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陈寒给两位姑娘立庙又出了大事情了

第九十七章陈寒给两位姑娘立庙!又出了大事情了!

朱元璋的这一番话说下去之后,詹徽等人愣了一下。

还以为朱元璋至少能够公道一点。

但没有想到朱元璋现在是完全站在了陈寒这一边。

看上去,好像是希望两方人马都在这里斗来斗去。

可骨子里边朱元璋是希望陈寒能赢的。

一听到这样的话之后,詹徽等人就再也没有多说什么。

而是一再请求要治自己的罪。

可是朱元璋很明白,陈寒将他们的儿子都给干掉了,他们必然会给陈寒找更多的麻烦。

陈寒在这个时候,是需要有人来磨砺他的。

如果没有人充当他的对手的话。

他是非常的寂寞。

现在的陈寒如果真的没有一个对手压着他的话。

他不知道要飘到什么地方去。

毕竟二十二岁的正四品大员,而且还是都察院佥都御史。

这样的官位对于陈寒现在来说不利。

所以他没有多说什么,让詹徽等人不要去计较,好好的办好儿子们的丧事,从头再来。

蒋瓛在边上听到这样的处置,很奇怪。

按理来说,詹徽等人的儿子已经犯下这样的一个过错,本身是全家抄斩都不为过。

可皇帝陛下似乎更隐忍了。

在朱标刚刚过世那一段时间,谁敢去触碰皇帝陛下,那肯定是谁碰谁死。duwo.org 比奇小说网

可没有想到陈寒来了之后,倒是发现皇帝陛下的脾气又收敛了一点。

或许他在朱允熥的身上又看到了一丝希望,才有这样的改变。

……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十七。

两个月过去后,整个功德楼已经建成了一半以上。

功德庙也开始陆续地在形成。

功德楼下边的市场进入到了稳步阶段,没有限制,也没有人闹事,慢慢地繁荣起来。

在这里工作了两个月之后的那些工人们,每个人都已经是攒到了一定的钱财。

要不是还不到来年春天,他们都想着要回去家乡了。

或许现代人无法理解。

既然你们在这个地方能挣到钱能够活下去。

为何还要去那穷乡僻壤的家乡?

明朝那个时代的人,乡土情节比较重。

不管在外地赚多少钱,都想着能够落叶归根,能够在家乡有一番事业。

而这一天陈寒在棚户区给两位姑娘立的那个贞洁庙,终于通过礼部的重重审批,可以挂牌接受香火了。

开庙那天,陈寒带着林幼薇他们以及蓝玉、王弼、曹振、朱允熥以及两位姑娘的父母。一同来到了贞节庙,烧了贞节庙的第一炷香。

之后,不少灾民是陆陆续续地来到了贞节庙参拜。

两位女子的父母哭得一塌糊涂。

特别是他们看到在贞洁庙供奉的两位姑娘的塑像,更是哭得眼眶都红了。

陈寒不得已才让人将他们给搀扶到一边休息。

看着贞洁庙香火越发鼎盛,他们也终于是感觉做了一件难得的善人事。

这一天下午,众人就坐在贞洁庙外边,看着在夕阳如雪一般红。

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十几个人没有多说一句话。

就这么眼睁睁看着那夕阳慢慢垂落天边。

隔了许久蓝玉才说道:“听不少灾民说,这贞节庙树立之后,棚户区边上就算是蛇头鼠蚁也开始躲避了。”

“不知是不是两位姑娘英灵不远,知道大人您帮她们报了仇,所以在这里保护着灾民。”

虽知道这是美好的愿望。

但贞洁庙立了之后,棚户区的百姓,好像越发的珍惜眼前的生活。

经由陈寒的周旋,如今在棚户区外围也设置了巡检司。

由巡检司出捕快,在周围巡逻。

这件事情也让不少灾民们知道,在京城当中总是有些纨绔子弟,想着来欺压他们这些弱势群体。

所以他们自发的由青壮年组成巡逻队,入夜后就在棚户区巡逻。

一时之间棚户区这边治安好很多。

与此同时,贞洁庙的树立,京城也有不少女子,专门的跑来祭奠。

毕竟她们悍不畏死,为了保住自己贞洁,宁愿一头撞死在石墙之上的可可歌可泣的精神,让女子们十分的佩服。

就连皇帝朱元璋在得知了这件事后,也是着礼部专门拨了一笔款,每年修缮贞洁庙,鼓励这样的精神。

至于两位姑娘的父母亲,虽说陈寒想让他们留在京城养老。

但两位老人在女儿们报了仇之后,还是想着要回老家去。

即使是万般不舍,可对于他们来说,老家在,就还有一个根。

以至于陈寒不得不给两位姑娘装殓了遗体,派人护送,一路运回了他们甘肃老家。

两位老人家在出城之时,千恩万谢。

那场景是陈寒十分的感慨。

如今坐在这功德庙前,看着眼前来来往往上香的灾民们。

陈寒没来由地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特别是经过为这两位姑娘报仇之后,百姓们越发地将他当做了心中的守护神。

这一刻,陈寒终于是知道,何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不是别人在道德绑架。

反倒是一种信任。

弱势群体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为自己申冤的时候,总希望有一些有能力的人,能够为自己发声。

所以为何诸葛亮,为何包青天,为何狄仁杰这样的人物,会被百姓们歌颂。

就是因为他们能力超群,却甘愿为比自己更弱的那些个群体说话。

就在陈寒他们感慨之时。

张敬斋忽然带着人过来寻找。

“大人,出事了,出大事了!”

陈寒其实很讨厌这句话。

因为他的管家老王动不动就咋咋呼呼出事了出事了,很小的事情也能被他夸大无数倍。

所以他对这句话膈应,一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