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真?发电玻璃

按照玄武研究院的分析,发电玻璃的转化效率应该是32%。

若再加上单晶硅22%的转化效能,理论上能能达到54%的太阳能转换效率。

但实际测试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发电玻璃最高可以转化28.2%,单晶硅只有15.3%,两者相加也才43.5%。

至于为什么没有达到理论上的54%的转化效率,原因有很多。

首先就是玻璃面板不达标,理论上所要求的发电面板玻璃至少需要96%的透光率。

透光率如果不高的话,光线就容易发生折射,损失了一部分光辐射能量。

这苛刻的要求已经超过了高倍望远镜的镜片水准。

目前,这种高端玻璃在国内很难大规模生产,即使生产了,相信成本也会居高不下。

另外,就是硅晶体的纯度,半导体的材质,以后待生产工艺成熟了还可以逐步改进。

发电玻璃还有其他太阳能电池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在阴雨天、弱光时也可以实现电能转换……

总之,发电玻璃应该是未来太阳能面板中最主流的一项科技。

高层大厦或居民楼,若大范围采用发电玻璃,除了能够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外,还可对外输出电能。

若发电玻璃+空气能温控压缩机组合+露水收集装置,可以让人类在任何地区长久生存。

比如,孤悬海外的海岛,炎热干燥的沙漠,冰寒酷暑的高原等。xizu.org 柚子小说网

要是部署在太空,那发电效率更是惊人。

为此,姜余还有心打算重新改款第三代“鲲”,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空母舰……

试想一下,如果公交车车顶全部配上发电玻璃,那么它一天产生的电量就很有可能超过180度。

如果再给它配上钛酸锂储蓄电池,一款无需充电,无需油料驱动的“永动车”就这样诞生了。

同理,在火车、轻轨、轮船等交通工具上,理论上都可以实现…

……

曹得旺抬手看了一下时间,发觉时间不早了,就打算先告辞。

“杨老哥,小姜兄弟,时间不早了,就不耽误你们了……”

姜余见他如此着急,也没拦,只是告诉他。

“曹总,我明天会派人去您那边先洽谈一下具体的建厂方案,有啥困难直接打电话给我……”

双方互换了电话号码后,曹得旺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这么巨大的投资项目,最好回去先跟公司主要领导探讨一下。

当然,股票回收必须是优先的,这桃子不能给别人摘了。

至于姜余的具体身份,那根本就不用考虑,只要随便找个高层领导,一问便知……

……

送走曹得旺后,姜余和杨校长就在办公室里喝茶打屁聊天。

“老杨,您这么急匆匆喊我过来,不会就为了这个事吧?”

杨校长瞅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那肯定不是啊!”

“不过,现在倒不怎么担心了。”

刚才姜余那一千多亿的买卖,吃碗饭就解决了,他那个投资是不是有点太小儿科了?

说出来真的丢脸哦!

“你小子,咋这么财大气粗了,那可是1000多亿啊,不怕亏啦?”

在杨校长面前,姜余觉得也没啥好隐瞒的。

就把发电玻璃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杨校长认真听完后,双眉紧蹙,陷入了一片沉思中。谷屷

好一会儿后,他才郑重其事的问道。

“知道这件事的人多吗?”

姜余回想了一下,摇摇头说道。

“不多,事关重大,除玄武研究院外,就你一个人知道……”

杨校长这才吁了一口气!

“记住!这个事情不要乱传,就说是一般的太阳能板就可以了,或者干脆一问三不知…”

“这个发明,千万别泄露出去,更不要出口到海外,玄武研究院那边最好说清楚,保卫也要加强…”

停顿了一下,杨校长继续说道。

“你找个信得过的人,再弄个新公司参与这个项目,你就别再出面了。”

“待会儿我打个电话,让得旺嘴巴严实点……”

姜余听他说的这么严肃,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如果把这个发明暴露出去,石油国家或石油巨头们,都恨不得立马抄刀子追杀过来。

姜余沉吟一会儿后,说道。

“其实,我之前的想法就是把国内太阳能普及了,再搞国际市场,现在被您这么一说,就等咱国家实力强大了再说……”

杨校长点头道。

“嗯!没错!现在那边还没有太关注咱们这边,所以低调发展、韬光养晦才是王道。”

“你可能还不知道,你旗下那几家特别赚钱的公司,都没有算到国家gdp内,就是让他们看到咱们贫穷落后的那一面。”

“听说,你在港岛还有一家娱乐影视集团,记住了,不要把国内太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那个凤凰卫视,现在还好一点,没有涉及太多的“正面报道”,当然,也不要太过分了……”

姜余笑道。

“嘿嘿…这个我懂,不就是装孙子吗?咱们内行……”

到明年,桦国的gdp可能就要达到3万多亿美元,超越德意志,进入世界前三。

其实,把姜余的产业全部算进去,再加上其他的没算进来的,早就超越了德意志,跟岛国应该是差不多的。

姜余估计国内高层会想办法“调低”点gdp数值,尽量保持在第四的位置。

世界前三。

那太显眼了!

要知道,北美可是号称“专打第二”的专业户。

迄今为止,它们还没输过。

英、德、苏、日,基本都被它修理过。

桦国人不是怕,而是觉得为时过早,至少现在不值得火拼。

杨校长了解姜余,知道他明事理、知进退,便没再说什么了。

“哦,对了,忘记跟你说个事了。”

“咱们造的航母,大概六月份就可以下港海试了,到时候咱俩都去看看。”

姜余很高兴听到这话,赶紧问道。

“现在装到哪一步了?电磁弹射器搞定了?”

航母虽然有制造工程图纸,但做起来又是另外一码事。

尤其是电磁炮、电磁弹射器、驱动系统等,都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要不是姜余财大气粗,京都理工等几所院校的师生们肯埋头苦干,要完成这国之重器是何等艰难。  18216/10162618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