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同僚们你们说呢

“哥哥,咱们已经出来这么久了,什么时候回去?”

从西夏皇宫出来之后,朱武径直就找到了武大,

疑惑的问道。

这一场大战早已经结束,如今战争赔款的事情也已经商量清楚,

确实是到了返回梁山的时候。

然而武大却没有一点要回去的意思,不光是李乾顺迷惑,

朱武也搞不明白。

“昨天战统局送来了两封书信,你看一下。”

武大听到朱武的疑惑,本来也要让他知道书信的内容,

现在正好,直接就交给了他。

“两路公路计划进行缓慢,主要是工程项目太多,劳动力严重不足。”

“蔡京在大宋掀起了一股舆论,要您把这次西夏赔付的物资,交给朝廷,用于救济大宋的穷苦百姓?”

“这两条消息,都是极其糟糕啊!”

朱武看完了书信,面色一变,

一连串的冷汗就从额头上冒了出来,整个人都不好了。

梁山的公路计划消耗了几乎整个山寨的人力物力,现在工程进度延迟,

短期当然没事,但是若是长此以往,

必然会导致公路计划直接破产,让梁山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败个干净!

至于蔡京要让武大将西夏赔付的物资全数上交,这更是一招狠棋!

武大若是交了,那就是吃了个哑巴亏,白白便宜了蔡京一干恶贼,

而朝廷从此还会低看梁山三分,极有可能趁势再起大军讨伐!

若是不交,就是背上一个不仁不义的骂名,

一次性的将所有大宋百姓得罪了个遍,今后梁山取信于民的立足之本,

将荡然无存,从此走向衰落。

“哥哥,您有什么对策?”

这些道理,朱武自然是能够明白,

低头思索了许久也想不明白,只好开口问道。

“这件事好办也不好办,都在蔡京身上了。”

武大却是没有朱武紧张的样子,眼神里面光满一闪,开口说道。

“在蔡京身上?”

“这个老贼一心想的都是怎么害我们,又怎么会在他身上?”

朱武听了武大的话,只感觉一头的雾水,更加迷惑了。

“只要他把声势搞大,最好是让辽金的人也都知道,我已经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这样一来,那些人在看我的笑话之余,也会想着来我身上捞点油水。”

“一旦他们产生了这种想法,困难迎刃而解,还会有不少的好处。”

武大此时咧嘴一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计划,

他现在是不怕事儿大,反而是怕事情不够大!

“哥哥雄才大略,小弟实在是搞不懂。”

朱武听了武大的话感觉很有道理,然而仔细一想,

别人都想着来捞油水了,怎么就能帮武大脱离困境?

不过看武大现在还没有要说的意思,也就没有再问。

东京,东宫。

“奇怪,按照常理,武大也该回来了呀!”

“为什么探子禀报说,他们还没有一点返程的意思?”

韩回这几天按照蔡京的交代,一直监视着武大这边的一举一动,

然而每次探子的回信都一样:‘没有动静。’

“韩大人不必着急,武大肯定是知道了消息,不敢回来了。”

“其实也正常,任何人遇到这种事情,都会犹豫不定。”

蔡京却是没有一点着急的样子,老眼一眯,

显然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趁他病,要他命!”

“大宋还有一些地区不知道这件事情,干脆再撒出去一些人,”

“把民间的舆论势头上升到极致,把武大逼到绝境!”

童贯眼神之中闪过一抹寒芒,制造舆论的事情一直都是他在干,

之前还有些犹豫,不知道武大会耍出什么幺蛾子,

现在看到武大慌了神,彻底放下心来。

“太师可谓是中流砥柱啊,这一次如果真的能让梁山元气大伤,”

“大宋振兴,拔除梁山救出父皇,指日可待!”

赵恒也是信心满满,前几日他睡不着觉,

就将自己带入到武大的处境,发现无论如何想办法,

都无法解决蔡京的诡计!

“现在大部分州县的百姓们都已经知道了,但是舆论的声音还不够大!”

“就算是让大宋所有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也还不够将武大逼得无路可走!”

蔡京缓缓喝了一口茶,看到赵恒等人信心十足的样子,

他这个始作俑者却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太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这样都不够,还要怎么样?”

赵恒没想到蔡京竟然会这么说,顿时愣了一下,

接着就是不解的问道。

此话一出,韩回还有童贯,

也都是将目光聚集在蔡京身上。

他们也想不出来,究竟要做到什么地步,

才能将武大逼得无路可走,只能眼睁睁的将胜利果实垂首送给朝廷!

“百姓们虽然有舆论,但是并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对武大的直接冲击很小。”

“我们应该让难民们从延安府开始,一直跟着武大到东西两路!”

“咱们就一直催着他交出物资,让他别无选择!”

“这样一来,武大就算是不想交出物资,也由不得他!”

蔡京站起身来,说话的时候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阴冷之气,

特别是最后呲着牙一笑,简直将老阴批这个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并没什么灾祸,大宋虽然有不少的难民,但是他们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啊!”

“再说难民的数量远远不够震慑武大,他到时候随手打发了,”

“咱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赵恒等人先是对蔡京的阴险极为震惊,心中不由得就开始盘算各种可能,

若是真的按照蔡京所说,那的确是将武大逼得无路可走。

但是现实情况也很明显,蔡京的计划根本不能够施展。

“难民嘛,只要有难就行了。”

“现在天干地燥的,保不准就有什么地方失火了。”

“黄河水患严重,万一将田地淹了呢?”

“大宋的难民还是挺多的,同僚们,你们说呢?”

蔡京笑呵呵的摇了摇头,他再说出计划之前,

就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实施,现在说起百姓们的生死存亡,

一脸的轻松,完全没有一丝的负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