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崇祯仓皇出逃,献忠攻克京师(求追订月票)

杨嗣昌接到奏报,羽林营已经先后收复了崇文门同正阳门。

可如今他并没有拿下宣武门,反而让辽东军的骑兵杀进了内城,即便收复了其他两座城门也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他赶紧派人回宫,通知辽东军已经攻入内城的消息,让崇祯赶紧出京南下。

羽林营毕竟也是精锐之师。

此时已经来不及结阵了,羽林营的长矛手迎着辽东骑兵冲了过去。

城下很快便传来了战马的嘶鸣声,以及金属碰撞发出的声响!

尽管这些长矛手都身穿重型布面甲,不过依旧难以阻挡辽东军的骑兵。

随着骑兵的长枪不断刺穿羽林营士兵的胸膛,前方的长矛手也在成片的倒下。

“砰、砰、砰”

利用长矛手争取的时间,羽林营的盾牌手同火铳手终于布置好了队形!

宣武门的城门附近还是比较狭窄的,加之这些辽东骑兵人数并不多,只是布置在城外的500游骑。

羽林营才得以利用燧发枪封锁城门,将冲入城中的辽东骑兵击退。

羽林营击退辽东骑兵的同时,城楼上的羽林营由于得不到支援,也张之极带领的京营给趁机斩杀了。

由于辽东军的出现使得羽林营的士气大受影响。

此刻即便是他继续攻城也绝无可能拿下宣武门了。

刚才那些辽东骑兵应该只是先头部队,他们的主力很快就会到来的。

而且宣武门上是有大炮的,虽然方向是对着外城的,相信用不了多久张之极就会令人调转炮口。

辽东军攻入内城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了。

杨嗣昌集中了七八千羽林用依托街道布置拒马等障碍物,暂时阻止敌军入城。

他自己则是赶紧入宫劝崇祯南下!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紫禁城已经完全乱套了。

守卫皇城的禁军此刻已经不见了踪影。

只有一群武太监手持刀枪看守西华门。

进入宫城之后里面已经乱做了一团,到处都是抱着包袱乱跑的太监同宫女。

杨嗣昌细问之下才知道,不久前陛下宣布巡幸中都,已经离开了紫禁城,出西直门跑路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一定是温体仁同袁崇焕等人怂恿陛下南逃了!

正当他迷茫之际,司礼监掌印曹化淳匆忙的跑了过来。

只见他气喘吁吁的说道:“杨本兵,咱家总算是找到你了!”

“皇爷有旨,令兵部尚书杨嗣昌留守,务必统领各路人马坚守京师!”

尽管杨嗣昌心里已经猜到了,但当曹化淳真的说出来的时候,他的内心还是感到了一丝凄凉。

他拼了命的阻挡辽东骑兵入城,就是为了给崇祯争取逃跑的时间。

可没曾想到,陛下早就已经跑了,还让自己留下来给他殿后。

原来在陛下眼中,他杨嗣昌也只不过是一枚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同张凤翼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很快曹化淳就打断了杨嗣昌的思绪。

他说道:“咱家能体会杨本兵此刻的心情,可咱们这位崇祯陛下向来便是如此。用的上你的时候把你捧在手心里,用不上伱的时候弃之如草芥!”

“如今宫中一片混乱,还请杨本兵调2000人维护宫中的秩序!”

自从崇祯继位后,就废了司礼监,有“内相”之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如今也同样只是一枚弃子。

曹化淳同自己的处境其实是一样的,但他的心态可比自己好的多。

很显然曹化淳是准备稳定紫禁城的秩序,封存剩下的府库,将它完整的交到朱由崧的手中了。

其实自己父亲杨鹤生前就告诫过自己崇祯皇帝刻薄寡恩,还是自己太天真了。

自己目前有3条路可以走。

一是按照崇祯皇帝的遗命留下来组织剩余的兵力拼命抵抗,为崇祯皇帝的逃跑赢得时间,然后被李献忠同朱由崧当做典型用来杀鸡儆猴!

就如同当年的方孝孺一般,博得一个忠臣的名声,然后被诛灭十族!

二是带领部分兵马撤离京师,以护驾之名护送陛下去中都凤阳。

当然了能不能成功前往凤阳那还两说,毕竟青州还有郑芝龙,他同样可以出兵阻截南下的崇祯。

这就相当于博一把,如果能成功帮助崇祯回到江南,自己仍然是陛下的宠臣!

最后一条自然是带领兵马直接向李献忠投降,拥立朱由崧!

这样做功劳自然是有的,当初朱棣打进南京的时候,许多官员都是这么做的。

可问题是这样做的人实在太多,虽然仍然可以在朱由崧面前占据一席之地,不过铁定被边缘化。

而且此前自己已经得罪了朱纯臣同张凤翼,这种日子一定不好过。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出城追上崇祯。

他既没有方孝孺杀身成仁的勇气,也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自己的仕途。

不过的确需要拖住李献忠的主力,不然他们根本就跑不了。

杨嗣昌说道:“曹掌印放心,我这就调羽林营的主力进入皇城,绝对不能让这些宵小之徒趁机祸乱皇城!”

他知道内城根本就守不住,如今唯有凭借着羽林营的火器坚守皇城同宫城才能为自己拖延时间。

崇祯出逃几乎将京城所有的能用的马匹都带走了,羽林营虽然还有近2万人,可是骑兵已经所剩无几了。

这些步兵他根本就带不走,所以只能让他们发挥余热,坚守皇城了。

安排完这一切后,杨嗣昌仅仅带着三百骑出西直门追赶崇祯去了。

此时京城中还没有撤走的,除了杨嗣昌就只剩下那些还在善后的锦衣卫了。

崇祯实在是恨透了李献忠,所以他下令将李献忠的夫人哈齐娅同两个嫡子带走。

毕竟他本次出逃生死未卜,带上这几个“护身符”,没准关键时候能够保自己一命。

至于关押在锦衣卫诏狱中的那数十名李家子弟,则是一律处死!

留下来执行这个任务的是四品的锦衣卫镇抚使黄征。

当得知崇祯下旨赐死所有李家子弟后,诏狱中哭声一片,只有李如柏哈哈大笑!

如今的李如柏已经77岁了,头发胡子早就已经花白了。

被抓捕的这群人中,大部分是李家的远支,毕竟李成梁自己就有九子,衍生到今天辽东李家早就是一个大家族了,光是李成梁的直系子孙就已经有上百人之多。

除了李如柏是主动要求留在京师的,其他人不过是李献忠的“弃子”而已。

也正是这些数量庞大的李家子弟,迷惑住了天启同崇祯两位皇帝。

李如柏哈哈大笑自然不是因为他得了“失心疯”,而是因为他知道家的大业已经快成了。

说不定此时李献忠已经在攻打京师了。

李如柏的身份特殊,所以锦衣卫还是给了他最后的体面。

很快锦衣卫端上了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一个酒壶同一条白绫!

黄征说道:“陛下仁慈,给你留了全尸,还请李总兵上路吧!”

但此刻那个端盘子的锦衣卫双手却在不停地颤抖,终于他跪倒在黄征的面前说道:“黄镇抚使,李如柏他不能死啊!”

“辽东军很快就要入城了,陛下自己早就跑了。如果让辽东郡王知道是我们杀了他李家六十余口,恐怕我们自己的‘九族’也会因此不保啊!”

现在这里除了李家的人,还有许多京中的权贵的子弟。

别看他们现在是阶下囚,很快那些人就都是“从龙功臣”了,自己若是真案崇祯的诏令行事,那么恐怕自己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最终黄征还是没敢下手!

崇祯四年七月十五日,也就是中元节这一天。

崇祯皇帝朱由检以巡幸中都为借口仓惶出逃!

几个时辰后,辽东军在京营的配合下占领了大明的京师!

不过此时他们占领的也仅仅只是外城同内城。

京师的皇城同宫城仍然在羽林营的手中。

要攻入皇城并不难,不过要是将这些宫殿给打坏了,自己岂不是还要花银子修?

李献忠对洪承畴说道:“看来你们对羽林营的洗脑很成功啊,崇祯都已经跑路了,这些人还在死心塌地的给他当炮灰?”

洪承畴明白李献忠的意思,说道:“王爷放心,属下这就亲自去劝降!”

最终在洪承畴的现身说法下,羽林营最终打开了皇城的大门。

司礼监掌印曹化淳原本就是情报司的人,很快曹化淳就令宫城的守军投降了。

其实李献忠一直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崇祯的内帑之中到底有多少银子?

曹化淳作为司礼监掌印,很快就调出了内帑的账目。

李献忠发现内帑在万历这个“守财奴”的打理下可谓是蒸蒸日上。

尤其是万历四十七年同四十八年,内帑的存银直线上升,一度高达1280万两。

这其中自己应该也贡献了不少。

不过接下来泰昌、天启这两位属于败家子!

别看泰昌帝做皇帝总共也就一个月的时间。

不过在东林党的忽悠下,他一共花去了内帑520万两。

接下来天启皇帝也没少花,不过天启的花销主要是头两年,后面魏忠贤的经营下,内帑居然还有增长。

不过最后两年为了对付辽东拼命扩军又花费了一点。

最终交到崇祯手里的时候只剩下400万两了。

当然了在东林党的忽悠下,崇祯将魏忠贤时期的商税,矿政几乎都给废了。

头一年有查抄阉党的家产,没有用内帑,不过之后这个内帑自然也保不住了。

已经常年不足100万两了。

也亏得是每年还有不少皇庄可以补充银两,崇祯光是在北直隶的庄田就有20万顷(2000万亩)左右。

不然他的内帑恐怕是真要见底了!

李献忠无奈的摇起了头,难怪崇祯如此节俭,看来不是演戏,是真的穷。

此时抓捕崇祯自然成了第一要务。

李献忠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了茅元仪同洪承畴两个人。

茅元仪说道:“根据情报这次有不少士绅都跟着崇祯南下了,他们还携带了不少家产!”

如果此时抓捕或者杀掉崇祯,那么大明天下会迅速的投靠朱由崧,就如同当年的靖难一样!

这些支持崇祯的士绅最终会支持朱由崧继续成为自己的阻力。

而且大量的朱明宗室也会被保留了下来,继续吸食大明百姓的骨血。

这是李献忠绝对不能接受的。

他说道:“这些人站错了队自然得要付出代价,洪总督你南下追击之时,这些人一个都不要留,全部杀掉,永绝后患!”

听完李献忠的话,洪承畴愣在了当场。

人人都说自己是“洪疯子”,这李献忠居然比自己更疯狂。

他难道是要杀尽天下的士绅不成?

自己早在青州的时候就听说,登莱两府治下,但凡是反对“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起纳粮”的士绅都被郑芝龙直接杀掉了。

不过这毕竟是假托海寇的名义干的。

如果自己率领的官军这么干了,那同李自成这些贼寇何异?

他低声说道:“属下知道王爷推行新政的决心,对这些反对的士绅向来不会手软,可直接杀掉还是有些不妥吧?”

李献忠笑着说道:“是本王没有说清楚,也难怪洪总督为难。”

“如今左良玉困守济南城,整个济南府已经基本沦陷了。本王已经命令白莲教的王希范,在山东直隶一带起事。”

“如今直隶南面的巨鹿、高邑一线已经被王希范给占据了,洪总督本次南下,只需要将这些士绅赶到王希范那里即可!”

“杀人越货这种事情,官军怎么可以做?自然是交给贼寇来做。不过白莲教占据的州县洪总督不用急着去打,他们会主动让出的。到时候你的大军跟在贼寇后面接收就成了!”

洪承畴心下一惊,李献忠也实在太狠了,他这是要让白莲教先杀一波反对自己的士绅。

如今辽东的政策,士绅早就知道了。

那些逃走的士绅都是极力反对他政策的,看来这些人他是一个都不肯放过啊!

对于李献忠的心思,茅元仪自然是最清楚的,如果没有朱由崧,恐怕李献忠自己也差不多要称帝了。

他们除去的那些士绅,其实是在挖大明的根基。

杨嗣昌离京后,很快就在京师西南六十里的房山附近追上了崇祯等人。

见到杨嗣昌前来,崇祯以及袁崇焕等人都十分不悦。

原本他还指望杨嗣昌替自己断后拖延时间,没想到他居然跑了出来,难道京师已经失守了?

王承恩,自然知道崇祯在想什么,他说道:“杨本兵,你好大的胆子。陛下令你坚守京师,你居然敢抗旨?”

杨嗣昌自然知道崇祯会这么说,不过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他说道:“陛下勿惊,京师并未失守,臣已经收复了宣武门,并派重兵把守,贼军兵没有攻进内城!”

崇祯听闻杨嗣昌夺回了宣武门后,脸色缓和了一些。

难不成杨嗣昌是来劝说自己回京的?

他问道:“那杨卿来此何事?”

杨嗣昌说道:“敢问陛下,是否准备从保定、真定一线南下?”

崇祯说道:“袁总督的五万大军已经占据了前方的紫荆关同易州,朕很快就能同他们汇合了,有何不妥吗?”

杨嗣昌说道:“陛下万万不可从易州南下!”

“陛下此行带着如此多的行礼以及随从,日行不过七八十里,且目标过于明显!而辽东的精锐骑兵可以轻松的日行一百五十里。”

“陛下出京,京师几乎是人尽皆知,即便是李献忠没有完全占领京师一样会来追击陛下的。”

崇祯直接下令斩杀了六十多名李家子弟,李献忠不来追杀他才叫见鬼了!

袁崇焕说道:“本督的五万人马就在易州同紫荆关一带,可让陛下轻骑先行,到了那里就安全了!”

杨嗣昌说道:“即便是侥幸跑到了那里,如今辽东的兵马加上京师的降军不下20余万。袁总督觉得你手下的人马可以挡住辽东军?”

“若真能挡住,你这五万人早就突破涿州了抵达京师了,陛下又何至于巡幸中都?”

袁崇焕也自知理亏只得不语。

杨嗣昌又说道:“即便是陛下能够抵达真定,可如今青州的贼军已经打到了直隶,这条路陛下也是走不通的。”

听杨嗣昌这么一说,崇祯立马慌了,他说道:“那依杨卿之意,该如何是好?”

杨嗣昌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他笑着说道:“如今从直隶肯定是走不通了,陛下要脱险也容易,我们集合骑兵直接北上走居庸关入宣府。”

“这样一来,可以调集宣大的进退边军护驾;即便是事后李献忠追来,这一路的险关要隘,他一时半会也突破不了,肯定可以阻挡他的追击。”

崇祯高喊道:“此计甚妙!”

然后他看了一眼袁崇焕说道:“至于这些物资同步军,以及跟随陛下的士绅们,可以让袁都督继续率领向易州进发。”

“这样一来可以迷惑贼军,袁都督也可以率领大军杀回到山东,整编更多的人马于贼军决战。”

这可真是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之前袁崇焕建议崇祯让杨嗣昌留守京师殿后,这么快这个重任居然落到了自己头上!

而此时哨骑来报。辽东的骑兵已经出京,距离这里最多只有三十里了!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感谢书友“独行万里的小光”、“俞乐遥”、“菊猫”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