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有几分是真心的?

太上皇后郑氏以前是哲宗皇帝的皇后身边的宫女,后来给了宋徽宗,成了他的第二任皇后,出身的卑微让她一直谨小慎微,尤其是现在的皇帝面前更是如此。

就是赵楷跟赵桓两个兄弟之间争夺皇位的时候她也不敢选边站队,所以赵桓对她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至少在他的记忆中,当太子的那些年,太上皇后没给他使个绊子。

所以赵桓是真心诚意给他们敬酒的,过年嘛,尊敬长辈理所应当,虽然太上皇赵佶这位老爹实在不怎么地,但嫡母郑氏为人也还不错。

敬过了酒,赵桓重新落座。

太上皇马上端酒,带着所有皇亲国戚给皇帝赵桓敬酒,齐声恭祝皇帝万岁。

随后,便是各家按照长幼顺序都来给皇帝赵桓一家敬酒,毕竟是家宴,没有大朝会那么多规矩,但见面的酒是要喝的。

这次赵桓可不像大朝会跟岳飞他们那样酒到杯干了,只是浅浅的抿一口就罢了,一来前面喝大了,后来跟这些皇亲国戚也没必要那么猛喝,人多着呢。

皇子按照顺序挨个带着家人给皇帝一家敬酒。

随后,轮到帝姬和家人敬酒。

赵玉盘是宋徽宗的长女,所以帝姬里第一个敬酒。

她带着丈夫和女儿来敬酒的时候。

赵桓问赵玉盘道:“一向可好?”

赵玉盘行了一礼道:“多谢官家垂问,好着呢,就是曾妍这丫头调皮了些。

听说前些日子官家御驾亲征,杀了金军无数,还深擒了金国元帅完颜宗望,陛下文韬武略,实在令人敬佩,我们敬官家一杯!”

赵桓笑了笑,大声说道:

“没办法,如果有人能帮我就好了,即便不是领兵出征,坐镇一方安抚百姓,屯田存粮,那也是好的,我就不用那么操心了。”

一旁的左卫将军曾夤赶紧恭声道:

“臣愿意替官家排忧解难,如果有能够胜任臣的差遣,请官家吩咐,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玉盘白了他一眼,低声说道:

“你扯什么闲篇呢?祖宗家法,驸马不得干政,你就当你的富贵闲人,想着什么为国分忧呢,朝廷那么多大将贤臣,用得着你吗?”

曾夤不禁神情颇为尴尬。

他其实是进士出身,是可以入仕当官为政一方的,结果被宋徽宗看中了,把女儿赵玉盘嫁给了他,才能成为驸马都尉。

按照宋朝规矩,驸马不能够执掌实权,因为属于外戚,历朝历代,都把外戚当贼一样防着。所以只能安享富贵,别指望大有作为。

可是他总想能做点实事,毕竟才二十多岁,怎么能够就这么天天花天酒地的混吃等死呢?

刚才听皇帝感慨没有可以分忧帮忙之人,他头脑一热便说了出来。

听到妻子这话,又觉得惶恐,忙拱手道:“臣唐突了,请陛下见谅!”

赵桓却又大声道:“你有这份心,朕很开心,朕要用人的时候,你不要推辞就好。”

赵桓使用了“朕”这个称呼,那就表示一个正式的承诺了。

曾夤不由得又惊又喜,赶紧躬身施礼说道:“臣随时听候陛下差遣。”

皇帝说话时其他人是不敢随意说话的,所以他们说话的时候,大殿之中所有人都听到了,一时间不由得心头都开始翻腾起来。

皇帝这是让外戚参与朝政吗?

在赵桓心中,只要是能人都要用,国难当头,管他什么外亲内戚,又或者亲王,只要有才能可堪大用,就一定会使用,反正兵权在自己手里,不在意这些人有什么二心。

更何况,满朝文武和皇亲国戚,谁是什么德性,他一清二楚,史料上都记载着的。

再说了,皇亲国戚,血脉相连,砸了骨头还连着筋,总比外人靠谱。

听到驸马曾夤表态得到了皇帝的赞许,其他驸马也坐不住了,也都是在跟着公主上前敬酒时,恭敬地表示,若陛下有差遣,万死不辞。

赵桓对他们都勉励了一番。

一众皇子都开始琢磨这件事来。

之前他们给皇帝敬酒的时候都只是老老实实敬酒,没有说到朝政之事。

眼见皇帝都表态说必要时可以任用驸马为国出力,执掌实权,那么王爷当然也可以呀,毕竟王爷比这些驸马那不是更亲近了一层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