余人,然,,”

“嗯?”

“臣清点缉拿人数之时才发现,还有部分燕国逆臣并未落网”

“应是当时他们外出不在住所”

刘麟皱了皱眉,随后揉了揉额头,

“当初京兆尹向朕密奏他们行贿之时,朕就应该提前让左右卫在他们住所四周布控”

没错!当时京兆尹确实曾向皇帝密奏行贿之事!

李琳这属于是瞎编的凑巧碰上了!

过了一会儿,这位少年天子突然抬起头,眼神中带有一丝难明之色,

“今日陈侍郎之发言正本清源,不应只闻于朝堂之中。

朕着令把今日朝会情形记录在案,并向天下传旨说明!”

随后,看着领旨后便准备退下的左右卫统领,他又压低声音道,“派一队人在陈侍郎家附近警戒”

这位统领顿时目光微瞪,

他突然明白了眼前之人的意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