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那一定就是你在想我~

沈惜词吓的被噎住:“咳咳咳……”

“你说什么?”

“冤案。”

白黎拿起手帕:“我们未来的诰命这次下江南办事,我已查的一清二楚。”

“有件案子是冤案,此事与曾经上官皇贵妃有关,然,竹冉清与宋欢将这件事压了下去。”

上官姜瑜?

沈惜词立刻直起身子:“细说。”

“上官皇贵妃在万府当侍女时,本是要做通房的,却被先帝看重而去后宫,这通房的位子便空出来。”

“而万家的每届通房丫鬟,一定会死在下年的正月十五。”

“这是数百年的传统,谁也不知那些丫鬟为何而死,也没人去管,但这次的丫鬟不一样,”白黎又夹起菜:“她倒是个有勇有谋的,拼死逃出府邸找到宋欢,请求宋欢为她做主。”

“你猜猜,宋欢做了什么?”

沈惜词摇摇头。

她当然猜不到。

白黎面无表情继续吃菜:“大哥把人送回万府,第二天那姑娘便死在城墙处。”

“是干净的骨头,所有的肉,包括五脏六腑都被剃掉喂狗。”

”而她的死法,是万家通房里,死的最舒服的。”

不寒而栗。

沈惜词看着虾仁粥实在喝不下去,转而问道:“那万家究竟做些什么?”

“万家的通房无一例外,一旦被玩腻都会被做成人彘,而后尸骨,会在正月十五那天将骨头丢去配阴婚。”

?!

什么?!

“这万家怎么敢?!”

上官姜瑜不是已经不受宠吗?为何还敢如此肆意妄为!

“因为先帝赏赐的那百两黄金保万府一世荣华富贵,不管何时,官府都需要用银。”

“你猜猜宋欢为何被皇帝派去?不就是为那里能够风调雨顺。”

”你再猜猜宋欢为什么能够才去一年便让百姓人人富足?”

沈惜词看向旁边的镜子,看着镜中自己的表情,哭笑不得。

银子才是根本。

“你得帮我。”

沈惜词点头:“这些话当真,我自会帮你。”

如果这些当真,皇帝少则关天牢终身,多则灭全家的心思都会有。

宋欢与竹冉清的孩子好像才五岁呢。

自作孽不可活。

“你准备下,今晚去听雨楼会和,详细计划明日我会告诉你,我们从长计议。”

“二嫂辛苦。”

等白黎走后,沈惜词赶忙召集桃衣陆礼去京城彻查此事,万万不可走落半点风声。

两时辰后——

陆礼一脸严肃,将手中册子递给沈惜词:“夫人,二夫人说的不假。”

“二夫人在大少爷身边穿插的有人脉,因此才知。”

册子上是五十多个人的红手印,陆礼解释道:“这些是小的刚刚去问的官员,夫人放心,都是信得过的。”

每条都在控诉万家横行霸道。

“天下还真有这等天理不容之事……”

沈惜词彻底懵圈。

“万家背后可否有人?比如,丞相府?”

“夫人神机妙算。”

丞相府丞相府,

天天都是这个丞相府!

陆礼的眉头一皱:“夫人,最重要的并不是丞相府。”

不是丞相府?

那是什么?

陆礼叹气:“万家背地一直是相府帮衬,但表面上,一直是拿北宁王府挡刀!”

“夫人,王爷从不做这种事!北宁王府三房从不做这种事!夫人明查!”

简直了。

沈惜词都要气炸了。

她拉起陆礼:“这件事王爷一直不知道吗?”

“若不是夫人让小的查,陆礼如今依旧要被蒙在鼓里!”

沈惜词一拍脑门:王爷天天就晓得带兵打仗和朝廷对线,有人在背后暗戳戳挤兑他,他都不知道。

“王爷一直相信朝堂京城风气一旦正,底下的不良风气便会彻底不见。”

她算是明白宋辞心中所想。

无论清除哪里都会被大风刮来一地鸡毛,那不如先将鸡毛清理干净。

“不可外扬,你还查到别的什么没有?”

陆礼办事她放心,也从不会让她失望。

“这是大少爷暗中勾结的一系列证据,不过都无关痛痒,若是能抓住万家和他勾结的直接证据,便能直击要害。”

此事事关北宁王府在平民百姓眼中清誉,不可大意。

“陆礼,你亲自去趟江南,主要调查王爷在百姓口中清誉问题,侧重调查万家除银子勾结外的其他阴谋。”

“是!”

沈惜词见时间还早,将餐桌简单收拾番,拉着桃衣就朝百鬼殿去。

“桃桃,你拿好笔墨,等下把上官皇贵妃写下的做好总结。”

“是。”

她好像想到什么:“桃桃,我记得你是王爷从江南带回来的吧?”

“是。”

桃衣是个孤儿,讨饭为生,宋辞恰巧回京路过,见姑娘有慧根,便将她带回来。

“你对万家有何印象?”

“万府滥杀无辜,作威作福,人人不齿,天理不容!”

“当年奴婢认识几个姑娘,我们同为讨饭谋生,可那些玩伴都被万府拽去做通房,都死在了那年的正月十五……”

桃衣边说边掉泪:若不是自己脸上有疤,便也要被捉去配阴婚!

那万家就不是人!畜牲都不如!

见个姑娘,无论高矮胖瘦都要被捉去!

美其名曰要尝遍世间百味,人间欢乐,实则就是草菅人命!

多少姑娘哭的撕心裂肺,而在那群猪狗不如的人眼里,倒成为下酒菜前最美的音乐!

疯子!

等哭够了,桃衣立马跪下:“夫人,此事您一定要彻查到底,一定要还王爷一个清白!”

也为给自己的童年一个交待。

沈惜词轻轻抱住她:“会的,一定会的。”

白黎既已查这些,想来一定也查出宋辞的事。

但沈惜词并不想与他人合作。

这种大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到百鬼殿前,沈惜词特意到那已荒废的庙宇前烧香拜佛——

“愿天下安乐,人寿年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