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目甲子剑

安虎县县衙,天还没亮,徐班头就起来了。他是安虎县县太爷,李大人的贴身班头,李大人的琐事儿有很多,也都是他帮忙照看着的。

今天老赵巡街,本来李大人想亲自去找老赵,提醒他早点起来,可昨晚清婉县县太爷是传来了一份加急信。

说是清婉县出了一贼人,据信上表示,那贼人是个修行之人,会腾云,能吐火,身上还背着一口刀,据说还能撒豆成兵!

不管信上怎么说吧,反正清婉县县太爷不知那贼人逃到哪里去了,让周边州、县要多加谨慎!

那可把安虎县的李大人给忙坏了,赶忙布置人手巡夜,一直忙到打更人敲打三更,安虎县的李大人才勉强入睡。

这个点儿,怎么可以去打扰大人,于是他提着衙门口给配的大刀,往前堂这儿就来了。

刚刚从堂口这儿转过来,到了公堂前,案桌上一样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时天还没亮,借着天光,整个公堂安安静静地,安静中带着些许诡异,那东西被一块麻布包裹着。

以徐班头这么多年查案的经验来看,他猜测麻布之中应该是一颗人头!

吞了口口水,徐班头儿往前就来了。拆开了上面的扣儿,徐班头愣了。

片刻后,安虎县县衙的公堂上,传出了一阵杀猪般的惨叫:“来人呐!”

这一声,惊动了安虎县的李大人,顾不了许多,李大人穿了身很简单的衣服就赶来了。

来到公堂,许多衙门口值班的差役都来了。李大人个儿不高,那些值班的差役再那么一围,他就什么都瞧不见了。

他心中是有点不快,不过,他也没有发作,故意高声咳嗽了两下。

这一下,差役们都知道老爷来了,忙是不动声色地让出了一条道儿,让李大人到了案桌前。

案桌上放着的蜡烛,早已被进来的差役给点着了,借着烛光,李大人看得清清楚楚,案桌上放着一颗血淋淋地人头。

人头旁还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罪犯,孙坤!

李大人看到了纸上的两个字,顾不得头颅上的血浆,吼道:“徐班头,赶紧给我把案册拿来!”

“是!”

徐班头赶忙去将案册取来,剩下的差役有的把人头取下去放好,有的取来水,将案桌好好地擦洗了一下。

剩下的,取来了笔墨纸砚,在案桌上把纸摆好了,墨磨得了,这时,徐班头也将案册取来了。

李大人对着案册将孙坤的案子一个个对抄了下来,李大人勤勉,对比深宫之中那些衣冠禽兽,李大人虽上不得正三品。

不过以他爱民如子的态度,或许清官不到头,不过上得正三品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抄罢,李大人将笔墨一放,向身旁的班头道:“来人啊,快去吩咐骑手,快马加鞭把这份急件送往柳州城!”

徐班头出列,回道:“是,不过上报功臣,到底要写谁?”

一颗头颅案桌放,只留一纸条,告知李大人是孙坤,明显那是江湖义士所为,不为财,不为利。

这可能要便宜他们这些衙门口行差的某位班头了!

下面的班头各有心思,李大人在上堂思索了许久,回道:“徐班头,你就说是江湖上义士杀了孙坤!”

李大人话音刚落,所有班头心里是咯噔一下子,刚刚他们心里还像抽奖呢,好家伙这下不用抽了,大人直接把奖池都掏了。

看着下面班头恭

(本章未完,请翻页)

恭敬敬地模样,李大人笑道:“当然了,安虎县的所有班头也都亲力亲为,为了这孙贼人,也是出了不少力,徐班头,这个也记得禀报哦!”

李大人这话说完,虽然下面没有什么动静,不过心里都乐开了花啊,虽然班头没有升不升官的心思,不过那白花花的银子,可不会少!

下面人的心思,李大人自然清楚。班头们爱财,可以理解,李大人也不过多追问,不过他捋着那两撇胡子,在思索着。

“到底是哪位义士出的手,着实让人想结交一番啊!”

李大人想着那义士,而大小乞丐早已离开了安虎县,往柳州城就去了。

柳州之地,因天南地势,满地的山林,柳州城外是棵棵古树参天,不出名的山脉将城池环绕。

有一樵夫提斧进山,只见山前有一小乞丐手中拿着尺子,在那儿比划着,樵夫不懂那小乞丐尺子中的路数,不过他琢磨了下,倒是有几分剑术的意味。

樵夫停足片刻远去,山前的小乞丐依旧拿着那劝学尺在挥舞。小乞丐自然是从平阳镇辗转而来的徐长夜,他以尺为剑,在这无名山脚练着萧百川传给他的剑法。

萧百川有说,传给他的是天下间有名的剑术,无论剑招还是剑式,都属上乘,学会了自有益处。

不过这剑练起来确实过于枯燥,他已练习数日,每个剑式、剑招他都能舞动,可以说,一刻钟将这套剑法尽舞一番都未尝不可。

不过,萧百川似乎不是很满意,对徐长夜是反复强调,剑法练时需慢,在慢中求快,再到生死对决之时,剑出如虹,方是正道。

不过,徐长夜一直不理解,明明出剑越快越有魄力,为什么自己师傅和自己的想法那么不一样。

萧百川不在山前,乞丐还是有正事儿的。柳州城里很是繁华,萧百川说他辛苦辛苦,去讨些银子回来,也好说凑合一顿午饭。

徐长夜虽不怎么勤快,不过在修行上,他没偷过什么懒,萧百川一早就去了柳州城,他也没闲着,尺子作剑,从太阳还没起,到现在都快吃午饭了。

直到萧百川回来,徐长夜这才收起劝学尺,稍作休息了一下。

萧百川回来了,手里头带着半只烧鸡,看他嘴边上的油渍,徐长夜撇了撇嘴,问道:“师父,看你那一嘴油,想来是把那半只烧鸡给吃了吧!”

萧百川没有隐瞒:“鸡的味道还不错,凑合一顿吧,讨了不少银两,今晚我们进城去住店。”

拿着半只鸡,徐长夜没有留情,一顿吃,没过半刻就把那半只鸡给消灭了。

“师父,你教我的那套剑法到底叫什么啊?”

徐长夜擦了擦嘴将劝学尺横在膝盖上,问道。

萧百川看着徐长夜,微微笑,道:“万剑宗的《一目甲子剑》!”

“《一目甲子剑》?”

徐长夜可不知什么万剑宗,更不清楚这一目甲子剑到底如何。

看徐长夜满眼疑惑,老剑仙是摇了摇头,捋了捋胡须,微微摇了摇头:“不错,《一目甲子剑》是出自西关万剑宗的剑法,不过,万剑宗与煊宸宗一般,都是以御剑为核心,所以这《一目甲子剑》没能成为万剑宗的正统剑法,而这《一目甲子剑》是万剑宗曾经的一位剑仙所创,听闻那位剑仙在属于他的江湖,缔造了不比我这后来人差的辉煌,我觉得长夜你与那位前辈很像,传与你,希望徒儿你能明白师父的苦心啊!”

老剑仙的话是苦口婆心,向徐长夜解释。萧百川承认自己是非常护短,他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爱自己的徒弟。

曾经,因为自己的二弟子刘长青想加入稷门学院遭拒,他一人一剑,去了稷门,面对老一辈的稷门七贤,他的剑没半点逊色。

险胜老剑仙言偃,言子游半剑,大破稷门书海阵,得稷门学院礼遇。

刘长青也成功加入稷门学院,成为了现如今威震整个江湖的稷门七贤之一。

对于老剑仙的过往,徐长夜不甚了解,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这个便宜师父不会害自己。

吃罢午饭,徐长夜本欲以尺为剑再练上一个下午,老剑仙萧百川拦住了他,将醉仙剑丢给了徐长夜。

接过剑,徐长夜疑惑,问道:“师父,您这是……”

老剑仙没回话,从不远处拾了一柄锈蚀的铁枪,转身过来了,笑道:“习剑,不能仅仅只是按剑术上练,练得死气沉沉又有何用?”

将剑拔出,聪慧如徐长夜自是明白了师父的话,笑道:“看来,师父是想让徒儿见识见识师父您老人家的枪法了!”

左手握着锈蚀了的长枪,老剑仙欣慰地笑着:“不愧是我萧百川的弟子,习剑的目的,终究还是要用来防身,与人打斗积累经验也是极为重要的!”

徐长夜点了点头:“那就请师父赐教了!”

老剑仙呵呵笑:“徒儿莫怕,且提剑!”

徐长夜没有再矫情,醉仙剑在手,人如鸟雀般飞身而去,手提三尺剑,本欲斜砍而下,那锈蚀了的铁枪是突然刺出,丈许长的锈枪只是从旁边轻轻一拨,徐长夜的剑就被打开了。

落地,徐长夜稳住了身子,却是有些许惊愕,他天天听自己的这个师父吹牛说自己是剑仙,可没想他的枪竟然能这般灵敏。

老剑仙只是微笑:“徒儿,瞧见了吧,一寸长一寸强!”

徐长夜也笑:“好,既然师父您想玩,那徒儿就陪您!”

说着,醉仙剑再次刺出,锈枪又拦住了。老剑仙呵呵笑:“徒儿,这就是为师的枪,好好看,好好学!”

徐长夜笑着回道:“好嘞,师父。您是剑仙,可没想您提枪居然也能如此之强!”

说着,徐长夜再次变招,醉仙剑将锈枪一拨,再往老剑仙胸口上刺了过去。

老剑仙再次挡下,用枪狠狠地压住了徐长夜的剑,笑道:“当年一战南唐的铁胄将军薛忠,我的枪可不比他逊色多少!”

两人边谈边打,不知不觉,夕阳都来了,两人这才收枪收剑。

看着徐长夜,萧百川点了点头,问道:“徒儿,与你斗了一下午,有何感悟没有?”

徐长夜汗流浃背,可精神头儿还在,他点着下巴,思索了良久,才道:“若是师父您提枪,这江湖得再出一个枪仙不可!”

听着徐长夜的吹捧,萧百川很受用,哈哈大笑:“我倒是也想啊,不过北齐的刘太珍怕是要提他那口霸王铁枪找我算账!”

“哦?莫非当今这世上的枪仙就是那北齐的刘太珍?”徐长夜笑,问道。

萧百川微微点头,醉仙剑再次被他收了起来。抬头瞧了瞧快要落山的夕阳,他笑道:“管他枪仙还是刀仙,反正我这个老头子的剑天下第一!不服就找我打一架,看我到底多厉害!”

萧百川哈哈大笑,像一个顽童一样,话也很幼稚,不过真让那些自吹自擂是剑仙的人听见了,不说把胆吓破了,也得被吓昏过去。

毕竟萧百川的剑,是真的在江湖中走过一圈的,经历历练的剑,可不是普通宵小能够觊觎的。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