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威逼利诱

九月蔡州知州孙瑜与通判王景范联合行函京西路转运司《乞开汝水治河状》得到了转运使沈立的大加赞赏,至此蔡州治理汝水一事算是彻底公开出来,立时蔡州本地上至官吏下至地方土豪百姓都热议此事。转运司对此事虽有看法但在转运使沈立的一力支持下将其反对意见压下,河状上书朝廷后也引起了一片争议,这与常州知州王安石治理常州境内水患重开古河道一时间成为最为热闹的话题。

不过王安石自从七月赴任常州之后便立刻上书朝廷治理常州水患不同,孙瑜与王景范虽不及王安石更有影响力,但知通联合上书行事这也算是比较少见的,且得到了本路转运使大人的全力支持。王安石在常州水利的问题上已经委托曾公亮与欧阳修在朝中活动多时,此事已经有了眉目,此时蔡州水利状插手进来所遇到的麻烦就少多了,算是搭了王安石治理常州水患的快船。xizu.org 柚子小说网

转运使沈立此时在六塔河治理问题上所提出的意见已经得到了朝廷的应允,朝廷已经停止修治五股等河及漳河,用来分散减轻水势以节省工役。传闻因为此事沈立的职位将会有所变动,沈立也致信蔡州知通,表示将会力陈推进汝水治理之事并且也有了眉目,只是固然借安石治常州水利之事推进蔡州之事,但也有个很大的麻烦两州都有比较大的水利工程,这治河款项问题一来更为紧张,二来如何分配?

接到沈立的来信之后。孙瑜与王景范立刻联合署名为沈立回信:蔡州以筹措三万贯治河款项,加上本州各县有明后年的用度款项。这些算起来已是足够启动治河工程,朝廷能拨款多少是多少。只许请沈大人能够向朝廷说明两件事为了治水蔡州寅吃牟粮要得到京西路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应允,免得各司下蔡州清查的时候牵连蔡州官员甚至影响考课升迁;二来便是治河所得淤田是要先用来还账的

京西路转运司治河南府西京洛阳,王景范还好些但孙瑜年岁已高自然是不可能两人一起去西京洛阳面见沈立说明情况,商议之下唯有在信中说明蔡州的情况。甚至为了搏得沈立的同情和蔡州治河的决心,将从白沙蔡氏那里借来的十万贯款项打了折扣只说借了三万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若是说有十万贯搞不好朝廷一个铜子也不给,让蔡州自己来解决这件事,虽说也能做成但说不得上官会有什么想法蔡州自己的“羡余”乃是小金库不会体现在账本上,而“羡余”这个词是属于转运使沈立的。

蔡州现在唯一的愿望便是尽快的启动治河工程,其余朝廷拨款的问题可以押后再来。孙瑜和王景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卢绍冉的治河方案起先预算便不到八万贯,王景范多借了些以防备万一,后来修改方案也不过加了几千贯,手中的财力足够支持,至于支借本州州县未来明后两年的财政用度,则是王景范想出来的备用手段一旦治河工程开始之后,各县官吏若是不听话给自己派来的尽是老弱病残来治河,那就不要怪他清查各县的常平仓和预留用度的账本了。

这些县官手中有几张王牌王景范早已算定,若是常平仓兴许这些官吏应该用明后年各县自留的款项给填平。但是双管齐下这些官吏肯定要抓瞎,无论哪一项出了问题,虽然要不了他们的脑袋但摘掉他们的乌纱帽却是绰绰有余。

果然在朝廷九月中旬给予蔡州的行文中,授权蔡州通判王景范负责统筹调度各县财政备三年用度之钱。各县县吏的脸色都变了虽然大宋在州县两级行政关系上远比路与州的关系要严密的多,但是本州若是办事用度不足,也是不可以随意支取治下各县备三年用度之钱。只能说是朝各县借钱,也正是因为如此蔡州各县都是用这种办法先将常平仓窟窿填平。王景范身为通判可以直接控制常平仓。若是突击查账各县也是无可奈何,但这三年用度之钱的调配也落到这个“阎罗通判”手中。那他们的日子可就不是“难过”二字了。

“请问王大人,我新息县可不临近汝水,且本县三年用度已打算抽出一部分修治淮水堤防,若是大人调配本县三年用度之钱,那本县的河堤该如何去修呢?”新息县令楚双志问道。

新息县可以说是蔡州内唯一一个不与汝水和鸿河水毗邻的县份,不过出了新息县城南门不远便是更加可怕的淮水,过了淮水便是淮南西路的地界了。若说蔡州那个县的防洪最为险峻,莫过于新息县,新息县甚至驻扎了一支两百多人的河清兵专门用来修筑县内沿淮水一线的堤防。

王景范没有答话,上首的知州孙瑜肃容说道:“转运司的行文你没有看懂么?各县三年用度之钱皆为本州通判节制调配!”

王景范待孙瑜说完后似笑非笑的看着楚双志淡淡的说道:“看来楚大人非常看重这淮水堤防,那为何今年新息县堤防依旧溃堤?新息县若是为了修筑堤防动用三年用度之钱,之前为何不向本官行文既然楚县令已经有了修筑堤防的计划,那本官就不调用新息县钱财”

各县县令都用异常羡慕的眼神看着楚双志,楚双志那略显肥胖的脸差点将那原本便小的眼睛给挤没了。不过下一刻楚双志的笑容便凝固在脸上:“本官现在就与楚大人同回新息县,清点县衙账目,顺便看看常平仓如何,若是有何缺额”

“楚双志,你这头猪!”在座的各县县令心中不禁破口大骂,只是看着知州孙瑜下首坐着的那个阎王判官,那寒光四射的眼神直接让这房间温度如同三九寒冬一般。

楚双志哭丧着脸。张着嘴:“大大人”

王景范摆摆手,猛地一拍桌子厉声说道:“楚大人!各位在座的大人!本官希望你们能够明白一点:谁若是在这治理汝水的工程上给本官出漏子、下绊子、拖后腿。本官亦不是什么好人,纵然要不了在座各位大人的项上人头。但你们的乌纱帽也不用想带下去了”

王景范站起身来在厅中走动一圈,指着蔡州下属十县县令、县丞冷笑着说道:“各位治下的常平仓和各县财政如何,各位就算不说,本官不查,莫非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你楚双志抛买金银,每两自要半钱,自袖入宅;这位是上蔡县丞吴大人吧?提督酒库,科取糯米,受纳受糯米。官税之外,自取百金;这位平舆刘大人,听说你的配吏吴杰为心腹,受成其手,交通关节,略无忌惮;这位”他慢慢的在这些县令县丞身后走动,每到一位身后便稍停片刻,总能信手说出这个人的一些事情来,屋中的各县县令县丞已是汗流浃背。也不知道是这天气秋老虎太热所致,还是心中担心。

这些在座的县令县丞所作所为与他们的官品相对称他们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对于自己的贪婪之举连遮掩都不做足首尾遮掩一番,只要到他们治下的县走上一遭。这种烂事车载斗量。

“各位大人,不知是不是本官记性好不好,还是你们手上的事情太多。今天天色不早,孙大人还有事。本官也就长话短说,适才所言可有什么疏漏?!”王景范冷哼一声。

十个县的县令县丞近乎哀求的眼光投向老神在在的知州孙瑜。能够在这屋中压王景范一头的也唯有这位向来不怎么管事的知州大人了,他们心中清楚天下知通不合者十之八九,像孙瑜这样的知州只能算是平常,而王景范可是这间屋中唯一有进士高第出身的官员,仅此一条便将众人吃得死死的在座的县令县丞从八品正九品,与王景范这个通判官品其实相差也并非十分悬殊,但是通判乃是监州,直接向上递送报告连知州都可以下绊子,更何况自己这些县令县丞?

孙瑜瞥了一眼屋内的众人,王景范也觉得这番威风也发够了,又走回到新息县县令楚双志的身后,拍拍已经坐立不安的胖子县令森然一笑问道:“本官要治这汝水,不知新息县有什么看法?”

楚双志立刻站起来躬身说道:“大大人!大人治汝水乃是利于蔡州百姓的善举,新息百姓自然是要全力支持的,本官自当以身作则”

其他县令县丞虽然在肚子里将楚双志和王景范的祖宗八代都问候了一个遍,但还是一个个站起来纷纷表示全力支持治河。王景范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孙瑜,便回到自己的作为上坐下来点点头:“如此最好!”

孙瑜双手抬起轻压示意各位县令县丞都坐下来才斯条慢理的说道:“其实本官与王大人都在私下商议,且不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座各位若想升迁恐怕还需在这蔡州打熬数年之久,不似本官与王大人,怕是两三年之后便以调离。这州县无论是常平仓还是县衙财库都缺失如此严重,各位还能如此安定么?”

“这治理汝水也并非是一味的让各位出钱出力,作为回报不敢说将在座诸位及其前任所欠下的窟窿,孙大人与本官做主将其抹平,省的提点刑狱司下来的时候各位少不了为难”王景范接着说道。

在座的县令县丞听后不禁大喜过望,纷纷看着知州孙瑜王景范这个家伙在蔡州官场上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他们不敢奢望王景范这么好心替他们填窟窿,只要不来找麻烦就已经阿弥陀佛了,还是知州孙大人名声好。

孙瑜笑着说道:“王大人的话便是本官要说的!”

“多谢孙大人!王大人!”各位县令县丞站起身来躬身朝两人拜谢。

王景范说道:“若想在这汝河水利工程上落足便宜去填你们各自的身上的窟窿,自然只能在淤灌上下功夫,淤灌所产生的淤田越多到时收的钱也就越多只是这淤灌工程浩大。凿渠引汝水浑水,还要围荒修堤埂以便放淤。挖深尾闾以便排水,就算这些完成之后还需要随时照看渠道、围堤等。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民力,少不得民怨很多,这些都需要各位大人多多费心”

“这是自然”

王景范冷笑了一声说道:“不过各位大人也莫要以为就此太平无事了,褒信卢子明曾言此次汝水淤田很可能会超过一千顷,这还是无主的官家荒地,还有沿河或是引水渠附近的民田也会大为受益。各位大人想必都读过《史记》,这淤灌之后的田地如何本官就不用多言了,少不得这地价涨上十来倍是绝无问题的,恐怕各位治下的一些富家大户会是要眼红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