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贱民军,匡天下!

第160章贱民军,匡天下!

一想到自己的驾前军,每天能够吃上一两顿肉食,云贵老人甚至有足足一斤的供养。

而军饷、田地方面,更是人人要奔小康。

孙国主就意气风发,信心十足。

有这么一支大军在,又有足够的西营老兵老将带领,只要能够打上几场胜仗,树立树立信心,见见血,那么这样的一个军团,在这个时代就是无敌的了。

“孤的新兵虽然只训练了数月时间,可由于肉食供应,他们一年的训练量,足以顶得上在云南旧时的两年,甚至三年。”

“等孤带着大军,把桂林、永州、衡阳、长沙等地打下来,让新兵们见了血,孤的大军就可以直面八旗了!”孙可望微笑道。

“国主说的是,现在新兵的训练和供养都十分充足,又有足够的军官和老兵带领,只要打上几场硬仗,我们的驾前精锐根本就不怕满蒙八旗!”张虎附和道。

“线国安,孤就拿你来练兵了。”孙可望抬头北望,微微一笑。

清廷在桂林和永州,布置了线国安和陈德两部兵马。

自以为就算自己要北上,线国安和陈德的一万多精兵,也能够凭借着坚城挡住。

殊不知,此举正中孙国主的下怀。

要不是有这一万多精兵用来给他的十几万大军练手。

和八旗主力对决之时,孙国主还真缺乏信心呢!aosu.org 流星小说网

有了这一万多精兵,孙国主新编练的驾前军就可以像李定国一样,先打了靖州和桂林两场大捷,拿绿营精锐和定南藩精兵练手后,再对决八旗了。

孙可望自信一笑,随后带着一众手下继续漫步行走,参观经过一年大治的宣化县情况。

“微臣,杨轩城,参见国主!”

得知孙国主到来,从行政六部吏员中,得到提拔的宣化县令连忙率众来迎。

“起来吧。”孙可望看着宣化县的一切,颇为赞赏道。

“杨县令,你们宣化县,看样子今年是一个丰收之年啊。”

“回禀国主,全仰仗国主之能,我宣化县今年招抚山民以万计,开垦荒地以千顷。”

“若不是国主仁慈,宣化虽然在南宁边缘,可久经战乱,也不会有今年的光景啊!”

“好!杨县令,以你之才,一个县令还是小了些,等明年孤提拔你为知府,掌握一府之地。”孙可望许诺道。

孙国主没有搞什么微服私访之类的玩意,现在他老人家可没闲工夫跟那个败家子一样,到处游山玩水。

他的出行都是大摇大摆,大张旗鼓的。

当然了一般而已,像他这种级别人物,为了防止欺上瞒下,都得暗中出行考察民情。

只不过对于孙国主来说,他又不是什么处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的小吉祥物。

就宣化这个县城,孙国主带着手底下的人随便溜达两圈,心里盘算一下。

宣化县大概有多少耕地在耕种,每亩地的庄稼长势如何,能亩产多少,自然就了熟于心了。

像是什么肥猪赛大象之类的玩意,只要孙国主精神正常,没像以前那样抽风,根本出不了。

而宣化县令,根据锦衣卫的报告,此人亲自下田,领导百姓拓荒,又高风亮节,两袖清风,孙可望如今又亲自见识了宣化承平的景象。

这样的务实官员,自然得大力提拔呢。

等明年,打下湖南了,衡阳、常德、宝庆这些地方,看哪里合适,就直接不拘一格,连升几级,让他承担起责任,当个知府吧。

“国主,你是说明年要提拔我为知府!”杨轩城张大着嘴巴,不可置信道。

“那是自然,孤是国主,君无戏言,自当一言九鼎。”孙国主大大咧咧道。

早在贵阳,孙国主什么龙旗啊、龙袍啊,该用的都用来。

就连殿前军都以驾前军自称了。

所以孙国主和他手底下的豺狼虎豹们就没什么忌惮了。

除了皇帝这个名头外,孙国主和手底下的臣子们,在广西是该干嘛就干嘛。

“国主,微臣担任知县才不到一年时间,明年就升任知府是不是太快了。”杨轩城有些惊悚道。

“那有什么的。”孙可望满不在乎道:“马兆羲和万年策等人之前还没有官身,只是落魄的文人而已,孤搭建行政六部之时,就直接授予了尚书一职。”

“不要说你这个知县了,要是江阴的阎典史还在,孤非要请他来广西当知府不可,要是知府请不动,道员、巡抚之职,孤也愿意给。”

“只要有才能,孤才不管什么出身,多大职位,只要能够干好,我孙可望不在乎授予官职!”

杨轩城闻言激动不已,他以前不过是行政六部的一位小主事,因为干得不错,所以才外放宣化担任七品知县。

哪曾想,由于在宣化干的不错,孙国主竟然要直接晋升他为知府了!

如此恐怖的晋升速度,怎能不令杨轩城激动?

“国主之恩,微臣万死难报!”杨轩城满脸涨红,对着孙国主三跪九叩。

“杨县令快快请起,只要上对得起本国主,下对得起黎民百姓,什么官职都是你应得的。”孙可望开口道。

“国主请放心,微臣一定为国主分忧,为百姓解难!”杨轩城拍板道。

孙可望微笑道:“好,杨县令,带孤参观一下,你在宣化一年的政绩吧。”

“国主请!”杨轩城急忙伸手,恭迎道。

“国主,这一年来,微臣亲自寻访四周,甚至进入了百里之外的深山之中,为宣化招揽了不少山民前来耕种……”

杨轩城一路介绍,将自己的功绩一一道来。

在行政六部的考核中,生聚百姓,开垦荒地,可是一等一的功绩。

所以在政绩的诱惑下,广西各地的官吏们,为了招抚山民可是煞费苦心。

有些官员为了升官,甚至还一头扎进了南边的十万大山之中。

就是为了多招揽一些百姓,好为自己的政绩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了,有不少人走进了大山,就再也没有走出来了。

搞得孙国主还得从恩科中,临时让不少广西士子走马上任。

广西官员的牺牲自然是取得极大效果的,屡遭战火的广西在越来越多的山民建设下,正在逐渐的恢复生气。

随着孙国主的巡视,国主大驾光临的消息,迅速传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