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绷带之下

元邈与刺史只点到为止,苦于没有确凿证据,没有当场撕破脸。

但以他事必较真的性子,一旦认定某事有疑点,基本不会放弃调查事物真相。

于是他离开刺史府后,便只身前往越州的库房。

库房里除了些账本外,还收纳着近些年的户籍变更,住宅安置等等内容。

州官们往往处理州内政策安排时,会调阅这些记录,考量历年的人口情况,对他们即将推行的政策进行调整。

所以元邈进入库房时,并未有人觉得古怪,当日便理所应当地走了进去。

越州并非人口数目低的小州,近年江南地区人口数量激增,州志数目庞大,这位刺史又在越州做了十年都不曾挪窝。

元邈若从头开始查起来,哪怕不眠不休住在库房,直到下个月献宝日,他都不一定能查明真相。

于是,他先从起疑的地方查起——如梦寺对面的廉租屋以及援金。

他略微翻了几页,果然是不得了。

来自涿郡的画师赵憺忘,父母两栏皆不详,却被批准租用了廉价租住的屋企。

在唐代能做到高位的官员通常都是士族出身,刺史身为士族岂会不知涿郡的赵氏,但批准赵憺忘入住的人却是刺史。

倒是翻到楼下的陈瞎子的批准记录,可疑程度不算多。

陈瞎子父母双亡,在越州踽踽独行,倒是符合条件,刺史批准陈瞎子的廉租屋倒也没什么。

只是,他想不通陈瞎子装作残的理由,难道是为了避祸?

元邈阅读着当年的州志,查找陈瞎子失去光明的同年,越州到底发生过何事。

这一年鸡毛蒜皮的小事颇多,元邈从正月开始查阅,查着查着,翻到年末的一页,他觉察出不对的地方。

越州后山原先有个寨子叫虎头寨,寨子规模约莫百人,每年州志里都有关于户头寨拦路劫持旅人,或者下山滋扰附近村落的记录。

但当年官府有关匪患的报案不多,一整年看似风平浪静。

实则这年气候称不上平静,大旱、蝗灾、鼠患以及暴雪轮流肆虐越州,百姓叫苦不迭,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什么喘息日子。

照理说,越是灾年匪寇越发猖獗,不光山上的绿林物资缺乏,山下的百姓受灾情所迫,被税赋逼到头叫不出余粮,也只得落草为寇博一把。

这点着实有点反常,更离奇的事还在后面。

隔年,独占高岗的虎头寨在越州一夕之间消失,就像飘渺的烟雾,风一吹便散了。

哪怕次年以及再往后一年,接连两个丰年,也未有记载虎头寨再上青山。

元邈忽想起上次夜访如梦寺时,他与铃兰离开如梦寺密道后,在郊外的树林里见到一排无名墓碑。

陈瞎子定期去祭拜无名墓碑,那之下埋骨者究竟都是谁?

元邈当日从库房出来时,黯淡的空中已经钻出一弯残月,他想起铃兰还在家中等着他,不禁加快了步子。

走在暗巷时,他觉得身后有人尾随,偏头斜睨侧边,却丝毫看不到跟踪者的影子。

观壶似乎也觉察到一丝古怪,凑到元邈耳边:“主子,要不我去看看。”

元邈抬手阻拦,“对方无杀气,由着他去吧。”

转眼间,他抬头瞧见了站在门口的铃兰,穿着厚重的白裘,戴着搭耳帽,外面盖着一层斗篷,手缩在袖子里,浑身裹得严严实实。

纵使是这样,她双颊依旧冻得通红,肤色白皙的映衬下,显得楚楚可怜。

想起今日的失约,元邈更觉歉疚,“抱歉,是我一时太过忙碌,忘记答应你早些回家。”

手心忽然一暖,低头看见手中多出一只温暖的手炉。

铃兰笑了笑,“快过年了,可不能冻病了,年后还要带我回长安省亲。”

元邈叹了口气。

虽然铃兰未曾表面点明,但心底里渴望他此次顺利升迁,之后带她回长安。

可莲蓬丢失案牵出越州不少秘密,他岂能放置不管。

上次他在剑南道大出风头却落得贬谪,今次在越州翻江倒海后,恐怕还要获得相同的处置结果。

元邈记得原先扫听过陈瞎子的消息,据说陈瞎子每逢十五日便会上山烧经文。

这等事在元邈听来有点古怪,但越人却道这稀疏平常。

像陈瞎子这等人在越州遍地都是,日子彷徨无助,只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以为烧些经文就能使人生有些起色。

但元邈记得,陈瞎子虽在如梦寺对面,也会进如梦寺揽生意,却几乎没有过烧香拜佛。

两人在郊外树林里守株待兔,铃兰听元邈讲到这里,却道:“他的确和如梦寺不合盘,之前他曾提醒过我,如梦寺求子很邪乎。”

元邈看了一眼她,“邪乎的意思是灵验?或许他是指赵憺忘诱骗妇人的事。”

铃兰仔细地回忆着。

几日赵憺忘被捕,陈瞎子脸上错愕不已不似作假,他应该不知道赵憺忘私底下竟行这等歹事。

她道:“应该不是,他不知道赵憺忘的事,直觉而言,他似乎很讨厌如梦寺。”

那么问题来了,陈瞎子在后山烧经文做什么?

正想着,他们两人瞧见陈瞎子蹒跚着步子走到那排墓碑前,烧了一堆手抄的经文。

或许是因为过年的缘故,陈瞎子又在墓碑前摆了些水果和吃食。

陈瞎子临走前又面朝着墓碑,双手合十,向前微微躬身,像极了极为虔诚的教徒。

元邈与铃兰对视一眼,而元邈却抢先站出来,拦住陈瞎子的去路,“聊一聊?”

在元邈与陈瞎子交涉之际,铃兰缓缓走到墓碑前,凑近瞧着贡品的鸡鸭,

那些肉块表皮光亮而缺少细细密密的纹理,仔细一嗅还有豆腥味,那是豆腐做的素鸡。

“那些逝者都是吃素的?”铃兰发问。

元邈听到这里,拽着陈瞎子将信将疑地走过来,也发现桌面上摆设的全是素肉。

“是如梦寺的僧侣。”元邈瞥了一眼陈瞎子,心中猜测更确信几分,“若我没有猜错的话,如梦寺里的僧侣都是原本虎头寨的贼寇。”

陈瞎子叹了一口气,“终究还瞒不过您。”

他娓娓道出前世事。

陈瞎子“失明”以前,也住在如梦寺的附近。不过,如梦寺附近原本并非廉租屋,只是一片普通自建房。

如梦寺以前只是一间小庙,香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