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走散的黄路无依无靠的小女孩

话说,黄路等人被灾民潮冲散后,黄路却也不知去何处找三人。

“那主簿提到了邺城,我等四人皆听到,张邈,阿瞒必不会罢休,定会前往邺城,袁绍亦不想半途而返,被人耻笑,也会往邺城,我却不如随着这灾民潮往邺城去,再找寻三人与三人相聚。”黄路想道。

此时,他因被灾民潮裹挟,衣服也在混乱中弄的破破烂烂的,灰头土脸的,好似难民一般,好在马匹,包裹没在混乱中被人抢走。

他牵着马,混在灾民之中,随着队伍向邺城而去。

去往邺城的道路并不算遥远,也就三百里地,在这短短的三百里地,不断有灾民倒下,见得多了,感情就麻木了。黄路数过,一天,仅仅一天,在他眼皮子底下倒下的灾民就有一千五百三十二人。而这一天,灾民扶老携幼,才行四十里地,而这样的四十里,还要再走至少七天!才能到邺城。

“第三天了。”黄路叹了一口气。

天色已晚,他也随灾民队伍停了下来,找了处空地,将马栓在枯树上,随意收集些枯枝败叶,点起一小堆篝火。正盯着篝火发着呆,耳畔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哭声,他已经习以为常,毕竟,灾民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就是死人。“当一家子都死完了,最后死的那个,就没人给他哭丧了吧?”黄路想。

他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死了倒也轻松解脱了,这年头活着才是最大的痛苦。”“唉,也不知谁哭谁呢,这么看来,应该是死人哭活人才对。”又转念一想“人死了还哭什么啊?就算真的有鬼,哭了活人也听不到。”

“唉,我这是在胡思乱想什么呀!”黄路嘟囔了一句。

闭上眼睛靠着枯树假寐起来。

突然,耳边传来细细簌簌的声音,黄路竖起耳朵听,只听得

“哥们几个,偷了那小子的马,宰了吃了吧!实在饿得不行了!”

“刘三你赶过车,你去牵马,免得惊动了那小子,那小子带着武器呢,惊醒了可就棘手了。”

“赵二你手脚麻利,趁那小子熟睡去偷了他的佩剑!”

黄路听得此语,微微的睁开了眼睛,看见三个黑影朝自己这边摸来。黄路却假装不知道,继续靠着枯木一动也不动。

“杀了他们?还是把他们吓走呢?”“如果是阿瞒,他会怎么做呢?”“如果是孟卓兄的话。”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张邈的面容。

“是孟卓兄的话,会将马杀了,将马肉分与众人果腹吧。”

“阿瞒的话,杀了三人?还是饶了三人?”黑影越来越近。

“小戎,杀了他们,然后趁着天黑,悄悄离开灾民群吧!灾民的粮食已经吃完,不可能撑得到邺城,必然会做出一切可以让他们活命的事!偷窃只是开始!吃人亦非虚言!”黄路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袁绍的身影。

“本初兄一定会这么说吧,很合理,很冷静,很残酷也很无情,自身利益最大化。”黄路心想。

他又想到“阿瞒的话,如果听到本初兄这番话也会赞同本初兄吧!二比一!”“但是一定要快准狠,尽量减少声响,以免惊动灾民潮,若引起骚乱了,恐怕要被围攻!”他又加上了自己的想法。

“先杀居中指挥的,他看起来最机灵,若让他见事不妙跑了,麻烦可就大了。”

“然后杀偷剑的,靠的近,可一剑杀之。”

“最后偷马的,马绳子结在枯树后头,解绳必然要到树后,有树挡着难以发现我杀二人之事。待杀了二人后再回首杀之!”

主意已定,黄路等着三人行动。眯着眼睛见那刘三绕到树后,那领头之人为了鼓舞并给二人壮胆而离的够近之时,忽然暴起,只一剑,就将那领头之人抹了脖子。那赵二刚要呼喊,黄路眼疾手快,捂住赵二的嘴,一剑由下到上贯穿他的心窝。随后,摸到树后,那刘三正专心致志的解着绳子,对树前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黄路捂住刘三的嘴,照样是一剑穿心。

杀死三人后,黄路脸色微白,喘着粗气,握剑的手微微颤抖,这是他第一次杀人。“要冷静,要冷静,这只是开始,这只是开始。”他不断的告诉自己。“还要,还要,拖走尸体,至少让他们晚点被发现。”他将三人尸体拖到树后,远离火堆的阴暗角落。

“血迹,身上的血迹,嗯。”往地上一滚,鲜血和泥土混在一起,变得黑漆一片,不那么显眼了,又拿土往脸上一铺,脸上有血迹的地方沾上了尘土,现在变得更像灾民了。

摸干剑上的血迹,黄路牵着马,悄悄的往前走去。

夜已入深,灾民们经过白天一日的行走,加上饥饿,皆已疲惫不堪,横七竖八的倒在路边。依旧有隐隐约约的哭声在这片夜空中回荡。

我有错吗?

放他们走,也许会惹来更大的麻烦。

其实只要把他们吓走就可以了。你怎么知道三人不会直接动手而是被吓走?万一他们有同伙招来更多人呢?

如果落在

他们手中,他们会放过你吗?

但是,那毕竟是三条人命,又不是鸡鸭猪狗,岂能随手杀之?

欲行偷窃之事,能有什么好人?该死!

你没听见吗,那刘二原本是马夫,亦是良民,只是在着大灾之年,饿的没法子了,为了求存。。。为何不杀了马,将马肉分给众人,一匹马,能救多少人!能让多少人活着到邺城!

然后呢?你能救多少人?那么多人就算你把自己肉割下来分给他们也不够!倒不如保全马匹,让自己活着到邺城!

黄路牵着马匹穿过横七竖八倒在路边的灾民,思绪纷杂。不知自己此举,是对是错。

“哥哥,哥哥,带上我好不好?”黄路的思绪被打断了。

他看向身旁,一个约莫七八岁的脏兮兮的小孩,正底着头,扯着他的衣角。

“你父母呢?”

“都死了。”

“你还有别的家人吗?”

“也都死在路上了,就剩我一个了。”

“唉。”黄路叹了口气。

“你不怕我是坏人?”

“你有佩剑,还有马,爸爸死前说了,如果遇到这样的人,就让我跟着他走,求他收留,如果他不愿收留也要跟着他,这样才能有活命的机会。”

“这边那么多叔叔阿姨,他们看你还小,也会照顾你,收留你的。”黄路一边走,一边指着路边的灾民说道。

那小孩紧跟着黄路,说道:“不会的,爸爸给我读过公羊传的故事,如果我不走,他们见我一个人,会吃了我的。“

“哦。”黄路顿时来了兴趣,“小小年纪竟然知道易子而食,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陈隰荷,十岁了。”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好名字。”

“你家也算是书香门第,不至于沦落到此啊。”听得此名,黄路知道了这是个小女孩,而且还是家里少说也得是个小世家,因为普通人家不可能取这个名字,诗经也不是一般人能读到的,为何这般人家会沦落到逃难呢?若是南逃还能理解,逃往濮阳的,大多是家无余粮,也无家资的。黄路对此感到好奇。

“我本是范县陈庄人士,后来坞堡被破,我们一家就逃出来了,后来,后来,叔叔伯伯们,还有爸爸妈妈都染病死了。”

“哥哥,这个给你,带上我吧!”小女孩说着,从怀中小心翼翼的掏出了一小块金牌。

“收好!”黄路见了,吓了一大跳,急忙把金牌塞回女孩怀中,在这灾民群中,公然亮出金牌简直跟找死没什么两样。

同时也对小女孩有了基本的了解,范县的陈家恐怕在灾年纠集族人一起建了坞堡自守,但没想到灾民如此之多还不要命,将坞堡攻破了。黄路也是见过十几万灾民攻濮阳城,饿极了的灾民连东郡治所濮阳都敢攻,更何况小小坞堡了。结局自然是坞堡被攻破,陈家的财产,粮食皆被抢夺一空,活下来的陈家人,也摇身一变,从范县的士族变成了灾民。结果不知怎的,却染上了饥荒,皆一命呜呼了,就留下这么个小女孩。

“你摸了我,我妈妈说的,女孩子不能被随便摸,你要对我负责!你必须带我走,我跟定你了!要不然我就大叫了!”陈隰荷威胁道。

“好好,算你机灵,走吧,小声点。”黄路却也无可奈何,再加上陈隰荷一个小孩,无依无靠,在这灾民中却真的没了活路,只得带上她。

或者杀了她,就像那三人一样。黄路心中突然泛起个念头,不行不行,杀那三人是迫不得已,杀这小女孩却是为何?黄路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赶出脑海。

她是个累赘,你到邺城的累赘,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你的致命弱点,会拖累你的。待出了灾民堆,找个无人僻静的地方杀了她。反正你手沾血了,多杀一两个没人会知道的。

而且她小小年纪就这么狡猾,竟敢威胁你,已有取死之道!杀了她!

她只是想活而已,就把她带到邺城,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且你答应了她的。

“最近怎么杀心那么重,杀人之后都会这样吗?”黄路想到摇了摇头,将乱七八糟的念头赶出脑海。

“嗯,就带她去邺城,和阿瞒他们汇合后,再决定吧”黄路想。

“袁绍,阿瞒都不要的话,把陈隰荷的故事稍微润色一下,讲得可怜点,张邈会收的吧,当然前提是他还活着。”想到这,黄路轻松了不少,继续小心的向灾民群外走去。

本站网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